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鞏漢林呼籲演藝界“守住底線”有何深意?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演藝界也應針對流量造假、收視造假明星做一個征信記錄,這能使演藝界藝人和公司更守誠信。作為演藝界的“同道”中人,鞏漢林毫不回避這些現象,直言已經“突破了我們的底線”。

數據造假、流量造假、收視率造假、虛假宣傳,已成了一種人人喊打的“社會公害”,不僅嚴重影響了演藝界的生態,而且嚴重影響了行業公信力。

近年來,為了追求流量,演藝界部分明星戲裡戲外都是“戲”,網上網下都織“網”。這樣的“造假”行為不僅迷惑了觀眾,甚至迷惑了自己。2019年1月下旬,有媒體推出題為《揭演藝界流量造假:流量鮮肉、流量小花一次投百萬》的深度報導,全面揭露了流量造假的“水軍”產業。報導中提及,不少演藝公司為了幫一些缺少作品的“流量”藝人維持“一線明星”的地位,其經紀公司或本人不斷增加其在主流社交媒體平台的曝光率,以保證熱度不退。

隨著媒體對這一現象抽絲剝繭的揭露,明星刷流量、買榜等現象也開始被網友嘲諷、痛斥。

除明星刷流量外,電視劇收視率造假的問題也同樣突出。去年9月,廣電總局就部分電視劇收視率問題進行調查後認為,多方利益牽連讓部分製片人利用不法的手段造假,導致出現了一些不真實的數據。對此,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任編輯閆偉一言以蔽之,這不僅傷害了投資方,更有損我國電影電視正常有序的發展。

透過現象看本質,流量造假和收視率造假,歸根結底是為了追名逐利。名氣上來了,片酬自然就高;收視率上來了,賺的錢也自然就多。

筆者查詢到,在2017年9月,原廣電總局等五部委曾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乾政策的通知》,其中就有提到“堅決依法嚴厲打擊收視率造假行為,切實維護行業秩序。規範收視數據應用行為,不得將收視率作為購片價格唯一依據,不得以收視率作為評價電視劇優劣和對員工進行獎懲的唯一標準”。

可為什麽仍有一些明星與相關利益方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沉迷於造假?究其原由,犯錯成本太低,懲戒機制不全,便導致了造假流量的明星依舊“逍遙”,造假收視率的企業依舊“橫行”。

“劣幣驅逐良幣”的最終結果,則是以整個行業的長期不振為代價的。這話或許重了一些,但卻是良藥苦口。因為對“惡”的縱容就是對“善”的懲戒,此外還將會給廣大公眾樹立“壞”的榜樣。

文明是“管”出來的。著名表演藝術家鞏漢林認為,必須在演藝界引入征信記錄,再大的明星在征信面前也一視同仁。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有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征信機制,同時嚴格“準入”,性質嚴重惡劣者課以司法,幾劑猛藥多管齊下,喚醒“夢中人”方不是難事。

文 / 車前草

編輯 汪垠濤 田楊

對於此事,你怎麽看?

本文為紅星新聞(微信號:cdsbnc)原創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台留言舉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