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基輔1941合圍戰中的築壘地域

1941年7—9月間,蘇聯烏克蘭境內西南方向發生了一場重大的保衛戰。在那個艱難的歲月裡,英勇的蘇聯紅軍各級指戰員們為保衛烏克蘭首府基輔,在該城以及周邊區域內頑強地抗擊了德軍從各個方向的進攻。儘管蘇軍各級指戰員和當地居民付出了諸多努力,但這次戰役卻仍以悲劇收場—幾支蘇聯紅軍慘遭德軍包圍殲滅。然而此刻,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才剛剛開始……

《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軍兵種和勤務》分冊對“築壘地域”這一專業軍事術語的解釋,如下:

1.構築有永備和野戰設計工事以及其他築城工事,並與各個工事障礙物相結合構成築壘配系的地域或地帶。

2.指定擔負防禦任務的成建制軍事部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普遍建造了築壘地域,目的在於掩護國境和海岸地段、重要的戰役戰略方向、行政和政治中心、經濟區及其他目標。下面將就基輔會戰中曾出現過的蘇軍數個築壘地域進行介紹。

1941 年7—8 月,基輔築壘地域中的一處永備火力點(B 型)的內部設備和室內布局切面圖。

基輔築壘地域

(Киевский укрепрайон,軍事代號1)

基輔築壘地域是蘇聯於1929—1941 年在基輔州內修建的結構複雜的防禦工事體系(包括永備工事、野戰工事、工程障礙、交通壕等等),其目的是為了保護蘇聯重要城市基輔。整個基輔築壘地域兩翼之間的總長度約為85 公里,防禦縱深1~6 公里。在1941年保衛基輔的戰鬥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截至2010 年,幾乎被破壞殆盡的基輔築壘地域,僅幸存下來一些永備火力點(俄語縮略詞是ДОТ)和一些戰壕。由於它沒有被設為正式的官方歷史遺址,因此也不會得到國家的相應保護。只有一些軍事愛好者組織的民間團體對其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發掘。

基輔築壘地域的防禦設施分布圖(作者:卡拉夫琴科)

基輔築壘地域的典型設施

基輔築壘地域的主要防禦設施為永備火力點。主要武器配備為機槍、火炮,火力點的形式主要有側防暗堡、半側防暗堡和正面火力點,最常見的有B 型永備火力點。

基輔築壘地域內的防禦被視為基輔保衛戰的一部分(1941 年7 月7 日—1941 年9 月26 日)。最初,守衛該築壘地域的僅為常駐部隊,後來參加邊境戰役的步兵師和團陸續撤退到基輔以及西南方面軍預備隊內,這些部隊被陸續調入基輔築壘地域內作為野戰部隊使用。1941 年8 月10 日,蘇軍在基輔築壘地域守軍的基礎上組建了第37 集團軍。從而使該區域內的各部隊得到了統一指揮。

第131 號永備火力點作為基輔築壘地域中最著名的一座,坐落在基輔周邊的克列門尼謝村。作為基輔築壘地域中200 多座永備火力點之一,該永備火力點不是混凝土結構, 而是全金屬結構。

131 號永備火力點,可見下方的進入口。

該永備火力點地面以上結構就像威爾斯的小說《世界大戰》中所描述的裝甲炮艦,整個結構為一個直徑3.5 米的全金屬圓柱形, 外壁裝甲板厚度高達20 厘米。

131 號曾遭受到各種口徑火炮的持續性轟擊,但並未被攻破。它不僅防禦能力強悍, 而且射擊孔後還隱藏著數挺捷格加廖夫機槍。

131 號永備火力點其中一個射擊孔的特寫。

設定在山丘上的這座永備火力點,猶如一座駐有少數駐軍(11 人)的鋼鐵要塞,可監視四周數公里範圍內的土地。

1941 年8 月,該永備火力點抵擋了數次來自各個方向的德軍攻擊。德軍摧毀了村莊後,在周遭燒焦的土地上將小山丘上的這座金屬火力點團團包圍住。德軍要求蘇聯駐軍投降,遭到後者的拒絕。

