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可能直接導致胃癌?沒那麼簡單!

患者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往往十分緊張,容易陷入兩個誤區——怕傳染、怕癌變。

許多患者被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後憂心忡忡,有人擔心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離胃癌不遠了。目前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確實與胃癌的發生存在相關性。

在早期胃癌中,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於對照組。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險性幾乎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

但是人們不必太緊張,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眾多,但因感染幽門螺桿菌而患胃癌的人數還是非常少的。

胃癌的發生是一個多病因、多階段的過程,在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各種致病因素可能單獨或協同作用於不同階段,幽門螺桿菌感染並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作用於癌變的起始階段,即在活動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腸化生的發展中起主要作用。

也就是說,幽門螺桿菌感染為胃癌的發生奠定了基礎。但胃癌患者胃內感染了的幽門螺桿菌並不能直接引起人體細胞DNA突變及細胞表型的轉化,從而導致正常細胞突變為癌細胞。

實際人群中幽門螺桿菌感染眾多,但患胃癌的為數很少,這是為什麼呢?幽門螺桿菌的菌株種類很多,並非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演變為胃癌,這與幽門螺桿菌的種株有很大關係。

只有毒力很強、致癌機會高的菌株才有可能導致胃癌。並且,個體的敏感性、抵抗力及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機體出現不同的感染結果,也都與癌症的發生有關。

除此之外,在複雜的病理生理過程中,宿主的遺傳背景、飲食因素、營養、獲得感染的年齡及其他環境因素都可能同時起重要作用。

筆者微信:hnlh2017,有問有答。(本文圖片摘自網路,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