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熟茶輕發酵史略

一說輕發酵,許多人聯想到半生不熟。其實是發七成左右,留下三成太空來倉儲轉化。熟茶發七成,是大廠過去的傳統,老前輩不是有「三七開」之說?熟茶發七成,對應的是後期倉儲十年。為什麼香港有十年成倉之說?也就是三七開的半成品,要用十年倉儲養熟。2005年之後,大家追新茶快速套利,誰有時間慢養十年?於是,熟茶發得過熟,失去活性。2014年以來,許多人重視熟茶的高端價值,古樹熟茶、山頭熟茶、春茶發酵的熟茶、小堆熟茶等等新概念被挖掘出來了。2017年起,輕發酵熟茶受到行業追捧,於是大家重新重視「三七開」,慢養、活性等辭彙走紅「熟茶2.0」時代。

當然,「熟茶2.0」不是簡單重複上世紀七十到八九十年代的經典,而是有「中生代發酵師」的創新,有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發酵技術模型……

這個世界上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嗎?沒有!許多人說傳統如何如何,其實傳統製茶也在變化,三年一小變,十年一大變。我們復盤傳統,是想搞清楚產業演變軌跡,市場趨勢之變遷,從而找到面向未來的創新基因。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熟茶發酵史的四個斷代與五個技術模型

四個斷代:1975—1995輕發酵7成。1996—2005發酵由輕轉重,7成逐漸轉到八成左右的「適度發酵」。2006到2016,重發酵9成左右,重發酵與適度發酵佔統治地位。2017年起,新一代輕發酵與適度發酵成為2.0時代之主流。

其演變軌跡為,發酵由輕到適度再到重,再回歸輕發酵與適度發酵。也就是熟茶產業與發酵技術,呈現否定之否定後螺旋式上升的一個進程。

第一代輕發酵技術模型,存在「先天不足,後天來養」之現象,而且後天也不能確保一定能養好。第一代輕發酵技術模型盛行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中期到2005年,是輕發酵逐漸轉向適度發酵的十年。

2006年起,到2016年,是重發酵與適度發酵統治行業的十年。

2017年,以「潤活發酵」為代表的第二代輕發酵技術模型開始成型,並將行業帶入輕發酵與適度發酵佔主導地位的熟茶2.0時代。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適度發酵」跟重發酵不一樣,重發酵發酵程度9成以上,發得太死,缺乏活性物質,品飲與健康價值不高,後期轉化太空不大。適度發酵是發八成左右,保留一定的活性物質,後期轉化太空大,放個三四年就有非常高的品飲價值。輕發酵是發酵七成左右,保留的活性物質多,用十年的倉儲來慢養,可養出「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品飲與健康價值極高。

從發酵程度來看,存在輕發酵、適度發酵與重發酵。

從發酵技術來看,存在五個發酵技術模型:

第一代輕發酵技術、第一代適度發酵技術、重發酵技術、第二代輕發酵技術、第二代適度發酵技術。

「先天不足,後天來養」的第一代輕發酵模型

我們先來看第一代輕發酵模型。熟茶從1973年試製,1975年試製成功,70年代未期進行技術定型,並向雲南全省推廣。這個技術模型不夠完善,還存在許多問題。1983年省茶司聯手雲南大學微生物研究所進行科技突破,搞清楚了普洱茶發酵的微生物機理,並發現了發酵結束後的熟茶存在「緩慢酯化後熟」現象:「普洱茶發酵結束後,是一個緩慢的酯化後熟過程,逐漸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陳香風格,其陳香隨後期酯化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因此,存放時間越長的普洱茶,其陳香風格越濃厚,品質也越高」(《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志》)。

也就是熟茶才做出來是「半成品」,通過養堆與長時間倉儲讓其緩慢「後熟」,最終成為「成品」。「半成品」意味著渥堆發酵結束後的茶葉保持活性,可以繼續後發酵;「緩慢的酯化後熟過程」,意味著半成品熟茶要在倉儲環節長期慢養繼續發酵。故,一個完整的熟茶發酵模型,不能隻盯著半成品那個環節——渥堆發酵,而要加上倉儲環節。留有後續轉化太空的「渥堆發酵+倉儲後熟」,才是一個完整的熟茶發酵模型。

