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俠客島:傅政華這類落馬高官,為啥相信“政治騙子”?

傅政華被雙開了。昨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出700字長篇通報,措辭相當嚴厲,諸如“政治野心極度膨脹,政治品行極為卑劣,投機鑽營,利令智昏,為達到個人政治目的不擇手段”“參加孫力軍政治團夥,拉幫結派,結黨營私”“長期搞迷信活動,對抗組織審查”等。

通報中還有一句話耐人尋味:“長期結交多名‘政治騙子’,造成惡劣影響”

“政治騙子”,這個詞曾出現在多部專題警示片中。涉事官員級別高低不等。吃瓜群眾不免疑惑:一般人上當受騙也就罷了,像傅政華這種省部級高官,怎麽也會相信並結交政治騙子?

傅政華結交的政治騙子究竟是誰?目前尚無公開信息披露。不過,“孫力軍政治團夥”中的另一成員——山西省原副省長、省警察廳原廳長劉新雲,同樣“熱衷政治投機”,結交過政治騙子。

《中國新聞周刊》披露,劉新雲遇到的政治騙子自稱“和某中央高層親屬關係密切”,能在時機成熟時幫劉引薦認識該親屬,助其在仕途上“更進一步”。顯然,他上當了。

一般來講,能得到高級領導幹部信任的政治騙子,往往自稱有特殊社會身份,要麽“認識首長”,要麽是“領導幹部親屬”,掌握“稀缺政治資源”;而當騙局揭開時,外界才發現這些家夥真實身份“平平無奇”,甚至覺得大跌眼鏡。

比如天津市原市長黃興國,曾長時間將一名叫荊毅的“神秘人物”奉為座上賓,執禮甚恭。在黃興國以及天津一眾時任領導幹部看來,這是個懂風水、會“國學”、能“接天線”的大師,甚至把準了黃興國從副市長升任市長的“脈”。但實際上,此人就是河西區一普通市民,黃興國們掏重金請他在京城打點的人脈,自然也無從落實。

某種程度上,能騙到高官,也說明這些人不簡單,要麽擅長揣摩心思、投其所好,要麽能言善辯、舌燦蓮花,又或者行為舉止異於常人,能鎮住場子。

比如有“雲南地下組織部長”之名的蘇洪波,本沒有什麽背景,卻將“話說半句、故作神秘”用得爐火純青,以此博取一些領導信賴,到最後居然能決定雲南廳級幹部的人選,乃至敢掌摑當地副省級幹部

2003年,在與白恩培初次見面的飯局上,蘇洪波刻意營造自己來頭大、靠山硬、關係廣等身份背景,讓白恩培覺得他手眼通天、能幫大忙。與白恩培關係漸密後,蘇洪波處心積慮釋放“信號”,讓雲南幹部加深其“大內代言人”的印象:一次在外吃飯,蘇洪波佯裝生氣拍桌就走,後來,“省委書記的飯局都敢拍桌子”的傳言就在省內幹部圈中散布開了,時任省委常委、秘書長曹建方當眾稱呼蘇洪波為“首長”。

“政治騙子”最常捕捉的官員心理大概有兩種。

一是“助人升官”。在某個職位台階上待久了,一些官員想著活動活動、往上走走,又沒有特別過硬的政績能力,要麽“不問蒼生問鬼神”地去拜風水、搞迷信,要麽就是四處活動攀高枝,這就給了政治騙子活動的空間。比如遼寧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劉國強,其落馬通報中就提到,“盲目聽信‘政治騙子’,花費巨資跑官買官被騙”。

還可以講一個山東農業廳原副廳長單增德的故事。此人平時就迷信風水,其情婦去泰山燒香拜佛時“巧遇”一位“大師”,大師說只有單增德當上了市長,情婦惦記的一塊地才能搞到手。至於怎麽當市長?得去北京找一個叫“張新政”的人。

情婦跑到北京,果然有這麽個人,“山東省的領導很熟,單增德的事能搞定”,只不過要錢運作。之後單增德掏了180萬,官沒買成,“大師”和“張新政”也都沒了影。

二是“幫人平事”。一些官員預感自己要被調查了,此時若有人伸出援手,說我來搞定,自然就成了溺水者拚死抓住的救命稻草。

比如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曾相信一個叫歐陽榮華的商人能夠“遊說中央領導”並“幫己脫罪”。落馬之前,萬慶良多次找到歐陽榮華商量對策,還支付了5000萬元。他的下場,大家也都知道了。

還有甘肅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虞海燕,在中央巡視組對甘肅展開“回頭看”時,他找來當地一名自稱在中紀委工作過的退休警察,還拉上妻子一起去培訓,模擬演練如何對抗審查。“後來專案組調查完以後跟我說,這個人就是蘭州市警察局退休的幹部,聽了以後我都覺得丟人。”虞海燕在懺悔時說。

說實話,騙子們的套路並不太複雜。

曾經搞定兩名昆明區級警察局長的何清帆,出身四川農村、讀過三年農校,通過在釣魚台、人民大會堂拍照發朋友圈的方式,就唬住了一些幹部。她還把自己包裝成高層領導的乾女兒、省級幹部的女兒,將昆明市政府原副秘書長、呈貢區警察分局原局長肖為民完全忽悠住,從肖手中承接了11個項目,合約金額達3.2億元。

雲南另一個政治騙子白建麗,手法更沒啥稀奇。她整理了雲南省領導的簡歷,收集省管幹部任免職公示資料,形成“領導信息寶典”,對領導履職、與誰共事等細節極為熟悉,以此顯擺自己與領導熟悉,騙取信任。

物必先腐,然後蟲生。領導幹部需要的政治鑒別力、政治判斷力,在被別人擊中心坎、看穿欲望後便蕩然無存。歸根結底,還是政治上不清醒。

政治騙子能夠一時得逞,反映出一些官員不信組織信關係、不信執紀信人為、不信正道信近道的心理,但也跟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政治生態不乾淨、選人用人機制退化等有關係。客觀說,只要有人就會產生關聯,辦事需要“關係”“認識人”的現象可能難以根絕,但這絕非放任潛規則、向問題投降的理由。

有一個就查一個,有問題就曬一曬、抖落抖落,才能警醒和挽救更多人。

世事最怕認真。

文/明日綾波

編輯/點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