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任澤平:中美強硬試探對方底牌 未來形勢存兩種情景

  中美強硬試探對方底牌:沙盤推演未來戰況及影響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 澤平巨集觀

  文:恆大研究院  任澤平  羅志恆  熊柴  華炎雪  馬圖南

  中美貿易戰更新進入第二回合,雙方均強硬試探對方底牌,增加談判籌碼。

  4月4日,美方公布對華征稅產品建議清單,中國隨即公布同等力度的反製措施(符合我們在《中美貿易戰:原因、影響、展望及應對》中“精準還擊美國農產品、汽車、飛機等,以打促和”的戰略預判)。當前中美針鋒相對,時間高度銜接,且力度、規模完全對等;美國打壓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還擊美國優勢產業和中期選舉票倉領域。同時,中美均為後續談判留有余地。

  沙盤推演未來中美貿易戰形勢,主要有兩種情景:1)短期邊打邊談,以“更新—接觸試探—再更新—再接觸試探—雙方妥協”結束的可能性大,打是為了在談判桌上要個好價錢,鬥而不破。但中長期隨著中美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和經貿競爭性的增強,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2)如管控失當,中美貿易戰全面更新,不排除後續擴大到金融戰、經濟戰、資源戰、地緣戰等,“來啊,相互傷害”,美方將動用其二戰以來建立的霸權體系從貿易、金融、匯率、軍事等全方位遏製中國,新鐵幕將在太平洋上空落下。我們認為雙方應爭取第一種可能,貿易戰的結局只能是兩敗俱傷,中國正處在偉大複興的戰略機遇期、不願打也不怕打,美國民意也不支持貿易戰更新擴大傷及自身利益。

  美方後續的應對選項還包括:圍繞《中國製造2025》擴大對中國貿易戰範圍,限制中國居民赴美旅遊和留學,嚴格審查中國企業赴美直接投資,進一步收緊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和知識產權轉移,聯合盟友包圍遏製中國,擴大至金融戰、匯率戰、經濟戰、資源戰等。美國日益衰落的經濟實力與仍然強大的軍事霸權並存,中國日益崛起的經濟實力與仍然幼稚的軍事力量並存,將是未來全球治理的重大挑戰和不穩定因素。

  中國後續的應對選項包括:精準還擊美國農產品、汽車、飛機等,以打促和;聯合歐盟、亞洲、非洲等其他國家和地區,擴大“一帶一路”;匯率貶值;拋售美債;限制美國企業投資;制定新的立國戰略等。外部霸權是內部實力的延伸,中美貿易戰,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

  下一步如果貿易戰更新,考慮到農產品涉及民生,建議我方集中優勢兵力在進口替代性強的符合我方核心利益的汽車和通信產品中重創美方,“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分化川普的支持陣營。

  川普本次挑起貿易戰意在打開中國市場、謀求中期選舉、遏製中國崛起,利用了國內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全球化潮流。我們在《中美貿易失衡的根源:給川普上一堂貿易常識課》中指出,造成中美貿易嚴重失衡的七大深層次原因具有長期性和根本性,主要責任在美方,貿易戰解決不了:中美經濟結構和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差異、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美元囂張的特權、美國低儲蓄高消費、限制對華高科技出口、美國大量跨國企業在中國投資。

  我們沒有與美國進行貿易戰,戰爭在多年前就被那些富有遠見的擁抱全球化的改革家贏得了,並且在幾十年前就被美國過度消費、無節製地超發美元濫用囂張的特權而輸掉了,60-70年代輸給了歐洲,80年代輸給了日本,現在又輸給了中國,未來還將輸給印度、印尼、越南等。2017年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2758億美元,佔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65.3%。如果美國不作出改變,這種情況還會延續下去。

  按照國際政治的長周期規律,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隨後必將遲早引發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中美貿易戰只是拉開了全球長官權更迭的序幕。這不簡單是一場貿易戰爭,更是一場誰能更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的競爭。在美國祭起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大旗的同時,中國向世界宣布將以更大力度更大決心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現在正是考驗雙方戰略智慧和定力的時候。

  讓我們點亮燭光,走出中美經貿關係的黑暗時刻,拋棄貿易保護主義和冷戰思維,以更加開放開明造福兩國人民,造福全球!

