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2歲蘇軾最行雲流水的宋詞,即景抒情,最後7個字更是驚豔

今天我們再來談一下蘇軾。作為古代世界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詞人,蘇軾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了異於常人的才華。20歲左右的年紀高中進士,本身就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

而且蘇軾對於宋詞的創作,從一開始就是主動接受的。他在離開故鄉之後,就寫出了大量的詩詞思念故鄉。今天談到的這首詩詞就是如此,22歲的他離開故鄉,一首宋詞即景抒情,讀來如行雲流水一般。而且最後七個字更是精美絕倫。

山色橫侵蘸暈霞,湘川風靜吐寒花。遠林屋散尚啼鴉。

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這首宋詞就是蘇軾的《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寫這首宋詞的時候,蘇軾只有22歲,可謂是青年得志,意氣風發,和當年李白出蜀很有相似之處。不過由於所描寫的秋天是深秋時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蘇軾情感的抒發選擇。

整個上片都是抒寫自己在江上所看到的蕭瑟圖景。無論是寫青山,還是在寫霞光,還是在寫水準浪靜,還是在寫秋花正在開放,還是遠處的人家還是空中飛翔烏鴉的啼叫,都是在創造一種比較淒涼的氛圍,這也為後文他的遊子之思情感的抒發奠定的基礎。

雖然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後事,但是在他的詩詞當中,婉約詞作不在少數。仔細查看他的這些婉約詩詞,吃住會發現一個很大的特點,因為這一類的詞作多數都是思鄉宋詞。由此看得出,蘇軾的豁達豪邁是一方面,但是一提到故鄉,他的心思就變得特別柔軟。

“山色橫侵蘸暈霞,湘川風靜吐寒花”,22歲蘇軾行走在湘江之上,看到天地,世間萬物。天地之間有“山色”、有“暈霞”,香江水面上風平浪靜“風靜”,寂寞的花兒在秋天靜靜的開放。這本身就帶有一種淒涼的情感基調。

下邊一開始就在極力表達這種悲涼的情感,那就是故鄉之思。“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眼前的這種場景多麽的令人感慨,也將他的內心深處對於故鄉的思念激發出來。睡夢中對於故鄉走過多少遍的小路,不知道夢過多少回,但是酒醒之後向南望才知道有重重的山峰阻隔,相隔有天涯之遠。

最後一句是最為精彩的,“月明千里照平沙”,七個字創作出了一幅讓人難以忘卻的畫面,月明千里照平沙。這一句宋詞明顯用到了繪畫的手法,放置到詩詞的創作當中,在我們眼前展開一幅意境悠悠的圖畫。那是美麗的明月,那是給這個世界籠上了一層薄紗,就如同詩人心中對故鄉的思念。他的心就如同明月一般,那被籠罩這的平沙,就如同他那個心思思念中的故鄉。

這種事是讀起來朗朗上口,全文不管是抒情還是寫景,都如同行雲流水一般。蘇軾的詩詞才華從一開始就展露出來,少年得志,意氣風發,即便是對故鄉的思念,其中的詞句也不乏清麗之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