德軍在4 天裡嘗試了各種方法試圖咬碎這枚“鋼堅果”,最後德軍甚至動用了噴火坦克,試圖用坦克噴射出來的高溫火焰灼燒火力點內計程車兵。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一名蘇軍士兵試圖逃離到地面。

11 名年輕的戰士,為首的是年僅19 歲的瓦西裡·亞庫寧中尉,他們在火焰中得到了永生。他們為祖國遭受了可怕的折磨。他們的英勇事跡也終將被後人所銘記。

131 號永備火力點遺址邊矗立的紀念碑。

列季切夫築壘地域

(3-й Летичевский укрепрайон,軍事代號3)

列季切夫築壘地域是20 世紀30 年代蘇聯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結構複雜的防禦工事群。整個築壘地域覆蓋文尼察方向。

根據不同的資料顯示,列季切夫築壘地域全長為122~126 公里。蘇聯文獻資料顯示該工事群中包含340 座機槍掩體和7 座火炮永備火力點。按照德國人1942 年公布的對該防禦工事群的研究報告顯示,列季切夫築壘地域內擁有22 座火炮掩體(另有53 座未完工)、336 座機槍掩體(另有23 座未完工)和36 個指揮所。

冬季在列季切夫築壘地域遺址區域內所拍攝的景色。

1941 年6 月11 日,對列季切夫築壘地域內的軍火庫清點的數據如下:帶索科洛夫裝置的馬克沁重機槍4 挺、帶三腳架的維克斯機槍2 挺、柯爾特重機槍6 挺、37 毫米羅森貝格步兵炮4 門、1932 年製45 毫米無防盾型坦克炮13門、45 毫米口徑炮彈320 枚、76.2 毫米炮彈800 枚、7.62 毫米口徑步槍子彈27000 發。

7 月17 日, 德軍在捷爾洛夫卡村至斯尼托夫卡村地段、皮利波維科裡琴齊至加盧津齊村以及科扎裡夫卡村至馬利蒙特農莊地段突破了列季切夫築壘地域。7 月17 日14 時,德軍攻佔了日梅林卡,烏克蘭文尼察州的城市,距離州首府35 公里, 位於基輔西南方向234 公里處。德軍將蘇軍第12 集團軍分割成幾段,並且威脅到蘇軍第6 集團軍的後方。

科羅斯堅築壘地域

(5-й Коростеньский укреплённыйрайон,軍事代號5)

20 世紀30 年代蘇聯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結構複雜的防禦工事群。整條防線沿魯德尼亞村—別洛科羅維奇村—奧索夫卡村—別爾卡村—扎魯賓卡村—豐坦卡火車站一線布置。

整個築壘地域延綿182 公里長。其防禦體系包括14 個營級防禦地區,2 條斜切防線以及一個設定在葉米利奇諾(烏克蘭日托米爾州的城鎮)的獨立防禦樞紐部。主要防禦區域內的縱深為2 公里。距離前沿陣地7~8 公里處為沒有防禦縱深的第二條防禦帶。築壘地域還布置了20 公里長的壕溝和交通壕,以及120 公里長的鐵絲網。但築壘地域內缺乏阻止坦克通行的反坦克壕溝。沿著防禦線設定了水道,可用來放水淹沒敵人前行的路線。

科羅斯堅築壘地域地下指揮所的平面圖。

築壘地域內配備了16 座火炮、919 挺重機槍和309 挺輕機槍,但武器配備數量僅達到必要需求的1/3。軍事委員會在戰前對該築壘地域進行調查的報告顯示:被抽查的178 處設施,大多數裝備不齊全,偽裝破損,駐軍的訓練水準低下。

戰爭爆發後,科羅斯堅築壘地域被劃入西南方面軍作戰序列。

科羅斯堅及其周邊地區的平面圖(該地圖為蘇軍總參謀部軍事用地圖)

1941 年7 月5 日,德軍突破了沃倫斯基新城築壘地域,之後大本營命令第5 集團軍的部隊於7 月7 日深夜至8 日向科羅斯堅築壘地域退卻,並於9 日早晨前進駐防禦陣地。

