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諾貝爾獎拿得多的歷史根源

2018年的諾貝爾獎已大部分公布,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因“發現免疫負調控抑製可治療癌症”與美國的詹姆士·艾利森(James Allison)一起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本庶佑是自2001年以來日本獲得的第18個諾貝爾獎,這也意味著,日本在2001年提出的“50年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已經實現了一大半,並且從2001年至今,是每年一個諾貝爾獎。

如果僅從4種科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經濟學)來看,截至2017年,各個國家的獲獎者人數依次為:美國333人、英國104人、德國90人、法國37人、日本22人。日本位列全球第五。

日本獲得諾貝爾獎之多在全球名列前茅,當中原因正被各路學者和研究人員探討和挖掘。關於如何獲得諾貝爾獎,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英國科學家理查德·約翰·羅伯茨提出過10個原則,總結起來的第一大要素是,功夫在詩外。他的原話是,不要一開始就把目標確定為獲得諾貝爾獎,而且,這不僅是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法則。

日本的做法是內外兼修,功夫既在詩內,也在詩外,前者的經典表現是制定“50年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後者的體現是在一系列教育、科技、文化和社會政策上有意無意為獲得重大科研成果月台和資助,大開綠燈。不過,當更多探討和分析日本是怎樣在科技和教育政策上下功夫,並因此獲得一個又一個諾貝爾獎之時,也許有必要找到現象背後的思想和文化根源。

過去美國人總結的日本人的民族性是菊花和刀,那只是偏重於人際和社會關係,但是日本的民族性更多的還在於有一種被自然環境所孕育和熏陶出來的與生俱來的生存危機。

日本自然環境險惡,火山和地震頻發,同時,日本自然資源匱乏,幾乎沒有石油、鐵礦、煤礦或其他金屬資源,約85%的能源依賴進口。而且,日本的人均密度較大。在一個沒有天時地利的環境下,日本人處處時時都感受到生存危機,通過人的智慧、科技的力量以及更有效率的管理獲得生存的資源和立足的根本就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

在生存危機之後的另一個要素是,日本的見賢思齊。最重要的標誌是,1885年3月16日,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1835-1901)在《時事新報》上刊登一篇未署名的社論“脫亞論”,充分說明了“脫亞入歐”的理念。這既推動和促成了“明治維新”,也奠定了日本實行一個多世紀的脫亞入歐國策的思想理論基礎,並且也為日本成為今日現代文明和工業化強國夯下了基石。

這顆種子就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固然有很多體現,但主要認為,科學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是檢驗科學認知和真理的標準及認識發展的動力;實事求是,倡導科學的證實和證偽;不迷信權威,提倡懷疑、批判、不斷創新進取的精神;不承認終極真理,主張科學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對不同意見采取寬容態度。

這些精神作為春風雨露,早就在日複一日地滋潤和教化日本人,最好的體現是他們從18世紀末開始拋棄傳統醫學轉而學習現代醫學。通過實驗科學的驗證和比較,日本人堅定地選擇了現代醫學,這也被視為日本醫學革命的開端和現代實驗科學在日本的興起。西方的科技和文化後來進而向日本的社會和政治領域滲透,並與後來的“脫亞入歐”的變革呼聲前後呼應,互為彌補和旁證,從而揭開了日本國家和民族現代複興和崛起的序幕。

其實,日本今天能大把收割諾貝爾獎,主要是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從那個時候就接受了洗禮,並埋下和夯實了第一塊基石。 □張田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