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人九胃 你的胃健康嗎?養胃必備

【導讀】

早晨,胃脹頭暈吃不下東西;半夜,噁心泛酸水,輾轉難眠;平日裡,胃痛痙攣,而且痛起來要人命。一提起胃病,我們有道不完的苦,訴不完的憂啊~

隨著時代進步,胃病的出現越來越頻繁,逐漸成為我們新時代的病痛,生活中的大敵!

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如何用中醫守護胃的健康!

中醫說胃

《內經》有雲:谷入於胃,脈道乃通,血氣乃行。

中醫還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這些足見胃的重要性。

胃是食物的貯運場和加工廠,中醫認為脾胃是互為表裡的關係,而且中醫上說的脾胃,不僅僅局限在西醫解剖學上說的脾和胃,指的是參與食物的受納、腐熟、消化等等的整個功能。

脾胃功能好,就相當於一個公司的盈利機構賺錢能力強,公司現金流多,身體的氣血津液水準也足。

脾胃不好有哪些表現?

胃疼啊、胃脹啊這些都是典型的脾胃功能差的表現,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身體細微的變化也反應脾胃功能狀態差呢?

①嘴唇顏色不正常!

正常的嘴唇顏色應該是紅色

如果嘴唇發紫,這是脾寒的情況,平時可能伴有多眠的情況。

如果嘴唇發粉,這是血不足的情況,平時可能伴有失眠、便秘的問題。

②手掌大魚際發青

手掌內大魚際在八卦體系中屬於艮卦,艮主的是脾胃,此處發青、有田字格、亂紋多,都反應了脾胃功能弱。

養胃必備!

①胃腸穴

定位:在勞宮穴與大陵穴連線的中點

主治:急慢性胃腸炎、胃痙攣、胃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所致的上、中、下腹痛,胃腸飽脹。

②橘皮飲

用橘皮、生薑泡水喝,可以緩解胃脹、不消化、噁心的情況。

③經方放大招

如果飯前胃痛,餓的時候胃痛,可考慮經方——附子理中湯

附子理中湯

附子理中湯化裁自《傷寒論》的理中丸

理中丸原方:人蔘 乾薑 炙甘草 白朮各三兩

推薦用法:紅參30g 乾薑60g 白朮30g 炙甘草30g 附子30g 生地75g

如果飯後胃痛(有胃炎、胃潰瘍),可考慮經方——半夏瀉心湯

原方:半夏半升,黃芩三兩,乾薑三兩,炙甘草三兩,人蔘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推薦用法:半夏30g 黃芩45g 乾薑45g 炙甘草30g 紅參30g 黃連15g 大棗12枚

沒有食慾,可考慮經方——外台茯苓飲

原方:茯苓三兩,枳實三兩,人蔘三兩,橘皮二兩半,白朮三兩,生薑四兩

推薦用法:茯苓45g 枳實45g 紅參30g 橘皮45g 白朮45g 生薑60g

胃脹的難受,可考慮經方——厚薑半甘參湯

原方:厚樸半斤,生薑半斤,半夏半升,炙甘草二兩,人蔘一兩

推薦用法:厚樸60g 生薑60g 半夏45g 炙甘草30g 紅參15g

(具體用藥一定要系統學習優酷影片《小道經方》,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專業經方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以上所有內容轉自小道經方微信公眾號,想了解更多可以在微信搜索關注小道經方,每天上午十點看最實用的中醫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