7 月23 日,築壘地域主要防禦地帶內的奧索夫卡村—古良卡村(село Гулянка)—別爾卡村—扎魯賓卡村—雅戈金卡村(село Ягодинка)一線地段爆發了激烈的戰鬥。這些地段內的永備火力點沒有配備武器。德軍楔入了蘇軍步兵第31 軍的防禦陣地數公里, 但隨後他們放棄並主動撤退。當日夜裡24 時, 德軍成功突破了奇梅利村(село Чмель),包圍了葉米利奇諾村地區的蘇軍機槍第38 營。

築壘地域內的迫擊炮發射陣地舊址。

7 月24 日,德軍發起新的攻勢,迫使蘇軍步兵第193 和第200 師撤退到古良卡村、烏希察村(село Ушица)和邦達列夫卡村(село Бондаревка)。截至7 月31 日,德軍已深入蘇軍防禦內20 公里。蘇軍守備部隊曾多次嘗試消滅楔入的德軍,恢復戰線,但無濟於事。8 月7 日, 德軍攻佔了科羅斯堅市。

經西南方向總指揮布瓊尼元帥請求,蘇軍大本營允許第5 集團軍的部隊撤過第聶伯河和放棄科羅斯堅築壘地域。

沃倫斯基新城築壘地域

(7-й— Новоград-Волынский укреплённый район, 軍事代號7)

沃倫斯基新城築壘地域是蘇聯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結構複雜的防禦工事群。作為蘇聯工農紅軍武裝力量的軍事部門之一,在衛國戰爭初期起到了一定作用。

整個沃倫斯基新城築壘地域兩翼之間的總長度為120 公里,縱深1~2 公里,築壘地域內有182 座永備機槍火力點和約17 座永備火炮火力點。另一種說法是該築壘地域前沿總長為115 公里,共擁有261 座永備火力點設施。

沃倫斯基新城築壘地域內的火炮側防暗堡。

7 月8 日傍晚,沃倫斯基新城築壘地域的大部分前沿陣地告破,並且德軍第3 摩托化軍從一個點上突破了蘇軍的防禦,從東面逼近日托米爾市,而後攻入日托米爾市。當晚23時,蘇軍機械化第19 軍退至羅曼諾夫卡地區,德軍從南面楔入留在波隆諾耶市附近的蘇軍摩托化第109 師的陣地。

7 月9 日,德軍最終衝破了沃倫斯基新城築壘地域的蘇軍守軍的防禦陣地,攻佔了日托米爾市。

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築壘地域

(12-й Могилёв-Подольскийукреплённый район,軍事代號12)

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築壘地域常被稱為第12 號築壘地域,很多時候(包括官方檔案)又稱之為莫吉廖夫—揚波爾築壘地域。20 世紀30 年代蘇聯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結構複雜的防禦工事群。該築壘地域沿德涅斯特河東岸構築,其右翼靠近列季切夫築壘地域。

1939 年1 月16 日烏克蘭內務人民委員部副人民委員波格丹·扎哈羅維奇·科布洛夫(Богдан Захарович Кобулов)的報告書所示,在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築壘地域防區內共擁有297 座火力設施(279 座永備火力點和18 座火炮半側防暗堡)。同時,科布洛夫在報告書中指出,築壘地域內的火力設施的所用材料在檢查時已處於不良狀態。

1941 年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築壘地域內的機槍掩體,可見彈痕累累。

而根據德軍1942 年的研究資料顯示,該築壘地域內包含18 座火炮半側防暗堡、13 座反坦克暗堡和264 座機槍掩體。一些史料聲稱,該築壘地域大部分設施不是混凝土結構,而是土木結構。

衛國戰爭爆發時,第12 號築壘地域歸西南方面軍第12 集團軍管轄,隨後被劃歸南方面軍第18 集團軍管轄。

1941 年7 月,德軍突破了列季切夫築壘地域,並開始向南和東南方向進攻,進而對蘇軍構成被德軍直接繞過南方面軍右翼的威脅。7 月19 日上午,蘇軍南方面軍司令部下達第20 號作戰指令:搬走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築壘地域內的所有武器裝備,並將築壘地域內的所有防禦設施炸毀。

本文摘自《基輔1941:史上最大的合圍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