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令人作嘔地溝油 如今變廢為寶成為新能源

以前一提到地溝油,第一印象就是在一個黑乎乎小作坊裡,一些垃圾油加工處理後,就走向了那些黑心的小飯館…… 執法部門也是天天查處,媒體也總是臥底報導,甚至揭露地溝油的記者李翔,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明天是記者節,祝堅持正義記者節日快樂。圖為一家餐館下水道的隔油池裡令人作嘔的地溝油。

地溝油”提煉成“沙拉油”,混入百姓餐桌,曾讓百姓們“談油色變”,“地溝油”及其撈油者成了人人喊打的“灰太狼”。 然而在浙江省嘉興、寧波等地將“地溝油”加工成工業油脂、生物燃料,卻做到了變廢為寶,有的竟成為飛機上燃燒的航空煤油。

據了解,目前,寧波市正在實施治理餐廚垃圾計劃,80%以上的餐桌垃圾由政府牽頭統一回收,再由一些科技有限公司加工成工業油脂等。而在嘉興市,當地政府全力支持桐鄉一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地溝油”,加工成高清潔生物柴油。

桐鄉這家公司6個碩大貯油罐高聳地面,罐裡存放各地收購來的“地溝油”。

據了解,該公司自2011年開始每年消化“地溝油”3萬噸,製造生物柴油2.6萬噸,嘉興市內70%的“地溝油”和周邊100公里範圍內的多數“地溝油”被該公司回收利用。

有了對“地溝油”的開發利用,嘉興市衍生出一批“地溝油”回收企業,形成一條變廢為寶的完整產業鏈。綠能廢棄油脂回收有限公司就是“東江公司”的上家之一,目前該公司與嘉興市區95%的酒店、食堂簽下“地溝油”撈取協定。圖為工人回收地溝油。

這些由工人回收到公司的地溝油,從貯油罐抽出來之後送到車間,經過脂化、沉澱、水洗、乾燥、蒸餾等工序,生產出脂肪酸後,與國標柴油調合成高清潔生物柴油。

加工過程中,工人們在反覆觀察“地溝油”加工過程中的變化,確保生物柴油品質。

一些漁民前來購買經濟實用的生物柴油,增加船只動力。

通過技術集成創新,昔日令人頭疼的餐廚泔水和“地溝油”,如今卻變廢為寶,成為新能源。

有關人士建議,有關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嚴格的行業標準和監督管理機制,來阻斷“地溝油”流入餐桌,確保“地溝油”造福不造孽。圖為地溝油加工前後的容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