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仁宗在位時,西夏為何那麽仰慕漢族文化?

大德五年(1139),崇宗去世。16歲的仁宗繼位。仁宗親臨太學祭奠至聖先師孔子,並尊孔子為文宣帝,下令各州郡立廟祭祀。中國自漢代獨尊儒術,唐代以後,代有封諡,但將孔子抬高到帝的高位,西夏始開其端。

人慶元年(1144),仁宗派遣使者赴南宋朝廷祝賀天中節,貢獻珠玉、金帶、綾羅、紗布、馬匹等物品,恢復了同宋朝中斷了近20年的往來。同年十二月,仁宗又向宋廷進獻了金酒器、綾羅、紗縠等物,逐步密切同南宋的關係。

宋朝的儒家文化對仁宗有著相當的吸引力。

人慶元年(1144)六月,仁宗下令在各州縣設立學校。進學的子弟多達3000人,比崇宗設立的“國學”人數增加了10倍。仁宗又在皇宮中設立“小學”,讓宗室貴族7歲至15歲的子弟全部入學,接受先進的中原教育。他與皇后還經常去學校察看,督促訓導。

人慶二年(1145),仁宗命樂官李元儒,參照漢族樂書,結合西夏現行制度,重新修訂國家樂律。新樂律編修成後,仁宗賜名《新律》。次年三月,仁宗尊漢人孔子為文宣帝,下令各州郡建立孔廟,祭祀孔子。不久,仁宗又仿照宋朝科舉制度,正式策試舉人,並設立“童子科”,逐步完善通過科舉選拔官吏的制度。

西夏的印刷術也在不斷發展。大量的文化與學術著作隨之不斷問世,如詩歌集《月月娛詩》,諺語集《新集錦合辭》、《聖立義海》,以及用西夏文和漢文對照雙解的辭典《蕃漢合時掌中珠》、韻書《文海寶韻》等,種類繁多,西夏的文化一步步走向繁榮。

在提倡以儒治國的同時,仁宗也注意到了加強法律制度的建設。天盛年間(1149~1169),他專門組織人員編纂法典:在舊有法律的基礎上,重新編修了20卷的《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這是一部參照唐、宋律令,結合了西夏實情,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訴訟法、經濟法、軍事法在內的綜合性法典。新法典完成後,立即用西夏文刻印頒布通行。

為了適應經濟和文化飛速發展,仁宗還進一步完善了朝廷和地方的官製機構及吏治建設。

參考文獻:《西夏書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