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前途多險阻,安能舉重若輕——評印度輕型坦克裝備計劃

這倆月印度國內一直處於一種十分“精分”的狀態:一方面,印度政客在媒體上聲嘶力竭、民間信心滿滿,認為具有邊境軍事優勢;另一方面,印度軍隊卻憂心忡忡,雖然嘴上強硬,實則卻頗有芒刺在背之感。這種複雜的群體心態之下,一些“病急亂投醫”式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不久前,印度軍方宣布將啟動新型輕型坦克採購計劃,這次印度軍方看中的是俄羅斯的2S25“章魚”坦克殲擊車。作為備份,印度國防研究機構還打算以K9自行榴彈炮的底盤加裝炮塔自行研製輕型坦克,這種“雙保險”顯然是希望確保計劃不出閃失。不過,印度軍隊的如意算盤,真能打得響嗎?

圖注:印度本土生產的K-9自行榴彈炮

歷史上,印度接觸輕型坦克的時間並不晚。早在印度建國初期,印軍就從原駐印英軍接收了一些M3“斯圖亞特”,這些生產於二戰前後的輕型坦克成為了印度陸軍裝甲兵創建的基礎。為替換這些性能早已落伍的“老爺車”,上世紀50年代,印度曾經從法國購買164輛AMX-13輕型坦克。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又引進了蘇聯的PT-76水陸坦克。在1962年和1971年,這兩種坦克分別參加過實戰,但總體來說表現不佳,特別是AMX-13在高原地帶幾乎沒有發揮什麽作用。到上世紀80年代,這些輕型坦克逐漸從印度陸軍中退役,截至目前印度陸軍仍未裝備任何新的輕型坦克。

圖注:AMX-13輕型坦克

印度並非沒有過自行發展輕型坦克的計劃。1983年,印度國防部批準了一項輕型坦克研製計劃,當時打算在BMP-1底盤上配裝法國VBC-90輪式突擊炮的炮塔和主炮拚湊出一種輕型坦克,並計劃在1986年研製完畢。但隨後,印度陸軍於1985年取消了輕型坦克裝備計劃,此後該輕型坦克的設計幾經變化,其主炮從90毫米改為105毫米,改用BMP-2步兵戰車底盤,炮塔設計也發生變化。到1994年,該輕型坦克方案再次被印度陸軍拒絕、並建議停止研製進程,最終該車的研製在1996年完成了幾次主炮試射後偃旗息鼓。迄今為止,這是印度研製輕型坦克的唯一一次嘗試。

圖注:BMP-2步兵戰車

雖然印度陸軍將主戰坦克作為裝備發展重點,並且確實發展建立了十分可觀的裝甲兵力,但輕型坦克的缺乏卻仍然是擺在印度陸軍面前的一大難題。相比於輕型坦克,主戰坦克雖然火力、裝甲防護佔優,但由於其重量較大、難以使用運輸機空運進行快速部署,同時整車功重比偏低、在高原山地環境下機動性差。印度並非沒有過為山地部隊增派主戰坦克的經驗,目前部署在東北部的山地師就裝備有T-72主戰坦克,在使用中確實暴露了目前印軍裝備的主戰坦克難以適應山地作戰環境的問題。

圖注:印度陸軍的T-72

針對這一情況,印度陸軍於2009年提出了前為山地部隊裝備輕型坦克的計劃,當時看中的正是2S25,但由於該車在完成俄軍訂單後停產而只能作罷。隨後,印度陸軍又對瑞典的CV90-120T輕型坦克產生興趣,該車在CV90步兵戰車底盤上裝配了120毫米滑膛炮,擁有不次於第三代主戰坦克的火力,然而其重量遠超印度陸軍的要求,最終也不了了之。2010年9月,印度陸軍又看中了波蘭的“安德斯”輕型坦克,希望從波蘭引進底盤和炮塔技術自行組裝生產,並獲取獲得頂置炮塔技術,然而簽訂協議後也沒了下文。可見,此次印度選擇購買2S25,可以說是轉了個大圈以後又回到了起點。

圖注:俄羅斯的2S25

從設計上來說,2S25的設計目的在於為俄軍空降部隊提供一種有效的火力支援手段,並能夠隨空降部隊傘降、機降部署,並強調與傘兵戰車的後勤通用化。這種設計思路並不新鮮,早在上世紀50到60年代,蘇軍空降部隊就裝備過ASU-57和ASU-85坦克殲擊車,其作用除對抗敵方裝甲兵力外,更主要的任務在於清除敵方火力點、為傘降、機降部隊提供火力支援,這也是2S25雖然設計上屬於輕型坦克、但裝備類型劃分卻屬於坦克殲擊車的原因。考慮到空降部隊特殊的作戰環境、以及空投載具不宜重量過大,2S25在設計上並沒有加強裝甲防護,這對於俄軍空降部隊的任務要求是合理的。

