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英核潛艇直抵北冰洋:北約與俄北極對抗態勢升級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4月13日發布題為《極地基礎設施:北約在北極活躍對俄有何威脅》的文章,現將原文編譯如下:

北極地區日益被俄羅斯和北約軍方視為潛在戰區。雙方在該地區的軍事活躍度不斷提高,都在完善基礎設施和擴大軍事存在。模擬在北約發生衝突的演習頻頻舉行。本文對可能的對抗將會產生的後果作出了評估。

基礎設施衝突

就維系人類生命活動的難度而言,高緯度的北極堪比地外行星。為了維系部署在該地區的人員的生存,必須向那裡運送幾乎一切生活必需品(除了水和空氣)。一個人如果沒有防護裝備,那麽他在北極必死無疑——冬天只需幾分鐘,夏天則是幾小時。為創造最基本(更別說舒適)的生存條件,需要造價不菲的專門建築及其他設施。

地球在氣候方面比北極更不宜居和更加遙遠的地區大概只有南極。其“外星特質”更加明顯,但所幸,南極圈目前仍是中立地區。

北極的地理特徵也決定了那裡軍事對抗的特點。軍隊戰鬥力通常十分依賴基礎設施,但在北極,這種依賴將接近極致。若是沒有固定設施,那麽只有飛行器、特殊船只和潛艇以及攜帶特種裝備、人數極少的機動作戰分隊能夠在北極行動。

在這種情況下,基礎設施便具有決定性意義。俄羅斯逐步恢復在該地區軍事存在,在從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到楚科奇的範圍內重建和擴建現有設施,並建設一系列新設施。在建的基地網絡,包括機場,將確保俄羅斯掌握控制整條北方航線這個地區關鍵交通要道的能力。要知道,北極氣候變暖使得北方航線作為在歐亞之間往返的過境運輸通道越來越有吸引力。而當地礦產和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前景也同樣可觀。

目前可以指出,在北極擁有更加廣闊的基地網絡、大型破冰船船隊和被賦予獨立聯合戰略司令部地位的駐軍集群,都使俄羅斯獲得了明確優勢。但北約在該地區的活躍表現還是構成了嚴峻威脅。

積極應對衝突

北約組織定期開展演習,演練在艱苦的極地條件下,包括在多年積冰區的行動。每2年1次的冰原演習歷來都少不了英美核潛艇的參與。例如,在2018年演習中,美國海軍出動了2艘潛艇——SSN-768“哈特福德”號(洛杉磯級的改進型)和SSN-22“康涅狄格”號(海狼級),以及英國的S-91“鋒利”號(特拉法爾加級)潛艇。潛艇操練了尋找浮出冰面的合適地點、在高緯度進行水面和水下航行、躲避冰山、在極地條件下使用無線電通信、搜索潛艇以及冰下魚雷射擊等課目。在冰面搭建了臨時營地,供人員對潛艇及艇載武器進行維護。

這些演習引發了俄方的強烈擔心,因為冰雪覆蓋的北冰洋水域一直被用作北方艦隊戰略導彈潛艇的駐扎區域。在冰下發現潛艇極其困難,這方面取得的任何進步都會在未來大幅改變力量平衡。

在北極南部地區舉行的大型軍演同樣引起俄方不安,如在挪威及周邊海域舉行的“三叉戟接點2018”演習,這是北約自1991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演習。此外還有美國空軍的活動,它不久前開始定期派B-52轟炸機抵近俄羅斯領空,考慮它們能夠使用“快速攻擊-增程”可控水雷封鎖海軍基地,這就尤其令人擔憂。

俄羅斯武裝力量也不時在北極軍演。但須知,在政治關係極度惡化的背景下,這種你來我往的軍事行動更多只會導致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上升,而非防禦能力的增強。

同時應指出,當前,雙方在北極擴充軍力不受任何協議的製約,而僅僅受限於經濟能力。不過,為評估這場競賽的走向直接對比俄羅斯和北約國家的經濟體量也沒有意義。經濟實力只能間接反映雙方發展地區基礎設施的能力。這種能力更大程度上取決於現有基地、地理和氣候等因素乃至社會文化特點。

唯有寄希望於俄羅斯和北約不要在直接的軍事較量中比較彼此在北極的實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