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肺小結節是好是壞關鍵看「顏值」,8毫米是肺癌的「分水嶺」?

眼下正值體檢季,不少人做完體檢後拿到報告,結果查出了肺結節。他們最擔心的是,肺結節是不是肺癌?或者發展下去會不會變成肺癌?

擔心肺結節變成肺癌,他不願參加部門體檢

這段時間,各大醫院的醫學影像科的門診特別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肺結節來就診的。

門診中,不少查出肺結節的人忐忑不安,心理壓力非常大,生怕肺結節會變成癌。

46歲的董先生是一位企業高管,去年體檢查出右肺上葉有多發的小結節,直徑都在1厘米以內,有部分鈣化。當時醫生給出的診斷是良性的,建議定期隨訪。

查出結節後,董先生很焦慮,經常做夢都夢到自己得了肺癌,每隔幾個月,就到不同的醫院去做CT檢查,擔心肺結節癌變。一年多下來,體檢報告厚厚一疊,射線吃了不少,精神壓力也很大,經常失眠。

上個月,部門組織體檢,董先生擔心體檢結果不好,又怕被部門人知道,不敢參加部門體檢。自己偷偷到醫院自費做檢查,把所有和肺癌相關的檢查項目查了個遍,依然沒有查出異樣,肺結節的大小和之前幾次檢查一模一樣。

只有少部分肺結節會惡變

專家表示,雖然體檢中查出肺結節的人比較多,但90%以上的肺結節是良性的,真正惡性的比例只有1.2%。

一項調查顯示,在某醫院8萬多位體檢者做了肺部結節的相關檢查,包括胸部X光片和胸部低劑量CT,有3%的體檢者發現可疑肺部結節,最後確診為肺癌的超過40例,惡性比例不到2%。

現在不少醫院針對肺部結節的檢查,下診斷比較謹慎,如果在X光片下和CT片下就能判斷性質較好的,就不會打上「疑似」的診斷。篩查出來的都是對後期判斷有意義的病灶,也就是惡性程度高的肺部結節。

臨床上,將肺部結節定義為單一的、邊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徑小於3厘米的、周圍完全由含氣肺組織所包繞的病變。一般多見於炎症、結核和腫瘤。也就是說,肺部結節可能是肺炎、肺結核,也可能是以前肺結核留下的疤,而真正是肺癌的比例很小。

專家說:「有不少結節是以前的肺部感染引起的,會根據情況先做抗炎治療,然後再複查。還有些結節比較小,不需要做任何治療,定期隨訪就好了。」

要當心直徑大於8毫米的肺結節

肺部小結節大部分由良性疾病引起,小於6毫米的肺結節,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因此,並不需要太過擔心。

直徑在6~8毫米之間的肺結節,肺癌概率在0.5%~2%,直徑大於8毫米的肺結節,肺癌概率大於3%。

那麼,是不是說8毫米就是肺結節發展為肺癌的「分水嶺」呢?

專家解釋,肺結節直徑大於8毫米,表示肺癌的概率會增高,但是並不是說,肺結節直徑超過8毫米就一定會發展為肺癌。只是這部分人群應該更密切地關注肺結節的變化,定期隨訪很重要。

從醫學角度來說,能發現早期肺癌是關鍵。孤立肺結節直徑小於3厘米的肺癌,都屬於早期肺癌,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五年生存率能夠在90%以上,而直經小於1厘米的肺癌五年生存率更高。

專家表示,只要認識充分、措施合理並結合豐富的臨床經驗,肺結節其實並不可怕,可以將其危害和對患者的困擾降低到最低限度。

肺小結節是好是壞關鍵看「顏值」

專家解釋,雖然大部分肺結節都是良性的,但是所有的肺癌幾乎都是由肺結節演變而來的。

因此,鑒別其中的早期肺癌是關鍵。肺結節的良、惡性病變,多數在病灶形態、密度、邊緣、邊界等特徵上存在差異。

那麼,如何區分肺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呢?

實際上,肺結節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影像學有很多徵象可以幫助判斷,包括形態、大小、密度、內部結構、邊緣以及臨近、肺門、縱膈等結構變化。

通俗地講,結節是好是壞,可以看「顏值」。

一般來說,那些「顏值」比較高的,也就是表面比較光滑、平整的,良性結節居多。而那些長得形態不規則、邊緣不光整,通常所說的比較「醜」的結節,往往惡性的居多。

此外,要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不能光看單次的檢查結果,而是要結合之前的隨訪檢查結果一起看。

如果發現肺結節的大小、密度、形態等沒有發生改變,一般是良性結節居多。如果發現大小有變化,比如有增大的趨勢,或者形態發生了某些改變,那麼就要引起注意了。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有少數肺結節的診斷會比較困難,就好比警察破案時,有些罪犯不容易識別,有些好人也可能被誤認為罪犯。

因此,有部分肺結節需要進行病灶大小變化的動態精確觀察,或進行穿刺活組織病理學診斷、胸腔鏡活檢或切除等有創手段乾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