  一、中美貿易戰進入第二回合:強硬試探對方底牌

  北京時間4月4日凌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對華301調查征稅產品建議清單,涉及金額500億美元,建議稅率為25%。當天下午,中國政府公布同等力度和規模的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清單,強力反擊。中美貿易戰進入第二回合,有三個特點值得注意:

  1、中美針鋒相對,時間高度銜接,且力度、規模完全對等。在第一回合,美國3月8日宣布從3月23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加征25%、10%的關稅;3月23日中國宣布擬對自美進口水果、豬肉等價值30億美元產品分別加征15%、25%的關稅,4月2日開始執行。在第二回合,美國3月23日表示將在15天內公布對華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建議清單,4月4日凌晨美國公布建議清單後,中國於當天下午公布同等規模同等力度對美加征關稅清單。與以往不同,更加強大的中國在本次中美貿易衝突中表現得更有自信、更有底氣。

  2、中美強硬試探對方底牌,美國打壓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還擊美國優勢產業和票倉領域。美國對華征稅產品建議清單涉及中國航空航天、資訊和通信技術、機器人和機械等行業,覆蓋《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領域,旨在打壓中國戰略性新興行業,遏製中國複興。美國商務部長4月4日表示,如果進行貿易戰,美國不會輸。

  中國反擊清單涉及美國大豆等農產品、汽車、化工品、飛機等,均為美國的貿易優勢領域,大豆主產區也是川普上次大選的票倉,這完全符合我們在3月24日文《中美貿易戰:原因、影響、展望及應對》中建議的精準還擊內容。比如,在大豆方面,美國2017年向中國出口大豆3285.4萬噸,佔美國全部大豆出口的62%,佔中國整個進口的34.4%。中國政府表示如果美國非要打貿易戰,將奉陪到底。

  3、中美雙方均為後續談判留有余地。在此前的3月2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將公布加稅清單的公眾評議期從30天延長至60天,這意味著美國對華加稅清單在6月初之前不會實施。而中國在4月4日發布對等加征關稅清單時表示,最終措施及生效時間將視美方反應另行公告。

  二、川普意圖:打開中國市場、謀求中期選舉、遏製中國崛起,但逆差責任主要在美方,貿易戰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1、川普挑起貿易戰的直接原因是中美貿易嚴重失衡,試圖通過貿易戰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更深層次原因在於維持美國霸權地位壓製中國崛起。

  據美方統計,2017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3372億美元,增長9%,佔美國的59.3%。其中,美國對華貨物貿易逆差3757億美元,增長8.2%,佔美國貨物貿易逆差的46.3%,超過後九個經濟體之和;對華服務貿易順差385億美元,增長1.2%,佔美國服務貿易順差的15.9%,排名第一位。

  川普政府認為中國市場扭曲導致不公平競爭。在2017年10月美國商務部關於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備忘錄中,美國基於中國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該角色與市場和私營部門的關係,認為中國未充分踐行市場原則、從而對經濟造成根本性扭曲。知識產權爭端一直是中美關係、中美經貿關係中長期存在的重要問題,中國長期被美國列入侵犯知識產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川普政府發起本次對華301調查、挑起貿易戰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指責中國“偷竊”知識產權、強製美國企業技術轉讓等。當前美國政府認為:讓中國加入WTO是一個錯誤,中國離市場經濟國家越走越遠。

  在此背景下,美國要求中國進一步降低汽車等關稅,開放農產品能源等市場,消除金融等服務業投資壁壘,改善市場環境,並盡快采取切實措施削減1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4月4日,川普在推特發文稱:美國對華有一年50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並且還因中國“盜竊”知識產權偷走了3000億美元。

  更深層次看,美國試圖重演1980年代美日貿易戰以遏製中國複興。2017年中國GDP達12兆美元,相當於美國的63%,並且中國經濟增長率6.9%、遠高於美國的2.3%。如果按照6%左右的GDP增速再增長十年左右,即大約在2027年前後,中國有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重回世界之巔。面對中國複興,美國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中美貿易戰的本質是在位霸權國家壓製新興大國。

  2、與以往不同,川普此次挑起中美貿易戰利用了國內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全球化潮流,既是落實競選承諾更在謀求未來連任。

  隨著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美國相對衰落,特別是其傳統製造業逐漸失去競爭力,“鐵鏽地帶”(指從繁榮走向衰落的老工業基地)的出現。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後,長期實行的量化寬鬆和低利率政策雖然刺激了美國經濟復甦,但也使得底層群眾收入狀況惡化,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達裡奧認為美國社會已分裂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財富較多的上層人口,佔總人口的40%;另一部分是財富較少的底層人口,佔總人口的60%。

  在此背景下,美國單邊主義、民粹主義泛起,2017年川普以“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等競選綱領贏得總統寶座,並在其執政綱領中深刻體現,川普總統選戰逆襲反應了沉默大多數的呼聲。2018年是美國會中期選舉年,11月將迎來國會中期選舉,5月就將進入中期選舉的密集投票期,川普也意圖打“貿易保護牌”向選民拉票,以繼續維持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優勢地位,從而爭取未來連任。

