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雲:創新是逼出來的,不是資金和任務堆出來的

“未來10-20年內,整個社會將會因為三大核心技術面臨巨大的挑戰:機器智能,IoT(物聯網)和區塊鏈。”

——馬雲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原創

記者 / 邱曉雅 劉素巨集

編輯 / 趙力

這個周末,中國創客導師、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輾轉於杭州第20屆中國科協大會和貴州數博會,圍繞創新趨勢、企業家與科學家的雙輪驅動、人工智能、區塊鏈、消除貧困等問題發表觀點,金句頻出。

有人說阿里巴巴贏在戰略,贏在對未來的布局。未來十到二十年,再到更遠的未來,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在哪裡?馬雲給出了他的思考:“未來10-20年內,整個社會將會因為三大核心技術面臨巨大的挑戰:機器智能,IoT(物聯網)和區塊鏈。”

而放眼未來30年,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時代,越是在快速發展的應用時代,越是要注重基礎科學的研究。在馬雲看來,未來100年科學家與企業家完美結合才能讓後代持久繁榮。對於實現火熱的物聯網與區塊鏈,馬雲也直言,今天的IoT僅僅是很多硬體或者軟體的銷售噱頭。

對於區塊鏈,他認為不是泡沫,但是今天的比特幣可能是泡沫。其中也不乏振聾發聵的警醒之詞,馬雲指出,IoT對製造業的衝擊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還有電子商務對於零售的衝擊,其實很多零售行業沒有做好準備。

要點速覽:

1、創新是逼出來的,不是資金和任務能夠堆出來或者分配出來的,資金和任務絕不可能堆出創新和科研成果。

2、未來的30年不是互聯網公司多麽成功,而是用好互聯網公司的企業多麽成功。未來30年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時代,越是在快速發展的應用時代,越是要注重基礎科學的研究。未來10-20年內,整個社會將會因為三大核心技術面臨巨大的挑戰:機器智能、IoT和區塊鏈。

3、區塊鏈不是金礦,區塊鏈是打開數字金融金礦的巨大工具和應用,是數據時代的隱私和安全的解決方案。區塊鏈不是泡沫,但是今天的比特幣可能是泡沫。

4、過去科學家和企業家互相看不起,科學家覺得我們商人臭銅氣,我們也覺得科學家清高自大。其實企業家是社會經濟學中的科學家,科學家是研究領域裡的企業家,科學家沒有企業家是市場經濟中的瞎子,企業家沒有科學家是瘸子。

5、貧窮不是農民不努力,而是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沒有完美結合。貧困縣的出現不是貧困縣不努力,而是發展模式沒有跟上。

以下是馬雲兩次演講全文,經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整理。

1

創新是逼出來的,不是資金和任務堆出來的

小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當老師,因為不想當;我也從來沒有想過當科學家,因為不敢當,想都不敢想。

科學家和企業家非常相似。在中國,這兩個群體是過去100年形成的具有社會極大影響力的群體,士農工商,“商”總是排在最後。

但科學家更慘,排都排不進去。古代的科學家都隱藏在巫醫、風水師和道士裡,從這一點來講,企業家和科學家同病相憐。

很多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相信而看見,我想這也是很長時間企業家和科學家不被理解的重大因素,因為我們相信。

過去的100年裡,正因為企業家和科學家兩個群體的崛起,社會各方面出現了超乎尋常的進步。

每次大的技術革命都需要50年時間,前20年是技術革命,後30年是應用革命,互聯網技術一樣。

未來的30年不是互聯網公司多麽成功,而是用好互聯網公司的企業多麽成功。未來30年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時代,越是在快速發展的應用時代,越是要注重基礎科學的研究。

創新是逼出來的,不是資金和任務能夠堆出來或者分配出來的,資金和任務絕不可能堆出創新和科研成果。

我剛從以色列回來,以色列沒有國內市場,也沒有自然資源,但被逼出了獨特的科學技術,搞出了研究。

中國有強大的市場,更應該有自己獨特的研究項目。而企業的利潤未來一定來自於技術創新,而不是市場規模。

2

機器永遠不可能控制人類

機器只有Chip,而人類有Heart

大家都在談智能世界,智能世界主要有三個基礎要素: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我們認為互聯網是生產關係,大計算是生產力,大數據是生產資料,大數據不是數據大,是計算大、計算強,大計算加上雲技術才是真正的未來。

