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劑量決定療效

從古至今,臨床上劑量改變而導致療效變化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劑量變化與療效的關係都是線性的。筆者通過多年臨床經驗及實驗研究,將中藥的量效關係總結為量變致平、量變致新、量變致反和量變致毒四種。

一、量變致平

量變致平,指在某一劑量範圍內,方藥用量增加時療效相應提高,然而,超過該劑量範圍,即使再增加用量,療效也不會發生變化。如筆者使用紅曲降脂,根據患者血脂的情況,通常選用3~9g即有顯效,但筆者曾治療血脂重度異常的患者,予以30g紅曲,發現其療效較使用9g時並無顯著區別。因此,臨床醫師在使用具有此類量效關係的方葯時,不應一味加大劑量以求提高療效,要在一定範圍內選擇恰當的用量,既可節省藥材資源,又可確保療效。

二、量變致新

量變致新,指在某一劑量範圍內,方葯主要用於治療某種疾病;而隨著劑量的改變,方葯的主治發生了變化,即在一個新的劑量範圍內,該方葯治療另一種疾病的療效更好。量變致新包括單味葯的量變致新和整方的量變致新兩種情況。

1.單味葯的量變致新

就單味葯而言,許多藥物均具有在不同用量範圍內,功效不同的特點。比如溫病大家吳瑭(吳鞠通)就有半夏一兩降逆止嘔、二兩安神催眠之說。柴胡小劑量升提,大劑量退熱,所以李杲(李東垣)在創製補中益氣湯時,方中的柴胡用小量協助黨參、黃芪升舉清陽;而小柴胡湯用於治療少陽病寒熱往來或低熱時,《傷寒論》中以柴胡為君葯,用量最大為八兩,即柴胡用於退熱則量重。桂枝湯為解表和營之方,白芍三兩,酸苦微寒,具有斂陰和營的功效;《金匱要略》中小建中湯為桂枝湯中「倍芍藥」即芍藥六兩,加飴糖組成,專治陰陽兩虛虛勞裡急的證治,此時白芍六兩和營止痛。2010年版《中國藥典》規定麥芽常用10~15g,回乳則炒用60g。其他還有紅花小劑量活血、大劑量破血,黃連小劑量調胃、大劑量降糖,等等。

2.整方的量變致新

(1)主藥劑量變化,整方功效改變

如半夏瀉心湯及甘草瀉心湯,兩方均由甘草、半夏、黃芩、乾薑、人蔘、黃連、大棗組成。然治療病證卻有所不同:「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葯下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兩方中半夏、黃芩、人蔘、黃連、乾薑、大棗用量完全相同,不同的僅甘草一味。半夏瀉心湯用甘草三兩,甘草瀉心湯重用甘草四兩;半夏瀉心湯以半夏為君葯,降逆消痞,治療痞滿、嘔吐、腸鳴下利;甘草瀉心湯則重用炙甘草四兩為君葯,以補中和胃,治療下利不止,完谷不化,腹中雷鳴。半夏瀉心湯與甘草瀉心湯的劑量變化說明,改變主葯的劑量,可完全改變整方的主治功效。

(2)君臣藥劑量比例改變,整方功效改變

此類在方葯應用中所見最多。如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和桂枝附子湯:兩方的藥物組成完全相同,僅桂枝和炮附子的劑量不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取桂枝三兩,炮附子一枚;桂枝附子東加重桂枝用量為四兩,炮附子用三枚,以致兩方主治迥異。「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兩方主治大體均屬風寒夾虛的病證,但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證不夾濕,風寒在表,陽虛主要是心陽不足,失於宣通,及衛表陽虛,見脈促、胸滿、微惡寒等症。而桂枝附子湯證則夾濕且病侵犯筋肉肌表骨節,同時氣血不足,經脈阻滯,見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脈浮虛而澀者。

再如桂枝湯、桂枝加桂湯、桂枝加芍藥湯,三方均由桂枝、芍藥、生薑、炙甘草、大棗組成,但功效和主治大相徑庭。「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桂枝湯解肌祛風,調和營衛,為治療太陽中風的主方。桂枝加桂湯溫養心陽,平沖降逆,主治奔豚。桂枝加芍藥湯功能調營緩急、行滯止痛,主治因表證誤下傷脾,邪陷太陰。三方藥物組成完全相同,主治不同的原因僅在於方中桂枝、芍藥的劑量。桂枝辛溫,芍藥酸寒,就桂、芍比例而言,桂枝湯中為1∶1,桂枝加桂湯為5∶3,桂枝加芍藥湯為1∶2。桂枝湯用桂枝三兩發汗,配等量芍藥三兩斂汗,等比配伍,相輔相成以調和營衛;桂枝加桂東加大桂枝用量至五兩,以獲平沖降逆之效,治療奔豚;桂枝加芍藥湯中倍用芍藥至六兩為君,治療「腹滿時痛」。

