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群90後嘗試用公共藝術療愈地震災區民眾內心

  2014年8月3日,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截至2014年8月8日,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其中魯甸縣526人。

  “90後”女孩水一在網上看到了這條新聞。當時在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雕塑系讀書的她,突然湧起念頭想為當地人做點什麽。

  本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2014年12月,水一和芝加哥藝術學院攝影系的朋友Wenli以及另一位學習建築的朋友Bin一起回到中國,親赴魯甸縣受災最嚴重的龍頭山,想為當地建一座公共藝術雕塑。

  這件最初在他們心中困難重重的事情,經歷了一系列曲折之後,最終順利做成了,在這個過程之中,三位“90後”內心也成長了許多。

  “最感動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Wenli說,開始他們是抱著“幫助別人”的心態而去,最終三個人卻收獲了自我內心的療愈和成長。

  7月21日,水一和Wenli在上海漢源匯參加“地球使者九零後系列”活動,與大家分享籌劃這次震後災區公共藝術的經歷。

  

  雕塑設計參考了龍頭山的地貌,在裂隙中種上當地植物,體現新生的含義。

  為地震災民建一座公共雕塑

  近些年來,人們公益意識漸強。汶川地震等幾次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中,志願者很快就湧入災區,民眾、企業也總是第一時間捐款捐物。除了物質上的援助,受災地區災後的精神重建也開始受到重視。很多人失去親人和家園,幾年過去,新的房子已經建好,崩塌的內心卻難以恢復。

  水一和Wenli是藝術生,第一個念頭就是“想通過藝術為當地人做些什麽”。他們三人在震後4個月倒了幾趟交通工具,來到了魯甸縣龍頭山。

  他們在當地不認識任何人,憑著一腔孤勇挨家挨戶敲門問到鎮政府所在地。當時災後不到半年,鎮政府還在一個臨時地址辦公。

  “我們就敲門進去,說我們是美國回來的學生,想為當地建一個公共藝術。” 水一說,三個人這樣沒頭沒腦地闖進鎮政府辦公室,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但是卻受到了很認真的對待。

  災後魯甸接受了國內外的很多援助,在他們三人到來前不久,剛有幾個香港人來到魯甸,為當地建造了一座觀景台。鎮長對公共藝術的心態很開放,聽了他們的想法並未拒絕,而是讓他們“拿個設計圖來看看”。

  當晚,水一和Bin懷著激動的心情連夜做圖。雖然來到魯甸不久,他們已經聽到很多災區的故事,比如一個8歲的小女孩在地震之後就再也不說話了。地震已經過去4個月,當地人還遠未從中真正走出來。

  “我想做一個比較治愈的公共藝術。”當地主要經濟作物是花椒,以農業為主。水一他們是藝術專業的學生,但卻不想做一個當地人無法理解的藝術出來,“這個公共藝術雕塑,我希望做得謙卑一點,不能和當地毫無交流。”

  在這樣的想法下,他們做出了自己的設計。龍頭山由於地質結構,山貌呈現一層一層疊壘的狀態,水一和Bin設計了類似的層層疊疊的山體雕塑,山體斷裂成三塊,體現了地震的含義,在他們設想中,裂縫中將有真實的震後殘垣斷壁材料,再填以泥土,種上當地的植物種子。當春天植物生長出來,就能彌合裂縫,體現新生的含義。

  考慮到當代藝術在這個小鎮裡很難被大家理解,水一在設計之初,就堅持在雕塑中加入植物的元素,因為這不僅象徵生命,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有藝術素養,每個人看到植物都會挺開心的。”

  一次嘗試,遇到很多善良的人

  當地鎮政府迅速接受了這個設計,這讓三人倍受鼓舞。他們計劃建成這一雕塑捐贈給當地,同時拍一部相關的紀錄片。

  Wenli為整個計劃做了預算,需要3-4萬美元。當時他們只知道美國的主流眾籌網站Kickstarter,於是做了一個影片,三位發起的小夥伴都出境,講了做這個公共藝術雕塑的初衷和他們的設計,發在Kickstarter上發起眾籌,同時還設立了“青山依舊/Living Ruins”的Facebook公共頁面,並在Facebook上推送眾籌廣告。

