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病生於氣,氣虛、氣陷、氣不固攝、氣脫、氣滯、氣逆辯證治療

《素問·舉痛論》曰:「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張介賓註:「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至,故百病皆生於氣。」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機調暢則五臟六腑氣化功能正常進行,反之氣機失調則五臟六腑氣化功能失常,機體新陳代謝失衡,勢必百病叢生。

「百病生於氣也」的觀點說明氣機失調是疾病發生的基本病機,本著「治病求本」的原則,可以「調氣治百病」以恢復機體的正常狀態。

根據「補其不足,損其有餘,鬱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的治法,臨床上可以辨證選用不同藥物。

1、氣虛

氣虛表現為氣短聲低,少氣懶言,精神疲憊,體倦乏力,動則汗出,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等。

調理:常選用補氣之人蔘、黨參、西洋參、黃芪、白朮、甘草等,代表方劑如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中成藥如生脈飲口服液、四君子丸、玉屏風散等。

臨床上慢性胃炎、慢性蕁麻疹、妊娠胎動不安、小兒低熱、小兒鼻出血等可參照論治。

2、氣陷

氣陷表現為頭暈眼花,氣短疲乏,脘腹墜脹感,大便稀溏,形體消瘦,或見內臟下垂、脫肛、陰挺等。

調理:常選用具有升提作用的藥物,如黃芪、人蔘、白朮、炙甘草等。代表方劑為補中益氣湯,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臨床上子宮脫垂、脫肛、疝氣、重症肌無力、原因不明的低熱、習慣性流產等可參照用藥。

3、氣不固攝

氣不固攝表現為自汗,或大便、小便、經血、精液、胎元不固等。

調理:宜選用具有補益固澀作用的藥物,如人蔘、白朮、山茱萸、五味子、芡實等。代表方劑如黃連清心飲、金鎖固精丸、固沖湯等,中成藥如縮泉丸、金匱腎氣丸等。

臨床上遺精、早泄、男子不育症、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過多等可參照治療。

4、氣脫

氣脫表現為氣息微弱,汗出不止,脈微欲絕等。

調理:出現這些癥狀時急當回陽救逆,代表方劑如獨參湯、四逆湯、回陽救急湯等,同時配合現代醫學的急救措施,以免延誤病情。

臨床上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可參照治療。

5、氣滯

氣滯表現為胸脅、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嘔惡食少,大便失常,癥狀隨情緒變化而增減,脈象多弦,舌象可無明顯變化。

調理:可針對上述不同癥狀選用藥物,脾胃氣滯常用陳皮、厚樸、枳殼、木香、砂仁等;肝鬱氣滯常用香附、青皮、鬱金、川楝子、烏葯、小茴香等行氣疏肝葯。代表方劑:越鞠丸、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樸湯、金鈴子散、天台烏葯散、暖肝煎等,中成藥如越鞠丸、橘核丸等。

臨床上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肋間神經痛、痛經、癔病等可參照治療。

6、氣逆

氣逆表現為咳嗽頻作,呼吸喘促;呃逆、噯氣不止,或嘔吐、嘔血;頭痛、眩暈,甚或昏厥、咯血等。

調理:可針對這些不同癥狀選用藥物,肺氣上逆之咳喘,常選用蘇子、杏仁、厚樸、款冬花等;胃氣上逆之嘔吐、噯氣、呃逆,常選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薑、丁香等。代表方劑如蘇子降氣湯、定喘湯、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等。

臨床上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神經性呃逆、幽門不全梗阻等可參照治療。

綜上所述,氣在人體的生理病理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氣機調暢則人即安和,氣機失調則百病叢生。「百病生於氣」是古代醫家臨床經驗的總結,牢牢掌握「氣」這一病理機制的核心,使得我們臨床上「調氣治百病」有的放矢,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