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熱利濕、退黃的好手,經典名方茵陳五苓散,不少濕熱之證都會用到它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人體因為正氣虛衰,感邪而發病,邪氣既有外感,又可以有內生,外感與內生之邪可以同時對人體造成傷害,兩者結合往往所帶來的癥狀更加複雜。

在傳統醫學中的經典方劑之中,治療水飲之邪的方劑有許多,五苓散就是其中一種,它被用於治療外感表邪傷害太陽經脈之後又循經入裡傷害到太陽腑臟所導致的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

在仲景的經典之中,其實還有一道方劑與其僅僅兩字之差,但卻配方改變,所治病證也明顯不同,那就是茵陳五苓散。

茵陳五苓散原方可見於現今的《金匱要略》之中,此書是在《傷寒雜病論》亡失之後,後人所歸輯的後半部以「雜病」為主的方劑之書。雜病並非單是我們今天所指的「疑難雜症」,它可囊括外感、溫病之外的所有疾病,(以內科為主),起邪病因複雜,病種多,範圍廣,而醫聖張仲景在治療「雜病」方面頗具心得,從今存的經典中我們就可以窺見一二。

原文中,「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由其名稱可知,此方其實就是在五苓散之上加入了一味茵陳蒿,但卻變成了主治濕熱,用於退黃的方劑。

方中茵陳蒿為主葯,它性味苦、辛,微寒,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膽護肝的作用,此葯是用於治療黃疸,尤其是「明黃」的最常用藥物;五苓散的用藥為豬苓、澤瀉、茯苓、白朮、桂枝,方葯具有通陽、化氣行水的作用。而全方一起可以滲水利濕、清熱退黃。

「黃疸」是一種很常見的病證,在現代醫學中並未將其作為單獨的疾病對待,而以主症定病的傳統醫學,將其作為一種單獨的病證。導致人體出現「黃疸」的病因有許多,比如說外感濕濁、濕熱之邪;飲食傷害脾胃,而導致濕濁內生;素體肝脾久虛,疏泄失職等等。

但總的來說,其發病與「濕」有關,尤其是「陽黃」主要由於濕熱病邪所致,而茵陳五苓散即為治療此種病證之方。現代中醫臨床之中,它除了黃疸之外,在由於濕熱所導致的婦科疾病或者是泌尿系統疾病中亦可發揮作用。

Hello,夥伴們

就可以關注我們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