  也許是影片做得不夠精致,也許是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對發生在中國的一場不大的地震缺乏關注,最終“青山依舊/Living Ruins”的眾籌沒有成功。儘管如此,關注到這次眾籌的人還是給了三人很大的鼓舞,他們留言以及發私信,表達對這個項目和魯甸地震的關注。

  最終全款支持了這個項目的Blimegger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一直關注Kickstarter上的眾籌項目,也支持了“青山依舊”,當看到眾籌失敗之後,他給三個中國年輕人發了站內信,表示很遺憾這個項目沒有籌夠錢,但希望他們不要放棄。

  三人懷著忐忑的心情和Blimegger先生溝通,問他是否還願意資助這個項目。“沒想到他對我們非常信任,給了我們全部資助。”Wenli說,在Blimegger先生的幫助下,2015年,雕塑得以正式開工建設。

  當地政府為學生們介紹了施工團隊,在龍頭山鎮必經公路旁邊的一座山上建造這個雕塑,這個位置可以看到整個小鎮,香港人援建的觀景平台就在旁邊。資金不夠,包工頭曹司機還幫忙墊付了一部分。

  儘管建設過程中遇到諸多困難,成品和三人設想有所差距,這一雕塑最終成功建成。竣工當日,他們叫了很多當地村民和小朋友們一起,撿了當地殘垣斷壁放到裂隙裡面,大家還一起種了草。Wenli為一切拍了紀錄片。這件最初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竟然做成了。

  2016年,重返龍頭山鎮的水一和Wenli發現,雕塑旁被立了一塊碑,上面寫著“南無阿彌佗佛”。

  公共藝術的意義不在於它建成的時刻

  雕塑建成了,但它是否能真正對當地村民起到療愈的作用?它是會被遺忘,還是會產生和設計者設想不同的作用?震後幾年,龍頭山鎮的居民是否能慢慢走出當初的創傷?帶著這些疑問,2016年,幾個年輕人重返龍頭山鎮。

  村支書帶著他們去看建好的雕塑,讓水一和Wenli驚訝的是,村民在雕塑旁邊立了一個碑,上面寫著“南無阿彌陀佛”。

  村支書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也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建了這個碑,還時不時來拜一拜。”

  最初荒謬和好笑的情緒一閃而逝,濃濃的感動淹沒了水一和Wenli,“沒想到過了半年我們回來,看到他們真的會來這裡祭奠。他們賦予了這個建築新的含義,這是我們設計之初沒想到的。”

  “公共藝術的意義不在於它建成的時刻,而是長期以來,它會給當地帶來什麽。” Wenli說。在雕塑建成之初,當地建築團隊無法實現他們想要的設計感,做出來的建築與設計圖大異其趣,幾個人也有微微的失落,但重回魯甸,看到這個雕塑沒有被遺忘,而是真正在小鎮居民的生活中發揮了作用,他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所做事情的價值。

  “一場災害讓我們看到很多善良的人。受到災害影響的人,比我們樂觀得多。” Wenli記得,第一次去魯甸,當地還沉浸在悲傷之中,有個老爺爺失去了所有家人。但他們之後再去,發現所有村民都成了老爺爺的親人,都在關心他。第一次老人住在一個帳篷裡,第二次他們再去當地,發現雖然大部分援建房屋還沒建好,鎮裡卻先把老人安排住進了已經建好的房子裡面。他們對居民們做了採訪,面對鏡頭,大部分人都笑著說,“希望以後一家人能好好在一起。”

  “開始去是抱著我想去幫別人的心態,說實話有點高傲,我覺得我能夠共情。之後又很悲觀,覺得阻力會很大做不成。但去了現場和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一切順水推舟就成了。”回憶三年前他們做的這件事,Wenli覺得,他們不僅是努力去嘗試療愈當地居民,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己也受到了療愈,“對我來說,最大的療愈就是我看到了很多善良。”

  (澎湃新聞 楊寶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