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一種冷,叫我覺得我家孩子冷」丨降溫該不該給寶寶穿秋褲?

全國各地大幅降溫,新疆已經下雪,華北地區也降溫到10度左右。

不少寶媽愛子心切,一降溫,馬上要給孩子添加衣物,裡三層外三層的,生怕孩子凍病了……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01

寶寶手腳冰涼,該加衣服了?

「有一種寒冷,叫我覺得我家孩子冷。」隨著氣象漸漸轉涼,媽媽們也都開始忙碌起來,生怕寶寶受凍。

其實想要知道該給孩子穿多少,家長們只要依據孩子的體溫狀況即可。有許多家長在判斷孩子體溫時,都會摸摸小手,以此作為評判標準。

殊不知這種做法並不嚴謹!寶寶心臟相對較小,收縮力量弱每次跳動送達四肢的血液較少,再加上手腳末端神經發育尚未完全,因此手腳偏涼也算是正常現象。以此作為判斷標準,就有可能給寶寶多穿衣物,捂出汗後再受冷風就容易著涼。

實際上判斷孩子冷熱與否要觀察孩子的後背部位,通常情況下孩子後背部位是乾爽熱乎的,那就證明體溫正常並不需要額外添加衣物保暖。

當後背溫度偏涼的時候就說明寶寶有點冷了,如果後背是潮濕的那就說明寶寶有點熱了,這種時候家長就要注意為寶寶增減衣物。

除了摸後背,家長也可以觀察寶寶的小臉蛋,當孩子的臉蛋紅撲撲,頭上出現小疹子時家長就要注意護理了。

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打噴嚏就下意識認為孩子感冒了,繼而給孩子增添衣物,但事實上打噴嚏並不一定就是感冒。孩子年齡較小鼻腔發育尚未完善,打噴嚏可能僅僅只是受到外界刺激或是簡單地清理鼻腔而已。

02

寶寶添衣有妙招

秋冬季節,家長為孩子穿衣時可以採用簡單的「比大人多一件」方法,這個季節寶寶本身產生的熱能不多,氣象微涼要以保暖為主,但是多穿又有可能導致感冒,所以比大人多穿一件即可。材質注意選擇透氣柔軟類,避免捂出汗。

有些家長喜歡直接給孩子穿一件足夠保暖的衣物,心想這樣簡單又便捷,但事實上一件厚衣物還不如幾件薄衣服來的保暖實在。給寶寶多穿幾件薄衣服,衣服之間能夠形成隔絕空氣層,進而達到保暖效果。

03

如何鍛煉孩子的抗寒能力?

除了操心孩子的冷暖問題,父母也可以有意識鍛煉孩子的禦寒能力,提高抵抗力,不會因突然降溫,馬上生病。

日本、韓國的孩子,從幼稚園時期起,有冬日裸跑的傳統,在每年最冷的1月份,幼稚園的孩子們一大早就脫得只剩短褲,用毛巾摩擦身體熱身後,赤裸著上身開始跑步,甚至還有冬天到操場上洗冷水澡,這讓中國父母簡直不敢想像。

在北歐一些國家,也會鼓勵年輕人冬天進行游泳、泡溫泉等戶外活動,以加強禦寒能力。

要提高寶寶的抵抗力,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

1.家裡應該保持適當的空氣流通,這能增加寶寶呼吸道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2.冬天到戶外運動、玩遊戲,能夠讓寶寶呼吸新鮮空氣,保持適度的鍛煉對強壯身體有好處。但是冬天呼吸道疾病流行,人多擁擠的地方就盡量別帶孩子去了,以免感染了病菌。

3.抗寒能力還與飲食結構有關。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陸軍認為,隨著國民肉類等高蛋白攝入量的增加,整體的抗寒能力也會提高。冬天寶寶的戶外活動相對較少,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比較短,寶寶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 缺乏,而且寒冷的氣候會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快,維生素B1、B2 的代謝也明顯加快,飲食中要注意及時補充。維生素A 和維生素C 能增強人體的耐寒力,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因此,冬天要注意給寶寶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與其糾結於「孩子是不是穿少了」,不如陪著寶寶一起鍛煉身體,培養出一個茁壯健康的寶寶,這樣就不用天天擔心他穿沒穿秋褲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