  並且,與以往不同,本次中美貿易戰爆發後,美國在華企業、波音飛機等在華有重大利益的集團暫未遊說美國政府反對貿易戰。 

  3、造成中美貿易失衡的七大深層次原因具有長期性和根本性,責任主要在美方,貿易戰解決不了。

  我們在4月1日《中美貿易失衡的根源:給川普上一堂貿易常識課》文中詳細闡述:

  1)全球價值鏈分工,導致“出口在中國,附加值在歐美;順差在中國,利益在歐美”,傳統核算體系嚴重高估中美貿易順差。

  2)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必然要求保持貿易逆差以對外輸出美元,提供國際清償能力(特裡芬難題)。

  3)美元囂張的特權,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賦予了美國一種特權,即可以無節製地依靠印美元、發美債的方式獲取其他國家的商品和資源,這必然導致貿易項下巨額逆差和資本金融項下巨額順差。美元的超級特權相當於向世界各國徵收鑄幣稅,以維持其霸權體系。

  4)美國內部低儲蓄高消費,必然導致外部巨額貿易逆差,背後原因則是高福利體制、低利率環境、美元金融霸權地位。

  5)中美巨大的勞動力成本差異,決定了中國在中低端製造的比較優勢,但美國卻封鎖了對中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美國製造業佔比僅11.7%,服務業佔比高達80%左右,美國的產業結構決定生產難以滿足國內需求,需大量進口。

  6)美國限制對華高科技出口,該領域逆差佔對華逆差比重接近40%,但美對其他國家高科技出口為順差。

  7)外資企業巨額出口貿易,外資企業貢獻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57%,美資企業是重要受益者,不能得了便宜還賣乖。

  不改變中美貿易失衡的根本原因,即使美國能單方面減少對華貿易逆差,但其總體貿易逆差仍會持續,隻不過逆差從中國轉移至印度或越南等。就像上世紀80年代美日貿易戰,雖然結果對日貿易逆差大幅減少,但美國貿易失衡問題卻沒有解決,而是轉移到了中國和德國。

  三、沙盤推演未來戰況:短期邊打邊談,多次試探後雙方妥協,但必須深刻認識中美貿易摩擦的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

  未來中美貿易戰形勢沙盤推演主要有兩種情景: 1)短期邊打邊談,以“更新—接觸試探—再更新—再接觸試探—雙方妥協”結束的可能性大,打是為了在談判桌上要個好價錢,鬥而不破。但中長期隨著中美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2)如管控失當,中美貿易戰全面更新,不排除後續擴大到金融戰、經濟戰、資源戰、地緣戰等,“來啊,相互傷害”,美方將動用其二戰以來建立的霸權體系從貿易、金融、匯率、軍事等全方位遏製中國,新鐵幕將在太平洋上空落下。我們認為第一種可能性較大,中美貿易戰的結局只能是兩敗俱傷,中國正處在偉大複興的戰略機遇期、不願打,美國民意也不支持貿易戰更新擴大傷及自身利益。 

  1、短期邊打邊談,以“更新—接觸試探—再更新—再接觸試探—雙方妥協”結束的可能性大,中長期摩擦不斷。

  雖然中國部分高端製造對美國已形成競爭關係,但中美經貿關係總體互補性仍強。從中美的貿易結構看,中國主要對美出口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包括家電、電子)、紡織服裝、家具燈具、玩具鞋帽等,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主要為中間產品和零組件,以大豆、飛機、汽車、集成電路和塑料製品為主。中美經濟實力的差距在不斷縮小,雙方的巨大體量和龐大市場決定很難徹底擊倒對方。

  中美貿易戰第一回合影響範圍較小,第二回合看似硝煙彌漫,實則還處於互探底牌、增加談判籌碼階段。預計第二回合後續進展如下:因中國反擊將傷及美國豆農、汽車(通用)和飛機(波音)企業等,受損利益集團很可能遊說美國政府。與此同時,在持續9年牛市後,美股估值處於高位,在美聯儲加息縮表背景下,近期中美貿易戰已對美國資本市場造成負面影響,若態勢更新負面影響將更嚴重,華爾街的金融資本將站出來反對貿易戰。

  據中國外交部4月3日介紹,習近平主席將在4月8日-11日的博鼇亞洲論壇上宣布新的改革開放重要舉措。我們預計,金融等服務業、製造業的市場準入可能有新的突破。在此背景下,美方可能重新調整其策略,雙方貿易戰緩和。臨近11月中期選舉時,川普可能再次祭出貿易保護主義旗幟,局勢再更新,中方反製,直到雙方再次談判,遵循“更新—接觸試探—再更新—再接觸試探—雙方妥協”的邏輯。由於中美經濟實力此消彼長,經貿競爭性在不斷加強,且美國遏製中國的深層次目的持續存在,中長期看雙邊摩擦將不斷持續。 

