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學者提出現代版棄老三建議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在日本長野縣等山區以前有過棄老的風俗,即所謂的“姥捨”或“姨捨”習俗。

  當時因為生產能力低下,靠那麽一點丁土地難以養活全家人口,所以當老年人達到一定年齡後就要在寒冬臘月被家人背送到深山裡去供奉山神。其實就是把老年人遺棄在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裡,人為地加速老人的死亡,以期節省下寶貴的糧食來養活下一代。

  戰後,作家深澤七郎曾寫過一部短篇小說《楢山節考》,初版於1956年。作品以日本民間流傳的棄老習俗即姥捨習俗為主題,講述了因為深山部落中傳承這個棄老風俗,年屆七旬的老母親坐著木板搭的背凳在隆冬時節被送入楢山祭奠山神的故事。

  作品出版後,即獲第一屆中央公論新人獎,一度極為暢銷,成為社會話題,並在1958年和1983年兩度被改編成電影,獲得世界性讚譽。

  原以為這早已經是成了歷史和小說題材的一段習俗舊話而已,不料今年8月下旬我參加在伊豆天城高原舉行的天城會議時,這段習俗居然又成了鮮活的話題。

  在談到每年增加的醫療費的金額就足以匹敵日本國公立大學的教育經費,而每年稅收的75%都被醫療費所吃掉這些“令人痛苦的真實”時,有一位來自東京大學的著名學者介紹了他頗為欣賞和推崇的“現代棄老三建議”。據說,這三個建議最早來自於一位醫生。

  鑒於日本的財富主要集中在老年人手裡,所以年齡75歲以上的老人的醫療費全部由個人自己承擔,不給社會和後代添麻煩;

  老年人要有決定自己生命長度的自由,不過多使用醫療資源和資金。也就是說要允許老年人可以選擇安樂死;

  鑒於日本社會普遍缺乏勞動力,而大多數老年人在退休後的前10年身體健康狀況相對良好,需要對這些老年人實現帶有強製性的“征工製”,即只要健康狀況允許,每個老人必須參加2年義務製勞動,不取任何報酬。

  當時,我聽完這3個可以說是十分過激的建議後,情不自禁地脫口發言說:”這不是要實行現代版的姥捨了嗎?!”

  不料,那位學者態度凜然地回答:”就是現代版姥捨!要從我們自己做起。否則老年化社會的醫療費問題沒法解決。”

  意見固然相當過激,有多少操作性和可實現性也有待研究,但是不因這一代老年人的醫療費而讓孫子輩、重孫子輩等後代背負巨額債務的這種熱情和情懷還是深深地感動了我,同時也越發感覺到了老年化社會的醫療費問題所蘊含的艱巨性和沉重性。看來怎樣破解現代版姥捨這個社會問題已經成了現代社會為之深刻苦惱的重大課題了。

責任編輯:郭明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