我們對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必須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快餐式、淺層次的概念炒作和純商業應用。

過去,我們把人類當成了機器,未來,我們將會把機器當作人類來使用。未來不是萬物像人,而是要讓萬物像人一樣學習、思考,未來機器必須去解決人類解決不了的問題,了解人類不能了解的問題。

大家都擔心機器可能會控制人類,人類對自己要充滿信心。我認為機器永遠不可能控制人類,也不可能戰勝人類,因為機器只有chip(芯片),而人類有heart,機器只能快速計算,但人類有真愛。

未來10-20年內,整個社會將會因為三大核心技術面臨巨大的挑戰。第一、機器智能;第二、IoT;第三、區塊鏈。

我們一定要相信,人類是有智慧的,動物是有本能的,機器是有智能的。人類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們對自己大腦的了解還不到15%,何能讓機器像我們一樣去思考?

IoT時代還根本沒有到來,今天的IoT僅僅是很多賣硬體或者賣軟體的人,找個理由賣得更好而已。

整個區塊鏈技術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區塊鏈不是泡沫,但是今天的比特幣可能是泡沫;區塊鏈不是金礦,區塊鏈是打開數字金融金礦的巨大工具和應用,是一個數據時代,隱私和安全的解決方案。

我前段時間在公司的集體婚禮上講,我們公司有工程師在征婚廣告上稱自己是一個工程師,結果長達四五個月,沒人打開他的簡歷,但改成“區塊鏈工程師”後,381個人給他寫了情書。

因此,面對區塊鏈、機器智能、IOT,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認識,特別是由於IoT對製造業的衝擊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電子商務對於零售的衝擊,很多零售行業沒有做好準備。而我們呼喚著人工智能,呼喚著IoT,呼喚著區塊鏈將對我們每個人的工作產生巨大的影響。

現在我們研究AI,未來AI將為我們研究。

3

科學家沒有企業家是瞎子

企業家沒有科學家是瘸子

科學家要擁抱互聯網。過去我們創新要靠資源,未來要靠數據。

過去200年間,科技讓人類學會探索外部世界,我們相信未來200年,人類將探索內心世界。我認為過去200年誕生了無數的聰明人,200年以前人類靠智慧生存,未來200年人類也是以智慧生存。

人類只有加強對自己的研究和了解,才會知道我們並不需要那麽多東西。其實,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類還不是太多,未來的人可能要活到150歲,未來的人一天可能隻工作三個小時,未來的人一輩子肯定要去300個城市。

過去的200年,以製造業帶動就業,未來200年,製造業將不帶動就業,服務業將會帶來巨大的就業。

今天是科學家和企業家最好的時代,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變革機遇,中國對全世界的擔當,決定了今天是企業家和科學家最有作為的年代,科學家和企業家必須完美結合。

過去科學家和企業家互相看不起,科學家覺得我們商人臭銅氣,我們也覺得科學家清高自大。其實企業家是社會經濟學中的科學家,科學家是研究領域裡的企業家,科學家沒有企業家是市場經濟中的瞎子,企業家沒有科學家是瘸子。

科學家和企業家的共同點是因為相信而看見,只有創新的精神,只有敢於擔當,才誕生了企業家和科學家。

社會把資源交給我們去運用好、利用好,我們要學會並習慣被懷疑、被質疑,科學家和企業家都相信未來,努力讓未來變成現實。

科學家是懂得如何正確地做事,企業家是如何高效有結果地做事,科學家要有企業家的敏銳,而企業家必須有科學家的嚴謹。

如果過去100年中國誕生了兩個了不起的群體,那麽未來100年這兩個了不起的群體只有完美結合,才能讓世界、讓中國、讓我們後代更加持久的繁榮。

4

科學界和企業界要彌補未來的空白

在新時代,科技更需要新的生產關係去適應新的生產力發展。上世紀研發兩彈一星是先進的生產關係,上世紀優秀的人才並不多,集中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

但是今天創新的主戰場已經轉換到企業內部。舊的生產關係已經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舊的生產關係往往會出現研而不發,發而不用,用而不靈。