1984年,此項科研取得重大成果,並於1985年用於生產實踐,在全省範圍內推廣。這標誌著第一代發酵技術,也就是第一代輕發酵技術的成熟。

但這個技術存在「先天不足,後天來養,後天也未必一定能養好」之弊病。「先天不足」,源自三方面,一是用料普通與粗放,二是發酵過程粗放隨意,靠司機經驗主導,導致發出來的堆子雜菌、腐敗菌多,堆味重,不能馬上喝,必須長時間養堆,並長期倉儲,才能品飲。第三個是渥堆時間長,三個月,甚至半年。我們知道渥堆時間長,茶葉變酸。要消除酸味,需要長時間倉儲。

導致先天不足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會影響品質,但還不是嚴重的問題,嚴重的是第二個問題,即雜菌、腐敗菌多,比如大腸桿菌嚴重超標。其解決的方式,就是用後天的「養堆」與長時間倉儲來解決,由於熟茶存在「緩慢酯化」現象,在後熟作用下,雜菌、腐敗菌會減少,益生菌會增多,茶葉品質提升,口感變好。第三個問題是渥堆時間長,這其實是好事,因為屬於「慢養發酵」,「酸」可以通過養堆與倉儲醇化來解決。慢養輕發酵+長期倉儲,可以養出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我們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生產的熟茶,為什麼經常有喝老生茶的感覺,並有葉底返青現象,其道理就在此。

所以,我認為,第一代輕發酵技術模型,最大的價值在於總結出「慢養輕發酵+慢養倉儲」。其最大的缺陷在於,原料不講究,發酵過程中程式控制不好,雜菌、腐敗菌多,需要浪費大量時間去養堆,去倉儲,而且經過十多年的倉儲,不愉悅的雜味未必能退乾淨。

1996到2005:發酵轉為適度發酵,濕倉茶泛濫成災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熟茶開始逐漸由輕轉重,到2000年以後由傳統的輕發酵變成適度發酵。

其時代背景在於,香港房價地價80年代就很昂貴了,在香港長期藏茶變得不經濟。港商的解決辦法是,一是推動廣東與昆明藏茶。比如80年代中期,廣東茶葉公司在肇慶搞的防空洞加工熟茶與倉儲茶葉,就很受港商歡迎,因為能幫他們分擔倉儲費用。二是希望茶葉發熟點,這樣就可以縮短倉儲時間。同時,九十年代中期起,台灣、馬來西亞、香港等地湧進許多新人做普洱茶,他們手上沒多少老貨,在茶價快速上漲的年份,肯定希望茶葉發熟點,倉儲三四年就上市交易。

九十年代中期到2005年,這十年的「脫輕入重」過程中,對「慢養輕發酵+慢養倉儲」進行重大革新,發酵三個月到半年,肯定等不得,縮短到60天左右,輕發酵不好,轉化太慢,發到八成以上。倉儲十年?人生有幾個十年!倉儲三四年賣掉變現。

這一階段造成的最大問題,是濕倉茶的問題。

十年是一個完整的倉儲過程,這是香港人七八九十年代總結出來的。別否定香港人,當年只有香港人在搞倉儲。早期熟茶的經典茶品都入了港倉。

本來按照港倉十年一個完整倉儲,是不存在濕倉茶的問題,或者茶葉即便放濕,品質問題也不會嚴重。高溫高濕的港倉,茶葉放三四年是「霉茶」,再用幾年來退倉轉化,就未必是「霉茶」。90年代中期以後,許多茶商將倉儲一半,也就是三四年的茶葉拿來賣,許多還處「霉變」階段,這就給人造成港倉等於霉茶,霉茶等於濕倉茶之印象。其實按規範的十年完整香港倉,是不會出現那麼嚴重的霉茶的,所以港倉不等於濕倉。

港倉其實是一種「濕乾轉換」倉,也就是先讓茶葉高溫高濕幾年,再在自然通風的環境乾上幾年,所以不能光就前半程叫濕倉,叫濕乾倉才是其本義。

這一時期,盛行第一代適度發酵技術模型:普通原料粗放式適度發酵+三四年濕倉/港倉/乾倉存放。

2006—2015的重發酵時代:速成普洱與綠茶化新茶大行其道

2003年,普洱茶在大陸熱。2004年,猛海茶廠改製,很長一段時間,商家到猛海茶廠很難訂到貨,造成2004年到2005年大益茶價飛漲。搞到茶,轉手賣就能賺大錢,於是普洱茶進入以賣新茶為主的「速成普洱」時代。發酵時間由六十天左右壓縮到四十五天左右。才發酵出來的茶葉,要馬上能喝,能賣,那就發酵到9成以上,堆味輕,擺上三四個月,就可上市交易。時間就是金錢,倉儲三四年,我要錯過多少商機。這就是重發酵的速成普洱時代的商業邏輯,我賣新茶快速套現,讓別人當接盤俠倉儲茶葉。

