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氣象轉涼,活血化瘀不要忘了這味葯

劉冰燕心臟病方葯100講(83)

過了寒露,全國許多地方的氣象開始轉涼了,這時候,心腦血管病人就開始要注意保養了,尤其要注意保養血管,應該學習一些有助於活血化瘀的中醫藥知識,今天我簡單來和大家聊聊牡丹花的根皮——牡丹皮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率唐軍征戰,至安徽銅陵鳳凰山時,遭受疫氣侵襲,全軍有半數人員患病不起,高熱不退,神昏譫語。隨軍大夫抓耳搔腮,束手無策。李世民仰天長嘆,怨天不助。這時軍中有一老卒前來獻策。此人入伍前是花農出身,懂得牡丹的藥用功能,他見滿山遍野皆生長著牡丹,便囑眾軍士採集牡丹根皮,洗凈後砸碎成泥,然後用山泉水攪拌葯泥為漿給兵卒灌服,使眾兵卒皆轉危為安。全軍重振雄風,所向披靡。後來李世民登基稱帝,為感謝牡丹之功,就禦封牡丹為「花中之王」。

《事物記》載:「唐武則天稱帝,為在嚴冬之日遊樂上林苑,連夜下詔曰: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第二日早晨,上林苑果然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眾花多開,唯牡丹不從。武則天大怒,便將牡丹貶送洛陽,從此,牡丹便盛開於河南洛陽。現今洛陽仍稱為「牡丹之都」。

牡丹花不僅觀賞價值高,而且又是一味名貴中藥,為毛莨科植物牡丹的花蕾。有降血壓、鎮痛、鎮靜、退熱、催眠等功效。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抑製作用。對致病性真菌亦有抑製作用。

牡丹的葉名牡丹葉。中醫認為,牡丹葉性味微寒、苦、辛,無毒。入心、肝、腎、心包經。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適用於發熱吐血,衄血,齒齦出血,抽搐發痙,風火牙痛,痛經,經來不暢等。

牡丹的根皮名牡丹皮,又名丹皮、粉牡丹皮、炒牡丹皮,中醫認為,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入心、肝、腎經,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本品苦寒清瀉,偏走心肝血分,尤善涼解陰血中之伏熱,故為涼血除熱要葯,凡血熱陰虛者皆可選用。本品還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其涼血活血兼備,有涼而不滯,活而不峻的特點,內有瘀血而兼有熱象者尤為適宜。正如《本草綱目》所言:「和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對血熱、血瘀等,皆可應用。

牡丹皮作為藥物最早載入典籍的是《神農本草經》,言其「主寒熱、中風瘓疚、痙、驚癇邪氣、除癥堅瘀血留於胃腸、安五臟、療癰瘡」。陶弘景《名醫別錄》言其「除時氣頭痛、客熱五勞、頭腰痛、風噤癲疾」。《本草匯言》對牡丹皮治氣理血的機理作了較為詳細的闡述:「牡丹皮,清心,養腎,和肝,利包絡,並治四經血分伏火,血中氣葯也。善治女人血脈不通及產後惡血不止。又治衄血、吐血、崩漏、淋血、跌撲瘀血、凡一切血為病,統能治之。蓋其氣香,香可利氣而行血;其味苦,苦可以下氣而止血;其性涼,涼可以和血而生血;其味又辛,辛可以推陳血而致新血也。故甄權方治女人血,因熱而將枯、腰脊疼痛,夜熱煩渴,用四物重加牡丹皮最驗」。

臨床上,每用以治療熱病吐血、吐衄、血熱斑疹、急性闌尾炎、血瘀痛經、經閉、腹痛、跌打瘀血作痛、高血壓、神經性皮炎、過敏性鼻炎等,療效甚佳。一般治療熱性病時宜涼服,治療跌打損傷時可溫服;孕婦、月經過多時不宜選用。關於牡丹皮活血化瘀的方劑,等明天講到桃仁時,我會給大家介紹中醫名方桂枝茯苓丸。

心臟瓣膜病中醫康復專家劉冰燕主任簡介

劉冰燕主任 中國中醫泰鬥,原國家衛生部第一任中醫司司長呂炳奎老中醫的關門弟子。中醫副主任醫師 天津心悅門診心臟瓣膜病首席專家 曾任醫院院長 中國中醫學會分會理事 先後撰寫學術論文二十餘篇,入選多部名醫典錄。

劉主任從事臨床內科工作三十多年,擅長心腦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統疾病、主治心臟瓣膜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風後遺症等。尤其擅長心臟瓣膜病的非手術治療,善用中藥蜜劑調理,堪稱一絕。2016年前累計觀察近5000例心臟瓣膜病,曾親自跟蹤北京、天津兩地心臟瓣膜病患者上千人,對心臟瓣膜病的非手術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