(3)近似等比例改變君臣藥劑量,整方功效可增強或減弱

如四逆湯治療陰盛陽虛之四肢厥逆,用附子配乾薑溫腎回陽、溫中散寒;通脈四逆湯是四逆湯倍乾薑、重用附子而成,溫陽驅寒之力更強,用以破陰回陽,可治療陰盛於內、格陽於外之脈微欲絕。四逆湯與通脈四逆湯的配伍劑量提示,近似等比例增加或減少整方中主要藥物的劑量,可加強或減弱原方的功效。

(4)劑型改變,整方功效可增強或減弱

中藥的劑型主要有湯劑、散劑、顆粒劑、袋泡劑、丸劑、膏劑、丹劑等,臨床過程中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而處以不同的劑型。筆者在臨床過程中總結出處方劑型決定用量的特點:湯劑用量最大,煮散用量次之,丸、散(服散)、膏、丹用量最小。

所謂「湯者,盪也」以其去病最速;「丸者,緩也」乃是緩慢圖之。如抵當湯與抵當丸,兩方藥物組成完全相同,但劑量不同。抵當丸中雖增加了5個桃仁,卻把破血逐瘀的蟲類藥水蛭和虻蟲較抵當湯各減少10個,抵當湯的煎服方法為「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抵當丸的煎服方法乃「搗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即服用方法變成了煮丸,即使在兩方劑量完全不變的情況下,抵當丸服用量約為抵當湯的1/4,故抵當丸攻逐瘀血的作用較抵當湯緩和,用於「其人有不可不攻,而又有不可峻攻之勢」。《傷寒論》中麻子仁丸、烏梅丸亦屬此類,藥性雖峻,劑型頗緩。筆者在臨床中亦經常運用丸劑,如糖尿病患者經過一段時間調理,病情穩定,糖化血紅蛋白<7%後,便可由湯劑改為水丸,每次丸藥服用量9g,每日2~3次,緩慢調理以控制血糖。

(5)合方用藥,效隨量變

如桂枝麻黃各半湯和桂枝二麻黃一湯。兩方都是桂枝湯和麻黃湯合方。桂枝麻黃各半湯實際上是桂枝湯、麻黃湯二方各取1/3,桂枝二麻黃一湯則是由桂枝湯的5/12、麻黃湯取2/9而成,兩方均為發汗之劑,但同中有異。「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該方發汗之力比桂枝湯稍強,較麻黃湯緩和,是發汗輕劑,解表不傷正;「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在本方中,桂枝湯的量比桂枝麻黃各半湯增加1倍,麻黃湯用量減少,因此發汗之力更小,可稱微發其汗。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的配伍劑量,從整方角度而言,調整藥物的劑量比例,可減弱或增強原方的主要功效,如「發汗」等;從合方用藥角度而言,合方不是幾個方劑所有藥物和劑量的簡單疊加,應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藥物劑量比例,才能使合方充分發揮所需功效。

三、量變致反

量變致反,指由劑量改變產生的藥物雙向調節作用。中藥的雙向調節作用體現在傳統的中醫藥理論裡,反映在豐富的臨床經驗中,同時也可以反映在復方和單味葯的藥理實驗中。影響方葯雙向調節作用的因素有許多,如入葯部位、有效成分含量、配伍、炮製等,然劑量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1.單味葯的量變致反

量變致反在單味中藥中常見。比如三七、蒲黃可以活血化瘀,一方面可治療咯血、便血、衄血、吐血等內外出血病症,另一方面可用於治療血瘀證。藥理實驗表明,它們對凝血與纖溶過程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既能縮短凝血時間,促進出血停止,又能抑製血小板聚集,促進纖維蛋白溶解,兼具止血和活血的雙重作用,收到了止血而不留瘀的藥效,這是西藥止血藥所沒有的。甘草1~2g起調和作用;5~10g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若用至30g以上可導致水腫、高血壓病、低血鉀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川芎小劑量興奮子宮,大劑量使子宮痙攣,進一步加大劑量則使子宮麻痹而完全停止收縮。

2.整方的量變致反

復方中也存在由劑量改變產生的雙向調節作用。如芍藥甘草湯,低濃度可刺激胃腸蠕動,高濃度抑製胃腸蠕動。大劑量的大承氣湯可使感染模型小鼠的胸腺指數、脾指數及血清溶血素生成減少,而中、小劑量組則使之增高。

量變致反是臨證時需要掌握的重要的方藥量效理論之一,在臨床工作中,合理掌握方葯在治療相應疾病時的劑量閾,避免藥力不及或葯過病所,能夠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四、量變致毒

量變致毒指方藥劑量超過一定範圍後,產生不良反應的現象。如益母草有活血化瘀之效,但一味追求其療效而增加藥量,會造成多臟器出血性休克、急性腎衰竭等嚴重後果;又如常用中成藥牛黃解毒片中含有砷成分,成人日最大用量為9片,若擅自增加服用量,則會造成砷中毒。劑量與方葯的療效和毒性密切相關,為確保臨床用量安全,應遵循服藥不宜過量、時間不宜過長的原則。若需長期服藥,還應定期檢測相關安全性指標,如肝腎功能、心電圖等。

《臨證方藥量效求真》,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仝小林王涵。人衛中醫編輯整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