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辨別早期癥狀,預防心臟病,吃對這些對心臟好

心臟病是中老年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人得了心臟病治好身體都會出現一些情況,心臟病的早期癥狀是什麼?在得了心臟病之後,我們應該怎麼治療,心臟病吃什麼好?下面一一為大家解答。

心臟病的早期癥狀

1、嘴唇發紫

心臟病是屬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種,一般得了心腦血管疾病之後,患者的體內血液循環會出現一些問題,或是出現一些障礙,導致血管淤血堵塞,血液中的含氧量下降。所以從外表來看就能看出患者的嘴唇發紫。

2、疲勞或失眠

還有一部分患者在得了心臟病之後會出現異常疲倦,和失眠的狀況,如果我們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應考慮心臟是否健康。

3、呼吸出現問題

如果在躺下之後出現了呼吸不暢的情況,很可能是心臟瓣膜病的癥狀。還有就是做一些小幅度的運動之後也會出現呼吸急促,有可能心臟出現了病理性變化導致。

4、腸胃出現問題

腸胃健康的人群若在無食物中毒情況下,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嘔吐狀況時,應該懷疑是否為心力衰竭。

5、不明原因大量出汗

當你突然間大汗淋漓而沒有明確原因時,要高度懷疑是心臟出問題了。心輸出量(每分鐘一側心室射出的血液總量)的大量減少和交感神經的過度活躍,會造成心臟病發作的出汗癥狀。

6、脖子變粗

從臨床經驗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都相對較高,這些都與心臟疾病密切相關。雙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可以定期測量頸圍,具體方法是:將皮尺水準置於頸後第七頸椎上緣(低頭時摸到的頸後突起處),至前面的喉結下方,完成測量。一般情況下,如果男性頸圍超過39厘米,女性頸圍超過35厘米,就說明脖子較粗。

7、臉面浮腫

正常人睡前喝水較多或晚上吃得過鹹,會引起臉部水腫,注意飲食後,多會改善。若沒有改善可能因為心臟病可以導致心臟的射血功能變差,導致外周毛細血管淤血,壓力增加,使血液進入組織間隙,引起水腫。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面部浮腫。

8、臉黃色瘤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眼部周圍出現黃色小腫塊(一般為米粒或黃豆大小),可能是人體內脂質代謝存在障礙的表現,也是誘發心臟病的重要因素。

心臟病吃什麼好

1、菠菜

預防心血管疾病,菠菜富含葉酸,比其他營養補充劑更能有效預防心臟病。其中保存葉酸的好方式是大火快炒,營養價值能保留多。

2、土豆

經常多吃些馬鈴薯同樣具有預防以及治療心臟病的功效,營養學家提醒心臟病患者,在平時的飲食中應該適量的多添加一些馬鈴薯。而這種食物之所以具有治療心臟病的功效,是由於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鈉、鉀、鐵等營養物質,其中以鉀的含量為豐富。研究發現每100克的馬鈴薯中就含有502毫克的鉀,可以說它是當之無愧的高鉀蔬菜。鉀對心臟病患者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3、芹菜

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多半心血管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在預防以及治療心臟病的同時,應該特別注意保護心血管的健康。因此心臟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應該適量的多吃些芹菜,因為它具有很好的保護心臟以及心血管的功效。研究中發現,在芹菜中含有大量的芹菜鹼,這種物質額可以很好的保護心血管功能。

4、黑芝麻

黑芝麻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

5、玉米

玉米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鋼彈六成的亞麻油酸,是良好的膽固醇吸收劑;玉米放在中藥裡則有利尿作用,並有幫助穩定血壓的效果。

6、黃豆

黃豆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

今天給大家介紹了心臟病的癥狀,治療的方式和心臟病患者吃什麼。我們都知道心臟病一般是不好治癒的,並且在治療方便也有一定的難度,很多時候都是要患者自己保養。建議平時注意休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