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7個月抗癌歷程,是什麼病結束了李詠的生命?

不願意相信,那個高高個子、幽默機智的詠哥就這樣離開了我們。他的妻子哈文「永失我愛」,看著他節目長大的我們,也永遠失去了詠哥

人民日報發文緬懷李詠,標題是《李詠患癌去世,年僅50歲!癌症面前,誰都沒有幸運52……》。

17個月的抗癌歷程——我們不禁想知道,到底是什麼癌癥結束了李詠的生命呢?

答案是喉癌。李詠因患有喉癌,在美國著名的抗癌中心梅奧診所經過17個月規範抗癌治療,最終治療無效離世。

那麼喉癌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能在短短時間內就奪走了李詠的生命?今天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了解「喉癌」,預防「喉癌」。

喉癌,是指原發於喉部的惡性腫瘤,如果是早期發現,經過手術及放療等規範的治療,它的5年存活率可以超過90%,而發現的越晚。

其五年存活率會出現明顯的下降,晚期的喉癌病人即使應用多種方法規範治療,五年生存率會低於30%。所以早期喉癌的篩查就顯得尤為重要。

聲音頑固嘶啞

喉癌常會影響聲帶,即使體積再小,也會導致患者出現聲音嘶啞的情況。聲音嘶啞是喉癌的最早期信號。

凡成年人不明原因發生聲音嘶啞且持續兩周以上,均應做細緻的喉部檢查,不可掉以輕心。

咽喉感覺異常

異物感、緊迫感或吞咽不適感,是聲門上型喉癌的早期癥狀。但這種類型癌瘤開始癥狀往往不明顯,直至二、三期時才被發現。

因此,中老年人如有咽喉不適,應做全面、細緻的檢查。

咳嗽痰中帶血

由於腫瘤刺激可產生刺激性乾咳,痰中帶血,患者常有粘液粘著感。

腫瘤增大後還會阻塞氣道,使氣管分泌物排出不暢,引起呼吸道感染、喘鳴甚至呼吸困難,中晚期則表現為持續咳嗽、發音改變等。

反射性疼痛感

喉癌合併潰瘍、炎症或喉軟骨骨膜炎時,可引起神經的反射性疼痛,表現為同側頭痛、耳痛。

出現癌前病變

有些喉部疾病如喉厚皮病、喉粘膜白斑病、喉乳頭狀瘤等也可能惡變成癌,這叫癌前期病變,必須定期隨診,以防萬一。

發熱和疼痛

喉癌患者會出現的癥狀,因此總是出現發熱的和咽喉部疼痛的人群也要警惕喉癌的發生。

1喉癌通過什麼方法可以篩查呢?

因為喉癌早期往往沒有癥狀,所以癌症篩查尤為重要,下列四種方法可以篩查喉癌。

1、 頸部檢查

2、 喉鏡檢查

現在主要是通過間接喉鏡,直接喉鏡以及纖維喉鏡檢查,可以全面觀察喉部,明確腫瘤生長及位置,並可以病理活檢。

3、 影像學檢查

X線,CT以及核磁共振可以檢查明確腫瘤的生長範圍並了解腫瘤的轉移情況。

4、 病理活檢

發現腫瘤可以活檢,明確腫瘤是什麼類型,是主要確診方式,並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制定。

喉癌如何預防

現階段喉癌的主要病因並不清楚,主要考慮與下列原因相關。

1、吸煙

喉癌的發生率與每日的吸煙量和吸煙時間成正比,而且二手煙與殘留煙與吸煙有同等的危害。

2、飲酒

長期飲酒的人群喉癌發生率比不飲酒人群高1.5~4.4倍。

3、工業接觸

工業產生的粉塵、二氧化硫、鉻、砷等長期吸入可能導致喉癌等呼吸道腫瘤。空氣汙染嚴重的城市喉癌發生率高,城市居民高於農村居民。

還有長期接觸有毒化學物質,如芥子氣、石棉、鎳等。

4、人乳頭狀瘤病毒(HPV)

可引起喉乳頭狀瘤,目前認為是喉癌的癌前病變。

根據上述原因,現在喉癌最好的預防就是戒煙、限酒,以及減少接觸各種工業汙染,同時注意自身機體免疫力的提高。

詠哥的離世帶給我們巨大的傷痛,同時也提醒著我們:我們總是關注著自我以外的抽象價值的實現,比如事業有成,比如豐富閱歷,比如為社會做貢獻——卻總是忘了關照自己的身體。

其實,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過早期預防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過早發現,有效提高五年生存率的。規範嚴謹的癌症早期篩查,每一個人都需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