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法制日報評“最高法丟失卷宗事件調查結果”:用事實回應公眾關切

2月22日,中央政法委牽頭的聯合調查組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二審審理的陝西榆林凱奇萊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訴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合作勘查合約糾紛案(以下簡稱“凱奇萊案”)卷宗丟失等問題的調查結果。聯合調查組發布的信息,用充分的事實、確實的證據、詳盡的過程,將整個問題的原貌客觀真實地呈現在公眾面前,任何一個不預設立場的人都會由衷信服。可以說,事情至此,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去年底“凱奇萊案”輿情在網上引爆以來,社會各方面高度關注。眾聲喧嘩之際,中央政法委牽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最高人民檢察院、警察部參加,成立聯合調查組,本著對黨中央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法律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勇於擔當,敢於作為,開展了扎實、細致的調查核實工作,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查清了事實真相,給黨中央和廣大人民群眾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可以說不負眾望。

聯合調查組用事實說話,還原了真相,也擦亮了公眾的眼睛。通過調查,公眾最關注的“凱奇萊案”卷宗是否丟失問題有了明確的答案,原來所謂“卷宗丟失”竟是“爆料人”王林清本人故意所為!這一出“鬧劇”真的使心懷善良、呼喚正義的人們倍受震撼、倍感受傷,也給網絡時代的人們上了沉重的一課:無論你的初衷是多麽良善,你的初心是多麽正義,對此類“戲碼”也要擦亮眼睛,不妨先讓子彈飛一會兒,給法律檢驗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性的空間。

“王林清受到打擊報復,致使‘雙料博士後’淪為‘員外郎’”,是網傳關於王林清的又一則悲情說辭。對此,聯合調查組用鐵的事實戳穿了一些人通過網絡編制的謊言。事實是,王林清的違紀問題是最高法院監察局在對其他人員涉嫌違紀違法問題調查過程中帶出來的;對他作出黨紀政紀處分不是因為出去講課,而是因為違規參與營利性辦班牟利;不推薦他參評“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是因為他在檔案中16處塗改出生日期(改小2歲)受到誡勉的組織處理,最高法院政治部因此根據有關規定決定不推薦他參評;監察局並沒有對他參評榮譽稱號設置障礙,相反在他被查出塗改檔案之前的一次院外評選中同意推薦他參評,他也因此得以獲得“首都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通過講事實、擺證據,真相撥面而出,疑惑逐一解開,原來王林清演的這場“戲”竟是出於對部門的積怨,借挑起公眾對最高法院司法權威和公信力的質疑而發泄心中的不滿。

正是靠事實說話,聯合調查組也還了司法以公信力。無論是“凱奇萊案”,還是“山西王見剛與王永安糾紛案”,聯合調查組通過調閱全部案卷材料,詢問兩案當事人、案件承辦人及合議庭成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員,進行依法全面審查,得出了具體、明確的調查結論。“凱奇萊案”的二審依法有據,並無不當;“山西王見剛與王永安糾紛案”的二審判決及再審結論實體正確,兩起案件的審理結論經受住了法律的檢驗。這正是社會公眾最關注的焦點所在。一陣莫名的喧囂之後,司法最終還原了其本應具有的公平正義本色,這尤其讓無數對法治和司法充滿信仰的人們感到欣慰、心安。

用事實說話,還給了聯合調查組直面問題的底氣。在公布的調查結論中,聯合調查組不繞過問題、不回避矛盾,以扎實的事實證據為支撐,查實並公布最高法院監察局個別工作人員涉嫌接受當事人請托,通過打招呼等方式過問案件,但不存在對王林清“打擊報復”問題;指出最高法院領導根據有關法律和規定,對凱奇萊案這類重大複雜案件加強了審判管理和監督,同時也指出最高法院存在超過法定審理時限、內部管理不規範、保密制度不落實等問題,責成最高法院認真整改,以確保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維護司法權威和公信力。正是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尊重事實、實事求是,才使聯合調查組的調查結論嚴謹客觀、不偏不倚。

這次牽動輿論的“案卷丟失”事件,最終由聯合調查組的權威調查結論一錘定音,歸於平靜。而這其中揭示出的種種問題值得沉思,諸多教訓值得汲取。“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司法的公正、公信和權威一定會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一定會有更加堅實可靠的保證。

本期編輯 於澄 宋勝男 陳睿哲 李金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