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生家庭的最大傷痛:我從來沒有被父母真正看見過

董卿:原生家庭對每個人成長的影響是很難很難估量的。

「原生家庭」這個詞,似乎天生帶著疼痛感。

近期的票房黑馬,黎巴嫩影片《何以為家》,就是一部講述家庭之痛的電影。12歲小男孩扎因的控訴振聾發聵: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影片中,扎因生長在一個難民家庭,沒有身份,沒有基本的安全感,父母為了有個安穩的住處,可以毫不留情把他11歲的妹妹嫁給房東的兒子,扎因無力保護,為了掙扎求存,為了逃離這一切,他甚至不惜去販毒,而他的父母,還在繼續生孩子。

父親在法庭上說:「你的孩子將是你的脊樑」,他把孩子當作希望,可是他本身卻沒有能力,更沒有意願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任何希望。

影片之外,扎因的扮演者本人就是敘利亞難民,同樣12歲,導演組從一個難民營挖掘了他。真實與虛構的交織,讓扎因的表白更為動人。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何以為家》

原生家庭的傷痛,不止是「無力撫養」,更多是「無心撫養」,不止是身體創傷,更多是精神創傷。

而且不論階層,就算你擁有知名度、成功、權力、財富,都不能抵消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

播放GIF

相信我,你並不孤獨

有時候,僅僅知道我們不是唯一遭受痛苦的人,就已經是一種安慰。

李笑來在《時間的朋友》中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天他在幾百人的課堂上問了一個問題:人們有時候不由自主會升起自殺的念頭,如果你也有過自殺的念頭(哪怕是一瞬間),請你誠實地舉手。幾乎全班同學都舉起了手。

你看,我們並不孤獨。

而遭受原生家庭困擾的人,也遠遠比我們以為的更加普遍。

出身於高知家庭的高曉松,父親是清華大學教授,可是他一輩子沒有問過父親任何一個問題。

在《奇葩大會》上,高曉松公開自己「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因為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尤其是跟父親之間極為不好的關係,導致年輕時候出現很多問題「,直到40歲後,才慢慢走出這個陰影。

一向以霸氣形象示人的薑文,也曾坦言:「我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處不好與母親的關係。」

播放GIF

為了討母親歡心,薑文做過很多努力。努力考上中戲,媽媽把錄取通知書扔到一邊,對他說「你那一盆衣服沒洗呢,別跟我聊這個」;努力出名,媽媽毫不在意;努力給媽媽買房,她卻從來沒去住過。

「她老有一種不高興的樣子」。

無法取悅母親,無法讓母親為自己驕傲,成了薑文一輩子的痛點,內心有一部分總是缺乏自信,甚至母親過世以後,他都不能釋懷。

在《自私的父母》這本書中,列舉了十項最容易使你受傷害的信念,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必須要得到別人的認可。」

如果在人生早期,你得到了來自家庭、身邊重要的人的充分認可,你就會建立起足夠的自信,認為總有人會接受你、鼓勵你、支持你。

如果你沒有得到這種基本認可,或者必須做某些事情才能得到認可,你會很容易受傷害,這就等於別人換了一種方式說「你不夠好」。

真正的認可是:喜愛和接受你這個人,而不是因為你做了某件事。

原生家庭給的負向思維,你要自己正過來

一項針對原生家庭創傷的普及程度和類型方式的調查顯示,18-29歲年齡段的人群裡,有81.8%的人都表示曾經遭受過家庭創傷,且大多數源於父母。

有的父母從來不表揚自己的孩子,甚至還會刻意貶低他們,「廢物」,「這點小事兒都乾不好」,「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常常掛在嘴邊;

有的父母擅長把「擔心」當作關心,實際上從不相信孩子的能力,越關心孩子越弱;

有的父母不願意為孩子付出時間和精力,卻單方面指望孩子將來能夠孝順自己;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是私有財產,從不尊重孩子的獨立性,試圖完全掌控孩子的人生;

有的父母沒有能力維護家庭的幸福和完整,也沒有能力處理衝突,讓孩子目睹了生活的一地雞毛,從此不敢敞開自己;