過去的傳統工藝強調普洱茶是半成品,所以其需要通過後期倉儲來將普洱茶養「熟」(不是指熟茶,是指倉儲陳化的後熟作用)。只有經過「後熟」的普洱茶,才是普洱茶成品。

2005年以後,流行賣新茶,無論生茶還是熟茶的工藝都發生了很大改變。用昆明老茶人江濤的話來說,這叫「速成普洱」,為了讓普洱茶能儘快好喝,儘快上市交易,改變了以前的「半成品」工藝。

在生茶方面,許多人將前發酵的萎凋、渥紅、悶黃、搖青工藝,綠茶的高溫提香等帶入普洱茶的初製中來,這些綠茶化、紅茶化、黃茶化、烏龍茶化的工藝竄進來,雖然新茶就能做到苦澀度低、香甜柔,適口性好,適合現喝,但缺乏後期陳放價值。

在熟茶方面,傳統工藝以輕發酵、適度發酵為主,2005年以後為了讓熟茶做出來馬上能喝,能儘快上市交易,採用了重發酵技術。重發酵的熟茶,口感順滑,適口性好,發酵出來,擺放幾個月就可以喝。但其缺點也很明顯,香氣不夠,喝了口腔有點乾燥,沒有回甘,後期轉化太空不大。而輕發酵的熟茶,才做出來不好喝,需要長時間後期轉化才逐漸變得越來越好喝。轉化到位的輕發酵熟茶,香氣好,回甘生津,具有極高的品飲價值。

2008年以後,隨著古樹茶熱,普洱茶進入了綠茶化時期(2008—2014)。既然喝綠茶,肯定以賣新茶為榮。在這一個時期,山頭生茶成為高端的代名詞,不好的台地料才拿來做熟茶。熟茶被定為上不了檯面的低端貨。既然低端,那麼好料是捨不得用來發熟茶的,而且加工粗放隨意,沒必要太用心,能喝就行,反正賣不起價。更沒有必要花長時期儲存原料與長時間進行成品倉儲醇化,這樣會增加成本,將茶葉發到九成左右,讓其擺上三四個月就能喝,就能上市交易賣掉!

這一時期佔主導地位的是,重發酵與第一代適度發酵。

重發酵技術模型為:普通原料粗放式重發酵+出堆三四個月品飲/乾倉倉儲三四年。

第一代適度發酵模型在2008年以後有了較大調整,茶葉不再放濕倉,而是以專業化的自然倉為主:普通原料粗放式適度發酵+專業自然倉儲三四年。

輕發酵締造傳統經典熟茶,也存在品質更新的巨大太空

完整的第一代輕發酵技術模型是:普通原料粗放式輕發酵+港倉慢養十年。

其在締造傳統老熟茶經典的同時,也存在非常大的時代局限。用這種技術模型發酵出來的茶,品質優秀但不完美。故,第二代輕發酵技術模型順應熟茶消費更新的需要,在熟茶2.0時代探索出更新迭代版:

上等原料程式控制精細化輕發酵+專業自然倉慢養十年

台灣茶人陳智同在《普洱熟茶和發酵工藝》一文中說:

「一般昆明茶廠的發酵熟茶,感覺發酵程度較輕,依據我喝過的7581磚來說,發酵度多半在70%左右,有一種熟中帶青的感覺,其實猛海茶廠90年代的熟茶,發酵度也都在70%左右。這種發酵方法有個缺點,那就是茶葉發酵度輕,可以保持茶葉的原味,但前提是所選的茶葉必須是品質相當高的茶葉,但一般發酵的產品多為夏茶或者是大量拚堆的茶葉,較輕的發酵度反而會將茶葉的缺點顯現出來。也就是說,無論發酵的工藝怎麼調整,其實發酵最重要的環節還是在於原料的選用,如果選用的茶葉太低檔、太雜,那較重的發酵度可能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陳智同這篇文章很好,首先可以看出「輕發酵是熟茶的傳統」,其次做輕發酵熟茶要用好原料,原料不太好可以發重點,來掩飾用料不好。

