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人護足運動有講究

糖尿病患者若不注意日常對腳的保護,往往會發生糖尿病足的併發症。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的基礎上,由於足外傷、感染、潰瘍和深層組織破壞等引起的嚴重下肢病變。糖尿病足護理對糖尿病足的預防和康復非常重要。

如何做到護足有方?

糖尿病患者平時稍不留意,例如剪腳趾甲時不慎出血或行走時腳擦到硬物,都會引起足部皮膚的擦傷。小的擦傷不及時處理,容易形成潰瘍,如果任其發展,不加治療,潰瘍會變成深度感染,嚴重的就不得不截肢了。那麼,糖尿病患者們如何護足有方呢?

一 、保持足部的清爽、乾淨

許多老年糖尿病患者沒有每天洗腳的習慣,或者只是在洗澡的時候簡單沖洗一下,長期以往導致趾縫緊閉,易滋生細菌,發生真菌感染。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腳部清爽,每晚用溫水清洗雙腳。

另外,還需要注意水溫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由於神經病變,足部對溫度敏感度降低,腳可能感覺不到水的熱度,因此建議用前臂內側(平時做皮試的地方)的皮膚感受水溫(接近體溫 37℃為宜),切忌水溫過高,以免燙傷皮膚。洗完腳後,用柔軟的乾毛巾輕輕擦乾所有腳趾之間的部位,若皮膚乾燥則塗上潤膚霜。

二 、正確修剪趾甲

糖尿病患者對剪趾甲也要有一定要求。《中國糖尿病護理及教育指南》上要求,病人的趾甲要平過來剪,先剪中間,再修兩邊,以指甲的中間為參考,切忌把邊角剪得過深,以免新長出來的指甲嵌入軟組織內 , 成為「嵌甲」 ,損傷指甲周圍的皮膚 , 造成皮下組織化膿性感染 , 引發炎症。同樣,也切忌將指甲刀或者剪刀硬塞進指甲縫裡掏著剪,以免損傷正常組織,創口若發生感染,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由於一些患者的腳趾甲是不規則生長的,有些人的趾甲嵌在甲緣裡,疼痛難忍,行走時尤甚。建議此類糖尿病患者赴專業醫療機構請專業人員幫忙護理,不建議去那些器具配備不全,且不衛生的修甲場所修剪頑固性指甲。

三 、選擇合適的鞋襪

鞋子的選擇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感覺神經較差,若鞋子太緊,腳受壓又難以察覺,足部血液循環不暢、供血不足,持續久了會發生破潰。

合適的鞋子應該是一雙鞋尖寬大、不擠壓腳趾且透氣性好的平跟厚底鞋,鞋面材質可選擇真皮或布製的,而合成皮革、塑料和人造鞋的材質不透氣,在高溫環境下易使真菌繁殖,造成足部感染。買鞋的時間應選在下午或黃昏 , 購置的新鞋尺碼可比正常足碼大半碼。穿鞋前,應檢查鞋內是否有小砂粒等異物,鞋子有破損要及時修補,以免傷及足部皮膚。友情提示:治療糖尿病足就採用靶位體液滲透療法來保守治療。

襪子應選擇吸水性好、透氣性好、鬆軟暖和的材質,以全棉質地或純羊毛質地為佳。襪腰要松,切忌襪口緊扣腳踝處,導致下肢血液循環受阻。另外,襪子應每天換洗,保持潔凈。

四、 坐姿端正不蹺二郎腿

不少人喜歡蹺二郎腿,認為這樣坐著比較舒服。然而,這種習慣會使糖尿病患者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加速下肢動脈硬化缺血,久之易患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杜絕蹺二郎腿。

五 、防止燙傷

糖尿病患者由於感覺減退或缺失,對溫度不敏感,極易燙傷。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盡量不要使用熱水袋、電毯、暖腳器等取暖設備,冬天若怕冷,可以多墊一點褥子取暖,或者開一會電毯,但要在上床前就把電源關掉。

六 、全身性防護

糖尿病患者還應該注意做好一些全身性的防護。積極地控制血糖 , 保證血糖的平穩。同時,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 , 如此才能更快地治癒足部潰瘍。足部發生潰瘍怎麼辦?

糖尿病患者若在足部出現水泡等潰瘍病變,應先用水徹底清洗,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包紮,然後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傷口處理。醫護人員會對患者進行全身的血糖監測,評估下肢是否有缺血性改變及神經病變,根據感染的情況使用抗生素。絕不允許患者在家擅自使用消毒液或自行等待傷口癒合。若足部有真菌感染如灰指甲、腳癬等情況,應及時去醫院進行專業規範的治療,千萬不可忽視,以免感染進一步加重。

糖尿病患者由於神經病變,腳底皮膚乾燥,行走步態發生改變,壓力傾斜,易形成足部胼胝體(足繭),若不及時去除,也會導致足部缺血缺氧的改變,這是出現足部潰瘍的早期表現。因此也應到專業門診就醫,及時去除。

糖友怎樣科學運動?

在控糖的過程中,運動治療是十分重要的。糖尿病患者運動有利於增加肌肉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糖尿病患者在運動中要注意什麼呢?

三類人群不適合運動

以下三類糖尿病人群不適宜運動。第一類是有嚴重的足部病變 (糖尿病足 ) 時,運動不利於益於足部傷口的癒合;第二類是自身胰島素嚴重分泌不足的 1 型糖尿病;血糖值大於 14mmol/l,這類人群在運動中和運動後肝甘糖和肌甘糖會加速分解,導致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增加,容易產生酮體,嚴重時可能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建議將血糖水準控制平穩後再進行適當運動;第三類是年齡較大的老年人或心、肺功能不全,有高血壓和缺血性心臟病的病人,運動強度大可能會使血壓上升,心臟缺血加重,容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或導致腦血管病發生,甚至有猝死的危險。

運動時間和強度要適宜

糖尿病患者以餐後運動較適宜,這樣有利於降低餐後的血糖濃度,餐後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時刻,故安排在餐後一小時運動最佳。每次運動時間為 30 ~ 40分鐘。運動強度要適宜,以身體能夠耐受,運動時感覺全身發熱、微汗、心跳略加速的狀態為佳。

運動類型以輕、中度為佳

運動類型即是根據自己的條件和周圍的環境,因地製宜地選擇運動項目。盡量選擇安全便利的運動形式,推薦老年人做一些輕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快步走、健身操、廣場舞等。身體素質較好的也可選擇打羽毛球、爬山等運動,這對調節血糖血壓以及促進心肺功能均有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