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買銀行理財四大新誤區需規避

  買銀行理財四大新誤區需規避

  資管新規落地近兩個月,短期理財越來越少,保本產品逐漸消失李衝

  CFP供圖

  更多財經新聞

  請關注財匯

  最近各類P2P頻繁爆雷,市民劉女士把自己的錢從各類網貸平台中取出來,想重新找個“新出路”。又恰逢6月底銀行的“年中大考”,多家銀行也推出了各種誘人的理財產品以及存款類產品等進行攬儲大戰。資管新規落地近兩個月,銀行理財市場出現了新變化,專家提醒投資者,四大理財新誤區需規避?揚子晚報記者請專家進行了解讀。

  資管新規正式落地近兩個月

  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明顯減少

  “其實不只六月底存在攬儲壓力,現在每個月銀行都有攬儲壓力。“昨天,某國有銀行的支行負責人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為了吸引客戶,現在,銀行研發了多種兼顧流動性和收益率的新型存款理財產品,此外,還提供了多管道的回饋方式,除了傳統的“送米送油”,還新增了多管道回饋方式,比如通過積分到銀行的商城裡換購,以及其他增值服務等。

  揚子晚報記者走訪南京建鄴區幾家銀行網點發現,資管新規正式落地之後,各銀行對理財產品進行了大幅調整,某家股份製銀行在售的理財產品中,只有一款產品是30天期限的,三月期的也寥寥無幾,銀行理財經理在推銷產品時不再強調保本概念,表示雖然不承諾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但產品的風險等級與以往是一樣的。

  融360監測數據也顯示,資管新規的效果在逐漸顯現。數據顯示,3個月以內期限銀行理財產品和保本理財佔比逐漸減少,淨值化轉型加速,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增加,以補位保本理財,並且銀行理財的收益率連續三個月下跌。融360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5月銀行理財平均期限為186天,同比增長了31天,從近一年的期限走勢來看,銀行理財期限有明顯拉長的趨勢。在資管新規的限制下,預計未來銀行理財的平均期限將不低於半年。

  “短期理財產品確實出現了明顯減少,未來預計越來越少。”上述某國有銀行支行負責人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

  買銀行理財要避開四大新誤區

  保守投資可選國債、大額存單等

  “有人認為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絕對安全的,這是錯誤的。”石榴詢財創始人、江蘇省理財師協會秘書長南小鵬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資管新規頒布後,銀行理財市場發生了新變化,也出現了一些新誤區。誤區一,認為銀行理財穩賺不賠。南小鵬表示,理財產品有風險,以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來看,理財產品有可能既不保收益也不保本。“但是與其他理財相比,銀行理財產品相對安全。”

  誤區二,短期理財比長期理財更安全。南小鵬表示,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般由無風險收益、流動性補償、風險溢價三部分組成。理財產品的安全程度,取決於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具體投向哪裡,風險溢價高,則收益率高,但跟期限關係不大。“一般來說,長期理財的流動性的補償,會高於短期理財,但並不意味著,短期理財一定比長期理財年化收益低,比如在季末、年末或者資金面緊張時,有可能出現短期理財收益率上升的倒掛情況。”南小鵬建議,選擇期限時,要結合自己的資金流動性及資金使用需求來確定。

  誤區三,銀行理財立刻起息。南小鵬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每個產品都有募集期,有的產品募集期甚至長達十幾天,在此期間資金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因此市民在購買銀行理財時一定要看清起息時間。

  誤區四,預期收益就是實際收益。南小鵬表示,預期收益是銀行根據當時市場環境和歷史業績估算出的收益,不一定是最終收益,並且隨著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未來購買銀行理財時,更不能盯著預期收益看了,最重要的還是需要了解清楚,銀行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是什麽

  對於理財的建議,南小鵬認為,保守型投資者,可以選擇銀行定期、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以及國債等產品,對於年輕群體而言,可在資本市場低迷時選擇指數類的基金定投等。

  實習生 劉盈沁

  揚子晚報記者 

  李衝

責任編輯:戴明 SF00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