有很多孩子,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卻在多年以後活成了父母的樣子。

匱乏愛、自卑、拘謹、不安全感、討好型人格、高敏感、高衝突、不懂拒絕……

一切的問題,都指向自我價值感。

如果自我價值感不穩定,只有兩個出口,要麼向外攻擊,要麼向內攻擊。

【自卑,是一種內化的自我苛責】

董卿:原生家庭對每個人成長的影響是很難很難估量的。

董卿在很多場合談到過父親的教育方式,並使用了這樣的描述,「很難想像一個知識分子可以對自己的獨生女兒這樣苛刻。」

「不讓我照鏡子,不讓媽媽給我買新衣服,不能有任何的文體活動。」

父親有一句名言:「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有時間照鏡子還不如多看書。

不僅在學業上高標準嚴要求,從高一到高三,父親還讓董卿每個寒暑假必須去打工。「我當時只有15歲,第一天到賓館當清潔工,10個房間,20張床,一個人打掃。」而她每天的收入只有區區一塊錢 。

太累的時候,她曾經委屈地大哭,父親只是說:「再堅持一下」。

種種嚴苛,日復一日內化成董卿的自我要求,讓她至今都很難對自己滿意,一件事情如果跟別人做得差不多好,或者隻比別人好一點兒,是絕對不行的。

「我要做的比別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覺得踏實」。

即便在公眾眼中已經足夠成功,她卻仍然時不時就會產生自卑情緒。

這讓很多人難以置信,「女神」董卿,竟然也會自卑。

慢慢成年的過程,也是董卿與父親達成和解的過程。

她看見,父親的嚴格是源於早年貧困的經歷,他相信人生必須要吃苦才能有收穫,所以即便生活條件好了,也一定要讓女兒時時刻刻牢記吃苦的感受。

只是父親沒有想過,那樣的重壓是女兒當時承擔不起的。

好在,看見就是療愈的第一步。

自我負責,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對待原生家庭,有兩種極端的態度:

推卸責任,認同「父母皆禍害」,沉浸在受害者身份中不能自拔;

迴避問題,不關心什麼原生家庭,以為傷痛會自行消失。

而對自我負責,真正去經歷「承認創傷——面對創傷——超越創傷」的過程,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可是一旦你做到了,你的人生就會進階到全新的層次。

如同紀伯倫的詩句:

珍珠,是痛苦圍繞沙粒建造的廟宇。

樸樹最近說起自己的成長:「我從 36 歲那年變成另外一個人,從零歲開始長,現在也沒有變成最終的我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個曾經因為0.5分沒有考上北大附中,成為全院唯一一個落榜的孩子,在媒體眼中有點古怪、不愛說話、自閉的歌手,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自己的位置。

他很清楚父母對他的影響:

「從小就沒有被他們教會過自信,不會去表達愛」。

但是他也知道,後來的路,都是自己的選擇,所以越發坦誠:

我已經發現我的很多行為是要取悅於人,希望從別人那裡得到對我的肯定。這可能是我童年,我成長缺失的東西。我有點討厭那樣的自己。」

我們都曾經討厭過某個時期的自己,也許現在也是。

而堅持為自己負責的人,會不斷向真實靠近,活得越來越清醒。

樸樹說,相信自己老了一定會變成一個很可愛的老頭兒。

嗯,我信。

彼此看見,是中國家庭的稀缺品

知乎上有一個討論:「和父母相處的哪個瞬間讓你感到孤獨?」

有人說,當你把父母作為最信任的人,做足心理準備跟他們講你的人生規劃,可是他們轉頭就把這些作為笑談講給親戚們聽,你沒有任何隱私和秘密。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像高曉松一樣,直到成年也沒有跟父母討論過任何一個嚴肅的問題,父母關心孩子的成績和身體健康,但是不知道孩子的夢想、對人生的期待、做選擇的迷茫。

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被尊重、被看見,是中國家庭的稀缺品,所以作為成年人,請你盡一切努力去看見自己。

如果說童年經驗,父母為我們構建的世界是一個「小宇宙」,在原生家庭之外,成年後的我們可以拓展的世界是「大宇宙」。

心智的成熟,就是從小宇宙進入大宇宙的旅程。

這個旅程,就是那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你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擺脫過往經驗的限制。不斷加速,不斷前進,直到有一天你能夠飛離小宇宙的狹隘,越來越高,直到看見更大的畫面,再也不會掉進同樣的困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