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三月,很美!三月的洛陽城,更美!

美在花團錦簇,美在楊柳鬖鬖。

但在詩人劉克莊看來,最引人注目的卻是在花柳間穿梭的流鶯。

為此,他專門寫一首詠鶯的詩——鶯梭。

一同品讀:

鶯 梭

擲柳遷喬太有情,

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

多少工夫織得成。

——宋·劉克莊

解析

題目很有意思,“鶯梭”,形容像梭一樣的鶯,但作者不說“梭鶯”,可見其側重點在“梭”字上。

首句刻畫鶯飛之狀,突出一個“速”字,為何這麽說呢?

有一個詞叫“擲梭”,本意為織布,引申為時光迅速。所謂“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就是這個意思。作者將鶯比作梭,自然也隱含“迅速”之意。

另外,“擲柳”即(鶯)從柳上拋擲下來,鶯為梭子,柳絲則成了紡線,如此,織布機就運作起來,便有了下句的“交交時作弄機聲”。

本來,鶯與柳沒有多大關係,但作者卻通過織布這一活動,使二者巧妙地關聯在一起,其想象不可謂不絕妙。

由此可見,“太有情”的不是鶯而是人。

首句從視覺角度入筆,次句則從聽覺角度刻畫,前後既有承又有轉。

“洛陽三月花如錦”句,好像拋開了“梭”,而寫洛陽城花團錦簇的迷人景象,但仔細一看,才覺妙極:織布機是用來織布的,可大自然不是一個真正的織布機,它又能織出什麽呢?詩人放眼洛陽城,只見萬紫千紅連成一片,可不就是一塊精美的絲織品嗎?這萬千錦繡當然是流鶯辛苦織出來的,所以詩人感歎“多少工夫織得成”!

回過來看,全詩四句,句句暗含“梭”字:首句的“擲柳”、次句的“弄機聲”、三句的“錦”、末句的“織”。可以說,把“鶯梭”給寫活了。

最後又到了歸納主旨部分。作者是單純寫景,表達對大好春光的喜愛;還是通過對淪陷區(當時洛陽在金人手中)美好山河的描繪,來激發南宋統治者收復失地的決心?

歡迎各位詩友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感謝你每天都“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