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游泳後耳朵裡會產生汙垢?你會保護耳朵嗎?

泳池吸引了越來越多愛好游泳的人們。但游泳後導致耳朵不適前往醫院就診的病人明顯增多,在游泳時耳朵很容易進水,如處理不當很易損傷耳朵和鼓膜,引發外耳道炎、外耳道炎,中耳炎等。那麼游泳怎麼保護耳朵呢?

一、游泳怎麼保護耳朵

1、引起發炎疼痛

患有中耳炎的人,如鼓膜有穿孔,髒水可直接進入中耳,能使中耳炎加重,因此,必須修補好穿孔,經醫生檢查同意才能游泳。

2、游泳後應及時把外耳道內的積水排凈

排水時,頭部歪向積水的一側,用同側的手掌輕輕托打頭部,就可將水排出。如耳內發癢,可用75%酒精棉輕擦外耳道,禁用手挖。如感到疼痛應及時診治,服用抗生素。另外,用蘸有幾士林油的脫脂棉塞緊外耳道,可起保護作用。

3、鼻子嗆水後,應按住一個鼻孔,輕輕將水擤出

不要同時捏兩個鼻孔用力擤,以免將水反壓入中耳,回吸至口內吐出也行。

4、跳水時要注意姿勢和方法

不要使耳朵直接受水面的拍擊,以免震擊鼓膜破裂。一旦發生鼓膜破裂,應及時排出外耳道及中耳腔的積水,服用抗生素和維生素C,防止感染並促進鼓膜生長。

二、耳朵進水後怎麼辦

1、單足跳躍法

將頭傾向進水的耳朵的一邊,用一隻腳作為支撐,單足跳躍,同時用手拉扯耳朵,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向下順勢流出。

這個辦法簡單易做,而且很快見效。

2、活動外耳道法

用手拉扯耳廓,或者連續用手掌壓迫耳屏,反覆張口,使顳頜關節持續活動,就可以使外耳道皮膚不斷上下左右活動或改變水屏障穩定性和壓力的平穩。水就可以從外耳道流出。

這個方法主要通過改變水屏障穩定性與壓力平穩性來達到讓水流出的目的。這個方法還是比較科學的、有根據的,大家遇到耳朵進水的問題可以一試喔。

3、外耳道清理法

將消毒的脫脂棉或者細棉花棒輕輕地探進耳朵,當棉花棒碰到水,棉花棒就可以把水吸走。

提醒各位,在使用棉花棒時要注意衛生,盡量使用木杆的,避免使用塑料桿的。因為塑料桿比較容易脫落,如果脫離在耳朵裡,後果就會比較嚴重。

4、躺睡法

用平時側睡的姿勢側躺在床上,然後把頭側向枕頭砸去,耳朵裡水由於慣性就會外面湧出。

將頭砸向枕頭的時候要小心並且要注意力度。提醒各位,最好使用鬆軟枕頭,這樣子頭和耳朵受到的損害就會大大減少。

三、怎樣預防耳朵進水

先用手指沾水輕輕捅一下耳朵,水就不會向耳朵裡面灌拉;或用那種軟塞子,不傷耳朵,戴著不舒服。但能有效的防止進水。

游泳時難免會導致耳朵進水,洗完清水澡,耳朵內殘存的游泳池的水便基本上已自行流光。但是,有時因耳垢較多等原因,使少量汙水滯留耳道內而引發耳朵發炎。為了吸收余水並殺菌消炎,可在洗澡結束後向耳道內滴入3-6滴醫用酒精,稍停片刻,讓其自然流出即可。

游泳時用蘸有凡士林油的脫脂棉塞緊外耳道;游泳後應及時把外耳道內的積水排凈。排水時,頭部歪向積水的一側,用同側的手掌輕輕拍打頭部,就可將水排出。如耳內發癢,可用75%酒精棉輕擦外耳道,禁用手挖。如感到耳內疼痛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在炎熱的夏天,游泳成了許多孩子喜歡的一種運動。但是在游泳的時候,如果我們的耳朵進入水,建議朋友們可以試試上面所說的這種方法。當然最重要的是,在游泳之前我們提前做好耳朵的保護,避免水的進入,給自己帶來一些傷害。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