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0天,30億人次,為什麽春運不“轟動”了?

3月1日,長達40天時間的春運正式結束。來看看一位新華社記者眼中“春運”悄然發生的變化。

文 | 易豔剛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

2011年春運期間,剛工作一年多的我在《新華每日電訊》寫了一篇期盼“春運無新聞”的評論。當時覺得自己有些天真,畢竟那時春運還是媒體人眼中的“新聞富礦”:網上充斥著“一票難求”的抱怨,間或有“裸奔索票”鬧劇上演;記者拿相機到售票窗口和候車廳轉轉,就能拍到一組好照片;擠十幾個小時火車回一趟家,就能寫出幾篇曲折的春運故事……那時真覺得“春運無新聞”近乎奢望。

然而,當我現在試圖複盤2019年春運大事件時卻發現:在長達40天時間裡,幾乎沒出現多少與春運有關的轟動性事件或話題。可以說,“春運無新聞”已經從奢望變成了現實——曾經讓人倍感沉重的春運,逐漸成了一個無比尋常的話題,媒體上的春運報導越來越少。

下圖:2017年1月13日,在成都火車東站,乘客準備乘車。新華社記者薛玉斌攝

中國春運是名副其實的“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如今也是觀察中國社會進步的絕佳窗口。2019年春運期間,預計全國旅客發送量將接近30億人次,相當於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總人口。正如CNN最近一篇評論所說,在任何其他國家,這麽多人短期內的流動都會讓當地的基礎設施癱瘓,但中國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從總體來說,春運正迅速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

猶記得2011年,原鐵道部一位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承諾2015年“春運一票難求的情況將從根本上改觀,或者說將成為歷史”時,很多人都覺得那是一張空頭支票。但事實確實證明,儘管旅客發送總量增加了幾個億,隨著網絡購票迅速普及、高鐵裡程迅速增長,買票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困難。裹著被子熬夜排隊、忍痛加價數百元買黃牛票、“千里走單騎回家”等悲情故事,已經逐漸淡出輿論視線。

進入“春運無新聞”的年代,那些關於春運的段子越來越少,這正是滿意度提升的表現。過去,網友們熱衷於編排段子調侃春運、挖苦鐵道部門,但現在已經聽不到太多關於春運的段子。這大概是因為,人們在春運期間的體驗有了大幅改觀,大家都成了春運進步的受益者和見證者,甚至有些“不好意思”再去吐槽春運。

過去談到春運,人們最容易想到的符號是綠皮車、方便麵、徹夜排隊、黃牛;但現在人們談及春運,最先想到的是高鐵、複興號、網絡購票、在線訂餐。春運,正在成為社會智能化的一個縮影。以武漢火車站為例,旅客可以直接刷身份證進站、刷臉進站,人們已不需要像過去那樣提前幾小時到車站候車,“即到即走”的理念甚至使得火車站無須設計大容量候車廳。這些都是“智能春運”的具體體現。

“春運無新聞”這種積極變化,映照的是國家的進步。2018年底,中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了13.1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裡程就達到2.9萬公里;中國已經成為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裡程世界第一的國家,機場數量也已穩居世界前列;互聯網購票、自動售票機、刷臉進站等一系列服務措施,正在將過去的憧憬變成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講,春運是一個窗口,讓我們得以看到改革開放40余年的點滴進步。

進一步說,“春運無新聞”既離不開鐵路、公路、民航等領域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的辛勤付出,更離不開這些年各領域的改革不斷推進。發展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從鐵路系統機構改革到車票實名製、在線選座,從戶籍改革到城鄉一體化、縮小經濟差距,都在以改革和發展紓解社會矛盾、增進公眾獲得感。

當然,“春運無新聞”並不意味著春運已經無可挑剔,人們對“更舒適地回家路”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尋常化的春運之路更平穩、更和諧,仍需要更全面地掌握公眾的訴求,仍需要在相關領域馳而不息地推進改革。

下圖:2019年1月21日,石家莊火車站一名男子與家人揮手告別。新華社發(梁子棟攝)

庫叔薦書

《經濟大棋局,中國怎麽辦》

總監製:王磊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黃俊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