目前企業還是跟著院校走,未來的院校必須跟著企業走,跟著市場走,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因為只有在競爭第一線,只有在強大的壓力下,才有可能誕生最先進的技術。企業與科研院所雙劍合璧,就是產學研用一體的新生產關係。

現在大家都說馬斯克很了不起,我認為他最了不起之處在於用好了科學家,把科學家的觀點轉化成自己的觀點。

科學界和企業界,特別是科學界,我覺得要彌補的是未來的空白,而不是昨天的空白,也不是今天的空白。不是美國有,俄羅斯有,我們就必須有,而是因為未來需要,我們才去研發和探索,因為世界已經進入新的賽道,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

今天很多東西,美國也沒有,歐洲也沒有,俄羅斯也沒有,我們是有機會做出我們自己有的東西。

所以研究也不僅僅因為有興趣,研究必須要有價值,當年在美國的很多研究院所提出研究for fun、研究 for profit,而今天則應是research for solving problems with profit and fun。

我們必須解決問題,同時又有快樂,又有價值和利潤,只有這樣的研究才能持久發展,人類沒有未來的專家,我們對未來只是探索。我們要相信,所有的專家都是昨天的,不學習,誰也成不了專家,誰也當不了學者。

5

我們真正要消滅的不是窮人,而是貧困

中央提出的“全面脫貧”、“大力反腐”,是我國幾年來最具理想主義色彩,也是難度最大、力度最大的兩大創舉。一直以來,所有的仁人志士都希望解決貧窮問題,但是幾乎都沒有找出好的方法。

中國十四億人要全面脫貧,並且設定了時間表,這個任務之大、之艱巨、之偉大、之意義深遠,是本世紀最了不起的一個創舉。我認為扶貧、脫貧和致富是三個不同的事情,扶貧給人以魚,脫貧授人以漁,而致富是給大家造魚池、魚塘。

貧窮不是農民不努力,而是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沒有完美結合。貧困縣的出現不是貧困縣不努力,而是發展模式沒有跟上。我們真正要消滅的不是窮人,而是貧困。

但貧困在根源上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教育不平衡,醫療健康資源不充分。今天,孩子的教育不得到充分的重視,很多年以後這些孩子依然貧困。正如消滅疾病最主要的是在源頭上消滅,脫貧要從教育、醫療等根源上解決問題。

另外,過去聯產責任承包製,解決了土地上種出來的東西屬於誰的問題,大力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而今天,大數據、互聯網要解決土地上種出來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只有讓土地增值,讓農民覺得土地有利益可圖,農民才會回到土地。

過去農民背井離鄉,全部成了農民工。今後,我們希望能夠讓土地增值,讓農民回到家鄉變成農業工、農林工,形成真正的農業產業。我們一定要農村現代化,而不是把城鎮農業化,這方面必須要有高度的重視。

華誼兄弟(集團董事長)王中軍說過,中國演員演什麽都不像,但演農民,誰演誰都像,骨子裡我們每個人都是農民出身。中國人基本上很奇怪,過了五六十歲都有回到鄉村的感覺,因為我們來自於鄉村。

因此,只有把農村變得山清水秀,農村發展,農民富有,農村真正像一個鄉村時,我們才能真正有落葉歸根的感覺。

大公司的“大”不是利潤大,不是收入大,不是市場份額大,而是責任大、擔當大。人們對你的“大”是有期望的,期望你能夠擔當更多的責任,期望你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在阿里巴巴內部,我們關注扶貧、關注脫貧、關注公益,不僅僅是為了別人好,而是為了自己好。

阿里巴巴這麽大的公司,讓我最擔心的是未來阿里人是否堅持這樣的理想。如果要想讓阿里人堅持這樣的理想,必須讓阿里人要參與公益。公益和慈善的區別,慈善是給別人東西,而公益是給自己益處,只有讓自己越好,別人才會慢慢好起來,讓自己改變。

慈善也許改變了別人,而公益更多是改變自己。今天,你的幾分錢、幾塊錢甚至幾百萬塊錢,並不能改變社會什麽事情,但是你捐出去的錢,你參與的任何行動,改變的是自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