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醫生說:胃不舒服不要亂吞胃藥?

胃藥是藥品,即使最簡單的製酸劑,吃多了也可能造成便秘、腹瀉等副作用。

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孕婦、嬰幼兒及老年人,用藥的禁忌比較多,應該顧問醫生意見,選擇適合的胃腸葯。

胃藥必須謹慎服用的理由:

● 製酸劑會影響某些葯藥物的吸收,降低療效。

當胃內酸礆值改變時,會影響某些藥物的治療效果。

像胃藥會妨礙鐵劑、強心劑等的吸收,因此,當兩種藥物服用時,必須間隔2小時。另一種胃藥─胃酸抑製劑,沒有妨礙藥物吸收的副作用,可以直接將胃酸分泌的出口(像組織胺H2接受體或質子幫浦)堵住,減少胃酸分泌,且藥效持久(約可維持12小時),是目前較理想的胃藥類型。

但是這類藥物的問題是價格高、效果慢,需要等半小時至一小時才減輕胃部不適疼痛;且因為是神經阻斷類藥物,服用過量容易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必須特別小心使用劑量。

● 長期服用胃藥,胃內酸礆值改變,可能影響胃酸的抑菌效果

胃酸是體內殺滅細菌的第一道防線,長期服用胃藥,胃內酸礆值持續升高,其抑製細菌能力降低,就像濫用抗生素會使免疫力降低一樣,細菌很容易跑到腸子孳生;或是因為過度抑製胃酸分泌,反倒造成反彈性胃酸分泌過多,形成慢性胃炎。

● 胃藥的金屬離子成分長期沉積體內,容易引發神經病變和增加腎臟負擔

胃藥通常成分是金屬離子,例如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碳酸氫鈉,不容易代謝出去,如果長期、大量服用,容易沉積在神經系統,引發神經障礙或病變,同時增加腎臟負擔。且這些金屬離子如果跟鈣、鐵螯合在一起,會讓鈣、鐵失去作用。

關注公眾號:wusifenyi88 ,可顧問腸胃知識。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