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7類疾病竟然最傷牙,一生的護牙重點都在這裡!

年長者的精神家園

掌上夥伴,伴您夕陽

播放GIF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刊登的新研究發現,7類疾病影響老人牙齒健康。

7類疾病影響牙齒健康

高血壓

增加患牙齦病的風險,使老人更易牙齦出血。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也會影響牙齦,進而導致齲齒。

心臟病

心臟病增加患牙齦病的幾率,牙齦病也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牙齦疾病的癥狀包括腫痛、出血和口臭。建議老人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天2次。

糖尿病

可能導致牙周炎,使老人的牙齒鬆動,甚至掉落。所以,牙周炎可能是一個預警:您的血糖需要進一步控制。

腎病

長期腎病導致骨骼不健康、心臟病和高血壓,這些疾病都與牙齦病有關係。如果老人有牙齦病,且掉了幾顆牙齒,要小心是腎病的先兆。

肺病

牙齦病會增加口腔中有害細菌的數量,細菌進入肺,可能導致肺部疾病。若老人有牙齦病及咳嗽、氣短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骨質疏鬆症

老人出現牙齒鬆動,需警惕骨質疏鬆症。牙齒鬆動和顎骨變薄是身體骨質疏鬆的強烈信號。

類風濕性關節炎

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讓人更易患上牙齦病。建議老人要定期看牙醫,早發現、早治療。

一生護牙重點

口腔好比身體的「守門員」,從孩提時期到成年再到老年,護牙是貫穿一生的大事。哪個時期出現問題,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兒童期:預防齲齒

6歲左右,乳牙逐漸鬆動、脫落,之後恆牙開始長出來。此時,孩子的乳磨牙後面會長出新的恆磨牙,即「六齡齒」。由於其位置比較靠後,容易被忽視。

臨床上小孩子非常多見的牙病就包括換牙期間「六齡齒」齲壞,嚴重的甚至波及牙髓牙根,出現牙髓壞死,根尖周圍炎導致牙痛的情況。

因此,家長要重視孩子換牙期的牙齒保護,每3-6個月進行必要的口腔檢查,注意口腔衛生和飲食,到正規醫院給孩子做六齡齒的窩溝封閉,即在牙齒表面窩溝點隙塗一層流動性非常好的材料,封閉窩溝點隙使食物殘渣和菌斑不易堆積滯留,以減少齲齒髮病機率。

青少年:及時矯正

青春期後,孩子的恆牙基本長成,此時如果發現孩子有牙齒畸形如齙牙、地包天、牙齒擁擠等情況,應及時進行矯正,即我們常說的帶牙套。

一般矯正是通過粘在每個牙面上的托槽和固定其上的弓絲,對牙齒進行移動,使其排列整齊。

此外,還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期治療齲齒,避免因乳牙早失或滯留導致恆牙替換障礙;避免食物過於精細,因為牙槽骨得不到足夠的刺激,頜骨生長會受到限制。

中年:注意口腔衛生

調查發現,我國絕大部分的成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牙周病發病率非常高,就醫率卻非常低,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口腔防護意識較差。

一些全身因素如糖尿病、內分泌紊亂等會造成全身抵抗力下降,也會促進牙周疾病的進展。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平時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會導致牙菌斑和牙石堆積,因此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與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很重要,早晚要刷牙,飯後漱口,每天要用牙線清潔牙縫,養成定期到正規醫院洗牙的習慣。

老年人:缺牙、壞牙要補

老年人口腔組織呈退行性變化,牙齦萎縮,牙根外露,也很容易出現缺牙、掉牙狀況。因此,老人需要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選擇柔軟的牙刷,早晚刷牙,切忌用力過大和橫向刷牙。

進食時應採用雙側交替咀嚼,以免導致功能側嚴重磨耗以及對側組織的廢用。

如果出現壞牙,應通過補牙、根管治療等方法保存牙齒,盡量不要直接拔除;缺失牙齒的老人可以選擇活動義齒、固定義齒、種植義齒來恢復美觀、發音、咀嚼等功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