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立或變賣工廠償債 經銷商斷供轉賣海信榮耀

“給金立時間,供應商的錢和媒體的錢都會還的”,4月7日,金立副總裁俞雷通過個人微博账號回應了近期外界的質疑。此時,距離金立初次曝出資金問題過去將近3個月。過去3個月,金立在不斷推進自救措施。2月2日,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曾公開表示,金立將分三個步驟來解決資金鏈問題:“首先,引入合作夥伴,確保生產與銷售;第二,引入戰略投資者,補充資金,增加公信力;第三,出售資產償債,獲取債權人支持。”但資金引入似乎並不順利,4月2日晚,金立官方發布公告稱,在前期引資保生產方案之後,將對工廠裁員50%以降低費用,“為保證生產線正常運轉,金立工業園不僅保留了約50%的員工繼續生產,同時還有ODM廠商協助生產金立手機,為金立在國內與海外的訂單供貨。”

但這仍舊無法撫平合作夥伴的焦慮,畢竟樂視手機欠下供應商的一堆尾款仍未結清,酷派被債務危機拖累至今尚未複原。在競爭白熱化的智能手機市場,資金鏈斷裂,成為懸在所有廠商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金立或變賣工廠償還欠款

繼2016年底樂視手機遭遇債主抱團催款,2017年酷派被多家銀行連環起訴追債後,2018年初的兩則股權凍結資訊把金立推入資金危機的漩渦,也讓這家有著20年歷史的手機行業老兵成為兩年內倒下的第三家手機廠商,業內盛傳資金窟窿在百億左右。

“金立在變賣一些設備和工業園的廠房籌錢”,一名手機供應鏈企業高管林彬(化名)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除了變賣資產外,沒有聽說融資。”金立方面則向南都記者表示仍在洽談融資,具體進展尚無確切回復。

“廠房整體變賣,再加上庫存產品的資金回流,應該可以渡過難關”,林彬稱,但關鍵是否有同行接手工廠,“只有其他手機廠商或者華勤、龍旗等ODM廠商這類需要設備和廠房的才會給出高價。”

南都記者了解到,坐落於廣東東莞松山湖的金立工業園目前是金立最大的生產基地,佔地面積258畝,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總投資23億元。園區功能包括主機板生產、主機板測試、成品測試、組裝、印刷、包裝等一條龍生產流程,擁有50多條全自動主機板生產線,110條成品組裝測試線,年產能1億台手機。

“金立目前欠我們2000萬左右,不過已經購買了保險,會由保險公司還”,林彬說,據他了解,金立工廠的大部分員工在解除合約,隻保留了一些設計人員,“估計是要保全品牌,通過ODM生產銷售,但也許只是短期保住金立品牌,找機會再賣出去,整體情況不太樂觀。”

對於變賣廠房、設備籌款的說法,金立回應稱“不知情,如果有新消息,會第一時間告知。”

2月2日,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曾公開表示金立將分三個步驟來解決資金鏈問題:“首先,引入合作夥伴,確保生產與銷售;第二,引入戰略投資者,補充資金,增加公信力;第三,出售資產償債,獲取債權人支持。”

但目前來看資金引入似乎並不順利,4月2日晚,金立官方發布公告稱在前期引資保生產方案之後,將對工廠裁員50%以降低費用,“為保證生產線正常運轉,金立工業園不僅保留了約50%的員工繼續生產,同時還有O D M廠商協助生產金立手機,為金立在國內與海外的訂單供貨。”

代理商長期斷貨難生存

穩住催款的供應商之外,如何保住其多年的代理商是金立的另一個難題。

在手機行業摸爬滾打20年,金立和OPPO、vivo一樣形成了強大的管道合作夥伴。“金立目前最寶貴的是管道和品牌”,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指出,很多代理商、經銷商與金立之間有著常年合作關係,和金立高層也是多年朋友,但斷貨太久他們也很難生存下去。

南都記者留意到,自3月以來,重慶、雲南等地區的金立手機代理商已經陸續開始代理海信手機的線下管道。“金立品牌我們是不會放棄的,但我們同時接了海信的重慶總代理,做線下管道”,一名金立重慶代理商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隻接了海信一家。據了解,金立雲南代理商也開始接手海信手機的線下管道。

對此,金立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這只是極個別經銷商的行為,與金立公司無關。”

但一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這其實是金立授意代理商去做的,除了海信還接入了榮耀手機,“這種做法可以讓代理商多維持幾個月,但金立還是需要盡快供上貨,否則管道關係會被競爭對手慢慢挖走,相當於引狼入室。”據其透露,海信已經在全國很多地方挖角金立管道代理。

手機業推倒資金鏈多米諾骨牌

回顧近兩年來手機廠商的危機始末可以發現,資金鏈均是引發危機的多米諾骨牌,其中樂視的崩盤始於樂視手機供應商的上門討債,而酷派則先後被三家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浦發銀行)發起三宗訴訟追討金額共達2.4億元。

但和樂視、酷派因為財務騰挪不清而出現的資金窟窿不同,金立作為手機行業老兵,向來穩扎穩打,在2017年11月底,金立仍一口氣發布了8款全面屏產品,並與京東簽署戰略協定宣告線上線下管道同時發力,卻在2018年初曝出資金問題。

“金立的資金鏈危機是突發性的,銀行再有錢,擠兌也會倒閉”,俞雷在聲明中指責將資金危機原因歸結為60億明星代言費用的說法為不實報導。“金立資金鏈問題爆發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和2017年行銷費用和投資費用投入超限”,但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此前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坦承,2016-2017年金立行銷費用投入60多億元,近三年對外投資費用30多億元,兩項費用接近100億元,對金立資金鏈造成很大影響,導致貨款周轉困難,在拖欠貨款後被供貨商申請資產保全。

此外,在孫燕飆看來,引發資金危機的導火索在於庫存周轉。“一般來說,10月、11月屬於銷售淡季,手機廠商不會發布新機,基本都在暑假前或者9月份發布”,孫燕飆稱,但去年全面屏打亂了部分手機廠商的市場節奏,由此導致非全面屏手機滯銷。而另一邊,全面屏手機也沒能刺激換機。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261.2萬部,同比下降32.5%,2018年1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19.4%,2月同比下降37.1%,3月同比下降27.9%。

大盤持續下滑的背景之下,資金收緊的不止金立一家手機廠商。近期魅族再次傳出裁員千人,對此魅族方面表示,“近日有網絡媒體報導魅族將會裁員千人,此消息與事實嚴重不符,屬於惡意傳謠,魅族將保留追究不實報導法律責任的權利。為了提升組織效能和公司盈利能力,魅族每年都會進行績效考核,涉及優化的員工比例不超過10%,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優化範圍。”

資金管理、庫存控制成為手機廠商時刻繃緊的一根弦。“手機廠商只有撐死的,沒有餓死的”,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曾向南都記者如是強調,OPPO副總裁吳強則強調“不能犯錯”。

采寫:南都記者 馬寧寧

實習生 彭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