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生生物大限將至?半年報難產遭停牌 遊資被深套

  長生生物大限將至?

  半年報“難產”遭停牌 遊資末路狂奔被深套

  編者按

  近來,上市公司又經歷了一年一度的“中考”期,

  業績揭榜,3186家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實現盈利,佔比89.77%,

  最賺錢的上市公司仍被國字頭銀行佔據,但經營傳統業務的上市公司舉步維艱。

  值得一提的是,因受問題疫苗事件影響,長生生物無法按時披露半年報遭遇停牌,最終很可能被退市。

  9月2日,長生生物(ST長生,002680.SZ)發布公告稱因受問題疫苗事件影響,公司無法按照預定時間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公司股票自9月3日起停牌。

  自疫苗事件爆發以來,ST長生不僅信譽破產,而且市值大跌,被處以巨額罰款,如今更是半年報“難產”,並在停牌前遭遇大量遊資炒作,這個老牌企業,似乎正一步步走向了退市的邊緣。專業人士指出,目前ST長生面對諸多政策、資金等方面的退市風險,最終很可能被退市,但也不排除解決問題疫苗後續事宜之後被重組的可能。

  半年報“難產”

  8月末是各大上市公司最後公布半年度報告的時間,而9月2日晚間,ST長生的一則公告,使得大眾的目光時隔不久後,再次聚焦到這家企業身上。

  ST長生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春長生”)由於狂犬疫苗事件被調查,導致公司半年報編制工作陷入停頓,公司無法按照預定時間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將自9月3日起停牌。ST長生表示,公司將爭取2018年11月5日前完成定期報告披露工作,但存在最終無法披露的可能。

  根據相關規定,若公司在停牌後兩個月內(即11月3日),仍無法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則公司股票將自2018年11月5日起複牌,同時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公司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後,在兩個月(即2019年1月5日)內仍未能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可能暫停公司股票上市交易。若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在兩個月(即2019年3月5日)內仍未能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可能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如若最終無法披露,則明年春天就是ST長生在資本市場上的“大限”之日。

  ST長生無法公布半年報,面臨退市危機其實並不令人意外。7月27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乾意見>的決定》(下稱《退市新規》),明確將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納入強製退市情形。

  財經評論員皮海洲指出,ST長生的問題疫苗事件突破社會底線,嚴重危及國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即使到期可以披露財報,也很難避免被強製退市的命運。

  除去政策因素,9月2日晚間公告中ST長生表示,根據國務院會議指示,沒收長春長生所有違法所得並處最高罰款,巨額罰款可能會導致公司存在暫停上市或退市風險。

  同時,近日銀河證券對ST長生的股東祥升投資提起仲裁,祥升投資質押ST長生1900萬股,到期未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因此銀河證券要求對方償付合計5468.46萬元。這一追債無疑使得ST長生資金更加雪上加霜,難以為繼。

  根據深交所數據,截至7月10日,ST長生共有股東24817戶,也就是說約2.5萬股民被嚴重套牢,並浮虧慘重。如果ST長生最終退市,股民維權也是ST長生面臨的一大問題。皮海洲在其微博上發布觀點稱,除了罰沒款需要用於賠償投資者之外,還需要用高俊芳等有關責任人名下的股份及其全部財產來賠償投資者損失,直到主要責任人傾家蕩產。但是由於股民數量眾多,最終賠償問題如何解決,還需要監管部門與政府部門以及司法部門聯合解決。

  《華夏時報》記者就此嘗試聯繫ST長生,但截至發稿前未能與公司取得有效聯繫。

  “博傻遊戲”頑疾

  “我記得小時候這家公司的疫苗是最好的,大家都排隊托關係才能打得到,沒想到現在變成了這樣。”一位吉林市民對記者如此說道,言語間透露著一股無奈。

  ST長生在疫苗事件之前,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疫苗生產商,從此前的財報上看,ST長生此前年份持續盈利,2017年淨利潤達5.66億元,今年一季度淨利潤也達1.57億元。但由於目前公司已全面停產,複產時間也遙遙無期,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疫苗事件爆發後,ST長生遭遇連續32個跌停,創下A股市場個股連續跌停最長紀錄。以疫苗事件爆發停牌前的7月13日開始計算,市值從近240億元跌到不足32億元,總市值蒸發超過兩百億,縮水近九成。並且中信保誠基金、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平安大華基金和長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下調ST長生估值到0元。

  有基金人士告訴記者:“基金一般會對有退市風險的股票給出0元估值,並且認為該公司清算價值不大。”

  從機構動向來看,截至6月30日,依舊有75家基金持股ST長生,佔流通股比4.74%,佔總股比2.45%。並且資料顯示,近期並沒有機構大幅割肉,相反根據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在疫苗事件爆發前曾有機構大量買入,機構專用買入額度超過5000萬元。隨著事件曝光,ST長生陷入連續跌停,機構席位不管是買入、還是賣出,成交金額均非常少,多家機構依然被深套。所以綜合各方面的情況,ST長生退市風險很大,參與ST長生的交投明顯屬於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博傻遊戲。

  但就在這樣一個背景下,ST長生股價居然風雲突變,從8月30日9點54分開始,兩分鐘的時間內,該股從跌停拉升到漲停,並最終封在漲停板的位置上,實現“地天板”的大逆轉。當天的成交量達到1.51億股,成交金額達到4.91億元,換手率達到37.33%,引起市場輿論一片嘩然。從當日的龍虎榜數據來看,財富證券杭州慶春路營業部、中信證券上海東方路營業部、平安證券江蘇分公司等機構利用遊資意圖“火中取粟”,前五名機構買入均在400萬元以上,並且有大量散戶跟風。而公司股價在8月31日再度一字跌停。異常波動引發市場及監管層的高度關注。皮海洲指出,在8月31日的交易中,ST長生股票全天處於一字跌停的狀態,當天出逃的資金為0.93億元,上一個交易日追進的資金至少有4億元被套牢在了ST長生股票上。而9月3日ST長生停牌,這也意味著8月30日追進去的資金出逃機會更加渺茫。

  分析人士告訴記者,“炒差賭重組”一直是A股市場的頑疾之一,此次ST長生上演“末路狂奔”,很可能是遊資帶動下的跟風短線博弈。“博傻和炒差往往意味著高風險,投資者還應堅持理性投資,價值投資。”

  ST長生最終是否會退市還依舊是個未知數,疫苗等臨床生物製劑的生產關乎國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而目前我國在整體疾控疫苗生物製劑生產體系中,像ST長生如此規模的國內企業並不多。所以有專業人士指出,對於ST長生,退市並不只是唯一的途徑,在解決問題疫苗所引發的一系列後續相關事宜後,對其進行重新整合重組也是一種處理方式。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