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極拳打得慢的原因和方法是什麼?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文|網路 編輯|禪音

放鬆冥想 - 內心平和 2018 - 大自然聲音為了瑜伽,冥想,太極拳,按摩 和 放鬆

太極拳要打得慢的原因很多人都想知道,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下太極拳要打得慢的原因和方法。


慢練能求神氣不斷,慢練而能周身一家。慢能練松沉。慢練就是為了練能控制身體上常人可控制的,和通常無法控制的神經(自主神經系統),所產生的整勁,內勁、透勁。

慢練出真功,活樁有奇效。慢練就是活樁。功夫來自活樁。


慢練能體會氣血在體內運行,慢練是練功。慢練又是細練,領悟太極拳的萬千變化。慢練為快用,只有在慢練中才能體會挨著何處擊的奧妙」。

太極拳反直覺的東西太多了!


太極拳十要:動中求靜「外家拳術,以跳擲為能用盡氣力,故練習之後,無不喘氣者。太極拳以靜禦動,雖動猶靜,故練架子愈慢愈好」一拳友說:「快練容易,慢練難.功夫不到,想慢都慢不下來。日久,,功夫練到身上,想要快用,應該不難


馮志強老師在多個場合講過慢練是活樁,慢練出真功。樓上說的反直覺也有道理,因為太極圖有正反兩方面,剛練時實際內在很柔,柔練時身上極剛強。慢練時卻是反應最快的時候。

太極拳如何打得慢

靜心慢練是活樁。


太極拳要求達到以意行氣、內外合一、心息相依、神氣合一、呼吸沉長、氣沉丹田、柔順沉著、完整一氣。由此可見,太極拳的快與慢,不在形式而在於內。


從造拳者的初衷來講,拳名太極,實天機自然運行,陰陽自然之開合也。一絲不強為。強為者,皆非太極自然之理。由此可見,太極拳的快與慢是自然而為。不是「應該」有快有慢,而是「自然」有快有慢。

快與慢的標準,應是意氣神形能否合一。若能合一,自然能快能慢。隨心所欲,順勢而為。若不能合一,其快必亂,其慢必滯。臨陣交手,必為人製。因此,練太極拳不應追求形式上的快慢相間,而應注意氣神形的完整統一。


循太極自然之理,由慢而生靈。即拳經道「慢到十分功夫,即能靈到十分,惟能靈到十分火侯,斯敵人跟不上我。所以我術為奇異」。

所以,練拳宜慢不宜快。能慢儘管慢。從起式開始到收式結束,須慢慢領起,緩緩運行,默默停止。形似孱孱流水,又似和風日麗,柔順和緩,沉著兼備。每一勢均要慢,每一式亦要慢。

開展時要慢,沉合時亦要慢。一起一落要慢,一屈一伸要慢。慢能思上下是否相隨,慢能知內外是否合一,慢能求神氣不斷,慢而能周身一家。「無須留心轉關處,轉關之處最奧妙,此處不留心,消息終迷茫」。慢者皆在心意,四肢百骸皆梲從。心意慢行,四肢緩隨。意在神,而不在氣,在氣則滯,氣滯而形散,此是關鍵。

而又宜靜,不宜急。能靜就能慢,不能靜就不慢。平心靜氣,靜心慢練。隨著外形動作的和緩轉移,引動內氣,於體內無微不至地細細運行。使意氣相合,使神形合一,順其自然之勢,聽其自然之運,得其自然之機,合其自然之道,漸入物我兩忘之境。只有中氣存於中,虛靈含於內,方現一片太極原象。

所以,練拳者剛開始宜慢不宜快,等掌握了動作要領和運動路線以後再適當加快速度,一味的快與慢都是不行的,順其自然是法則。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投稿郵箱:viptaiji@126.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