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痛風癥狀的穴位療法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複雜的關節炎類型,各個年齡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痛風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突然性的關節疼,發病急,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水腫、紅腫和炎症,疼痛感慢慢減輕直至消失,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當疼痛發作時,患者會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於大腳趾被火燒一樣。最常發病的關節是大腳趾(醫學術語:第一蹠骨),但發病的關節不限於此,還常見於手部的關節、膝蓋、肘部等。發病的關節最終會紅腫、發炎,水腫後組織變軟,活動受限,最後影響日常生活。這些癥狀會反覆出現,所以一旦關節出現強烈、突然的疼痛後,就要及時看醫生,做好癥狀管理和預防。

大約持續一周左右,第一次發作後經過半年或一年大多會複發,複發間隔會逐漸縮短,演變成慢性癥狀。

一旦慢性化,則可能誘發腎臟和心臟病,因此務必及早治療。

痛風的原因是,本來應由腎臟排泄的尿酸,卻積存於血液和關節的潤滑液中,產生結晶沉澱於關節而引起疼痛。

痛風百分之九十發生於男性,自古被稱為「帝王病」,大多以講究美食或隱君子居多。中年以後身體肥胖的人,得此病的幾率較大,是成人病的一種。

發作時主要以冷濕布或鎮痛劑止痛,可以借刺激穴位緩解劇烈疼痛。發作後,仍繼續進行穴位刺激,也可抑製下一次的發作。

有效的穴位:背部的肝俞穴、腰部的三焦俞穴、足部的足三裡穴、足部的解溪穴、足部的陰陵泉穴。

穴位刺激療法:指壓背部和腰部的穴位,可提升肝臟和腎臟的功能。

肝俞穴位於第九胸椎棘突下方外側1.5寸處。

三焦俞穴位於腰部、第一腰椎棘突肌下方外側1.5寸的地方。

用拇指指腹,用力指壓肝俞穴和三焦俞穴,也可以在指壓肝俞穴和三焦俞穴的脊椎骨兩側。

痛風足部的穴位非常重要。務必仔細按壓足三裡穴、陰陵泉穴和解溪穴。

足三裡穴位於脛骨外側,膝下3寸之處。

陰陵泉穴位於脛骨內側的膝下、腳伸直用手指由下向上摸頸骨,骨頭凸出的地方。

解溪穴在腳踝關節前面、腳板到頸骨的兩條筋之間凹陷處。立起指腹以畫「9」的方式指壓。

必須耐心刺激疼痛部位的穴位。

腳趾分叉部位的四個地方,雖然不是穴位,也具有療效。

發作時,用拇指指腹使勁用力按壓腳趾分叉的基部7至8秒鐘。如此反覆4至5次。疼痛部位必須仔細刺激。

痛風用艾灸治療效果也很好。每一個部位用艾灸灸至3至5次。持續一周後,休息三天,再重複進行。可以預防發作,減輕劇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