圖注:BMD-4

然而,如果2S25裝備給印軍山地部隊,那該車的實際表現很可能就是另一種情況了。對於印軍山地部隊而言,其理想中的輕型坦克應該是在確保能夠在高原山地環境下進行戰略、戰術機動的同時盡可能確保防護和火力,這種要求毫無疑問具有自相矛盾的因素:如果需要提升機動性,就不能讓戰鬥全重過高;如果要確保防護力,就必須增加裝甲導致較大的重量。2S25能滿足火力方面的需求,但很明顯其裝甲防護聊勝於無,不但難以抵禦105毫米線膛炮的直射,甚至連小口徑機炮都能擊穿其正面裝甲。同時,該車基於BMD-4傘兵戰車底盤設計,其發動機功率本來就不高,用在高原山地更顯得功率不足,這將導致印軍裝備2S25後其實用價值大打折扣。

圖注:K-9

同樣,K9底盤搭配輕型坦克炮塔的設計方案,也並不算多明智。印度為該設計方案選取的炮塔可能是比利時CMI防務公司的XC-8炮塔,該炮塔可配裝在各類輪式或履帶式底盤上,並已經與韓國的K21步兵戰車底盤組合成為K21-105輕型坦克方案,如果印度選擇該炮塔也能獲得作為K9技術來源國的韓國的技術支持。印度目前已經開始授權生產K9自行火炮,這將能夠確保印度在該底盤的生產能力和後勤保障。但K9的底盤在設計上並未考慮過作為輕型坦克底盤的可能,不但缺乏必要的裝甲防護,而且懸掛系統也不甚理想,前置發動機布局更是坦克設計中的大忌。因此,如果要以K9底盤為基礎設計輕型坦克,需要的改造工作不是一點半點,以印度的技術能力恐怕難以在短期內給出合理的方案。

圖注:2S38自行高炮

那麽,難道就真的找不出一種適合印度陸軍的輕型坦克了嗎?答案也是否定的。今年的俄羅斯勝利日閱兵中,作為為數不多的首次展示的新型裝備,2S38自行高炮成為了廣受矚目的明星裝備。2S38雖然名為自行高炮,但該車配備的57毫米主炮能夠對包括輕型坦克在內的各類輕型裝甲車輛形成有效毀傷。同時,該車雖然裝甲防護水準沒有超過2S25,但沒有炮塔、正面投影較小,也能提升一部分生存能力。2S38可能存在的問題在於該車的成本或許較高,這也是自行高炮的普遍問題。但考慮到2S38具備較好的野戰防空能力、特別是對直升機殺傷效果理想,購買2S38事實上可以看做同時裝備了輕型坦克和自行高炮,因此仍然是比較劃算的。

圖注:M8機動火炮系統

另一個比較合理的選擇是M8機動火炮系統。M8的初始設計目的與2S25相似,旨在為美軍空降部隊提供一種可伴隨機降的火力支援車型。M8的火力和機動能力在當代輕型坦克中中規中矩,但在防護方面,M8採用可選三種不同水準的裝甲方案,其裸車重量不到19噸、完全符合使用重型或中型運輸機運載的要求,而其增強裝甲模塊則可以另行運輸。從設計上來說,M8並不比2S25更高明,但僅憑可以增強裝甲防護這一點,就確定了該車能夠適應強度較高的作戰環境。M8在戰略機動上可以將車輛和裝甲模塊分開運輸,雖然同樣會增加運輸架次,但已經可以在機動性和防護性之間實現較好的平衡,對於印軍山地部隊來說未嘗不算理想的選擇。

由此可見,印度目前傾向於選擇2S25,主要原因應該是看中該車技術成熟、能立即投入生產、盡快實現裝備,同時戰略機動性和戰術機動性都能滿足要求。然而且不談2S25一類“薄皮大餡”的輕型坦克如何解決防護能力極差、機動性其實也不突出的問題,就算印軍能裝備理想中的輕型坦克,面臨的實際困難也難以解決——印度山地部隊對輕型坦克的機動能力特別是空運能力的苛求,實則是由於印度在邊境地區極為羸弱的基礎設施建設所致。坦克雖然越野能力較好,但仍然依賴公路機動,而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公路建設已經不是“好不好”而是“有沒有”的問題。如果這個老大難的問題無法解決,印度就算給山地部隊裝備再好的輕型坦克,也沒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