  2、若管控失當,中美貿易戰恐全面更新,不排除後續擴大到金融戰、經濟戰、資源戰、地緣戰等,中美互相嚴重傷害。

  中美貿易戰如全面更新,最終結局只能是兩敗俱傷。從歷史看,貿易戰如果雙方管理不當,存在更新到金融戰、經濟戰、地緣戰、甚至軍事戰的風險。

  美方後續的應對選項還包括:圍繞《中國製造2025》擴大對中國貿易戰範圍,限制中國居民赴美旅遊和留學,嚴格審查對中國企業赴美直接投資,進一步收緊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和知識產權轉移,聯合盟友包圍遏製中國,擴大至金融戰、匯率戰、經濟戰、資源戰等。美國日益衰落的經濟實力與仍然強大的軍事霸權並存,中國日益崛起的經濟實力與仍然幼稚的軍事力量並存,將是未來全球治理的重大挑戰和不穩定因素。

  中國後續的應對選項包括:精準還擊美國農產品、汽車、飛機等,以打促和;聯合歐盟、亞洲、非洲等其他國家和地區,擴大“一帶一路”;匯率貶值;拋售美債;限制美國企業投資;制定新的立國戰略等。外部霸權是內部實力的延伸,中美貿易戰,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

  從中國看,在4月4日下午國新辦中美貿易吹風會上財政部和商務部相關負責人指出:“我們願意在WTO或者雙邊的框架下,就雙方的分歧坦誠地交換意見,實現互利共贏的結果。”“中美之間保持著密切的溝通,即使在分歧很嚴重的方面,我們也保持著政策的溝通。”同時明確指出在商言商,按照市場規律處理美債和匯率。

  從美國看,若貿易戰更新並擴大,美國在華企業及美國民眾利益將嚴重損手,成為降溫貿易戰的力量。比如,如果美國對中國的機電、紡織品、玩具等徵收高額關稅,雖然會直接打擊中國本土的相關產業,但美國民眾的利益也將因替代商品價高質次明顯受損,通脹上行。 

  四、影響:中國通脹上行,中美經濟復甦蒙塵,風險資產全球股市承壓,避險資產利好

  1、中國通脹上行:預計推升CPI0.2-0.5個百分點。中國反製美國大豆對自身通脹影響最大,途徑有三:作為糧食、製成食用油、以及作為生豬養殖原料。中國大豆消費高度依賴進口,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9554萬噸,佔總消費量的83%,其中34%來自美國。據中國統計局數據推測,食用油、豬肉(4.5%)和糧食(1.7%)佔CPI籃子的權重約為7%。基於中國大豆消費的彈性和美國生產商對關稅轉嫁能力的不同,大豆價格上漲對中國CPI的拉動作用為0.2-0.5個百分點。

  2、中美經濟互相傷害,雙方經濟復甦蒙下陰影,同時重創川普票倉和中國高端製造出口。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中美雙邊貿易關係密切,貿易戰直接削減雙邊進出口,不利經濟復甦。從總量上看,500億美元佔中國自美進口總額的32.5%,但僅佔中國對美出口的11.6%,即美國對華出口將有1/3受到影響,而中國對美出口僅約1/10受影響。從結構上看,當前中美貿易戰內容將同時重創川普票倉和中國高端製造出口。

  3、風險資產全球股市承壓,避險資產日元黃金等利好,但若按照第一種可能性演變,市場如果反應過度,未來會緩釋。美國選擇在美股收盤後公布征稅清單以避免對股市影響,但中國反製時美股、歐股仍出現恐慌性下跌。短期看,中美貿易戰壓製投資者情緒,風險偏好下降,全球股市短期承壓。A股受衝擊較大的是《中國製造2025》中的十大高科技行業,但農業板塊利好。由於中國對美農產品徵收關稅,利好國內農業板塊,該領域需求對收入價格彈性較小,經濟形勢動蕩對企業整體收益的影響不大。中美貿易戰“邊打邊談”的特徵將使市場情緒不斷波動,若後期中美妥協磋商將逐步修複。若中美貿易戰全面更新並擴大到其他領域,長達9年的美股牛市或就此終結,A股因前期漲幅不大、大幅調整風險相對較小。此外,中美貿易戰對日元、黃金等避險資產利好。但如果按照以打促和的第一種可能性演變,市場如果反應過度,未來會緩釋。

責任編輯:張玉潔 SF10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