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氣不升,九竅不通!年紀大了耳鳴,原因不過如此

(本文由「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素問》、《脾胃論》、《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

列位看官,我們今天為您說上一病,這就是到了一定年齡,常常出現的耳鳴。

對於耳鳴,本訂閱號之前給您寫過多篇文字,涉及到耳鳴的方方面面的病因。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因為脾胃虛弱而導致的耳鳴。

耳,為腎之竅。如果腎出了毛病,影響到耳竅,出現耳鳴,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那麼,脾胃虛弱和耳鳴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看官不妨把目光投向《素問·玉機真臟論》。在這裡面,先賢有精當的論述,這就是,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脾作為氣血生化之源,它可以為我們的四肢百骸、官竅提供氣血來進行濡養。如果氣血的化源不足,不能濡養耳竅,或者脾陽不振、清陽之氣不能達到頭面,我們就會發生耳鳴、耳聾。

這樣的耳鳴患者,往往有鮮明的特點,這就是在起身的一剎那,耳鳴耳聾的現象明顯。為什麼?因為當人瞬間起身的時候,氣機趨下,氣血難以及時升騰,故而耳鳴加重。同時,由於脾陽、氣血不能濡養耳竅,所以耳朵裡面還可能有空虛、發涼的感覺。當然,因為病因在脾,所以患者多有脾虛的問題存在,比如面色萎黃、納少不化、飲食後腹脹、倦怠無力、便溏、舌淡紅、舌苔薄白、脈象沉緩等等表現。

看官須知,這樣的耳鳴患者,在女性,以及上了年紀的人群中,是十分常見的。這個時候,不要一味地補腎,而是應該補脾。只有把我們的脾胃之氣恢復起來,耳鳴才會得到改善。

那麼,面對這樣的景況,祖國傳統醫學有沒有辦法應對呢?

有的。在這裡,我們給您展示一張用於調治此類耳鳴的常用古方。您通過它,可以對中醫對此類疾病的調治之法,有更形象和真切的感受。組方如下——

黃芪20克,人蔘9克,炙甘草5克,葛根9克,蔓荊子9克,白芍9克,黃柏9克,升麻6克。

此方,出自《脾胃論》。你不是中氣不足、脾胃虛弱嗎?好黃芪、人蔘就能溫補脾陽、補中益氣。血為氣之母。補氣必然要養血,於是用白芍養血,同時還可以平肝。為什麼平肝?因為脾胃虛弱,妨肝木克傷脾土。接下來,用葛根、蔓荊子和升麻來鼓舞清陽之氣,清利頭目,令脾陽上升濡養耳竅。最後用黃柏清熱瀉火。全方對於治療脾胃氣虛、風熱上侵、清陽不升、頭暈目眩、耳鳴,伴有陰火炎上的人,大有益處。

此方臨證常需加減。看官必須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借鑒應用,切不可不經辨證而貿然應用。

總而言之,中氣不升,九竅不通。對耳鳴,我們必須知道它和脾胃之間的關係。明白了這一點,可以讓我們在尋求治療的時候,少走很多彎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