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咽炎反覆折磨?喉科專家教你幾招:對好症型,將炎症連根拔起

一到春季,天干物燥的時候,慢性咽炎就犯了,醫生看了無數回,葯也吃了一大堆,就是不見效。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耳鼻咽喉科兩位專家,曾談過「慢性咽炎」的事兒:

1、懷疑是咽炎,先去醫院排查一下

有一些咽喉部腫瘤、鄰近器官病變和全身慢性疾病,也可能表現出慢性咽炎癥狀,一定要先去醫院排查清楚。

2、日常注意鄰居「口腔」和「鼻腔」的清潔

口、鼻後下方為咽,直接相連的,如果口腔、鼻腔及鼻竇發生慢性感染,也會累及咽部黏膜而導致咽炎。

所以,平時注意口腔、鼻腔清潔,還要看自己是否有牙周疾病。

TIPS:早晚用淡鹽水漱口,可清潔、濕潤口腔,改善咽部環境,預防細菌感染,也能緩解慢性咽炎癥狀。

3、中藥調理,對好證型

慢性咽炎,中醫上常分為「陰虛內熱」和「脾虛痰凝」這兩個常見證型。

(1)陰虛內熱型

①主要表現:

咽乾、咽痛、咽癢,咳嗽、少痰,喜喝水,大便乾結,難寐等;若看舌苔,會比較紅;脈搏較細。

②養陰清熱、利咽生津——養陰清肺湯

③材料:

玄參12克,生地20克,麥冬12克,川貝9克,薄荷6克(後下),甘草6克,杏仁12克,杷葉12克,藏青果12克,白芍12克。

(2)脾虛痰凝型

①主要表現:

咽部異物感,微痛,痰黏不適,腹脹,嘔酸水,胃納差,大便較稀,乏力;若看舌苔,顯得較淡胖;脈細弱。

②健脾利咽化痰——陳夏六君湯

③材料:

陳皮6克,法半夏12克,黨參3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貓爪草20克,玄參12克,蘇葉9克,佛手12克,杷葉12克,藏青果12克。

提示:以上兩藥方比較常用,且無明顯毒副作用。將兩碗半水煎為大半碗水,連服7天。服藥後,如果咽乾、異物感等癥狀有所減輕,就證明藥物有效。

(3)內熱痰凝結合型

①主要表現:

咽乾、咽部異物感、咽痛、咽癢、痰黏不適、炎症反覆、明顯感覺喉部免疫力變差。

②清咽利喉化痰——中成方解

③材料:

雪梨、刺梨、蘋果梨3種上品梨,以及羅漢果、枇杷果、苦杏仁、桔梗、玉竹、百合等十幾種葯食同源的材料。

平時也可以從飲食上著手來「對付」慢性咽炎:

(1)咽乾、咽痛時,選五汁飲:

取梨汁、馬蹄汁、青瓜汁、麥冬汁、白茅根汁各適量,頻頻飲服。有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

(2)痰多、咽部異物感明顯者,選貓爪草湯:

貓爪草20克,南杏仁15克,豬瘦肉30克,加清水2碗半,煎成1碗飲用,可利咽化痰。

(3)咽乾、大便乾結的人,選沙參麥冬湯:

沙參20克,麥冬20克,玉竹20克,生地20克(注意:平素大便爛者,可不用生地),加清水4碗,煎成2碗,分數次當茶飲用。可起到養陰清熱的作用。

(4)咽乾者,暑天最宜喝橄欖酸梅湯:

汕頭產的青橄欖6個,酸梅15克,稍搗爛,加清水3碗,煎成2碗,去渣再加少許白糖即可飲用。此方養陰生津利咽,暑天當茶飲用最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