熟茶發酵有個「物質裂解、重組與還原」的特性。輕發酵茶,物質經裂解與重組後,還原度高,能將茶葉的本來面目還原出來。重發酵茶,物質經裂解、重組後,還原度低,也就是失去了其本來面目,換言之很難喝出茶葉因自然本性而帶來的本味。普通原料如果發得輕,其會還原出茶葉的一些不好的本味。現在的發酵,為什麼好原料發酵得較輕,普通原料發酵得較重,就是抓住了「還原程度不同」做文章,好原料經輕發酵後高度還原其優秀的基因,普通原料經較重發酵,利用還原性低,通過裂解與重組改變茶性,增加外在的色香味,來掩飾內質不足。

2016年之後,上等原料採用7成左右的輕發酵,或者8成左右的「適度發酵」,已經是行業共識,好原料發酵9成左右有點暴斂珍物之感覺。上等原料發酵7到8成,茶葉風味與養生物質經裂解與重組後還原程度高,活性物質保留多,能喝出好原料帶來的自然愉悅的味道——「潤活,氣韻生動」。

輕發酵遇見不完美的港倉

第一代熟茶大都用的是普通原料,為什麼要採用還原性高的輕發酵?因為雲南渥堆發酵的熟茶,從上世紀7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基本上都是在香港倉儲。才做出來的茶,味道並不好,不宜飲用,需要在香港存放十年,充分熟化了,才脫胎換骨,鳳凰涅槃——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

但還是有問題,這就是我們品飲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熟茶,一方面我們驚嘆其醇美厚滑香甜鮮活回甘生津氣韻悠長,另一方總覺得帶點倉味,留有些許遺憾。港倉十年熟化,雖然將才渥堆出來味道很差的雲南熟茶,經過長期慢養,改變了茶性,變得品飲價值極高。但另一方面,我們要知道港倉是高溫高濕環境下存茶,茶葉高度熟化的同時,也容易滋生雜菌、腐敗菌,讓茶葉變得味雜,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倉味」。雖然香港茶商有成熟的「退倉」技術,雜菌、腐敗菌可以在通風透氣的環境中大幅度減少,益生菌會增加,但倉味很難退盡,或多或少會帶點。

這就是前文說的,第一代輕發酵技術模型,存在「先天不足,後天來養」之現象,後天也不能確保一定能養好。

先天不足:主要是用料普通粗放,以及渥堆發酵過程粗放,雜菌、腐敗菌多,需要花更長的後天倉儲時間來消除不良影響。

用好原料,比如用山頭茶、春茶來發酵,渥堆發酵過程中進行精細化管理,雜菌、腐敗菌極少,那麼才做成來的茶葉就很好喝,而且可以大幅度縮短倉儲轉化時間,倉儲三四年就很驚艷,倉儲十年就是一杯經典。潤元昌的「潤活發酵技術」,就是針對第一代輕發酵技術模型之弊端,進行工藝大幅度改進與提升,從而推動著第二代輕發酵技術模型之誕生。

後天來養:是指才做出來的茶葉口感差,細菌超標,不宜飲用,是半成品,需要拉到香港,倉儲十年來熟化,並經退倉處理,讓雜菌、腐敗菌減少,益生菌增多,口感變好。

後天也不能確保一定能養好:先天不足,後天倉儲改變茶性,但原料與雜菌、腐敗菌的問題,雖然能後期改善與提升,但多多少少會影響茶葉最終品質。加上港倉的倉味問題,是很難完全退乾淨的,多多少少帶有遺憾。

鄒家駒在《姚記存茶》中提到香港茶商存茶情況:「姚老頭在香港有十多個存茶地點,他或租或買,全部是大樓的地層。倉裡各類新老茶葉混雜堆放,從地到頂,見縫插針,堆得滿滿的,只有屁股大個地方周轉。庫房裡沒有聖書上說的缸罐器皿,沒有冷氣機更沒有除濕機,一切依自然而自然。」

這表明,2008年之前,大家存茶大都是相當隨意的,不論是傳統港倉,還是廣為詬病的濕倉,以及後來一統江湖的乾倉、自然倉,大家至多是依靠經驗存茶。經驗豐富的,茶葉會存得相對好些,沒經驗的,或者居心不良的,茶葉經常會存放得慘不忍睹。

普洱茶界真正有專業倉儲的觀念,是2008年以後,茶葉不好賣了,大家才靜下來心來狠抓倉儲品質,從而構建了一套較成熟的倉儲體系——自然倉與科技倉兩大體系。前者脫胎於乾倉,後者是在港倉技術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第二代輕發酵技術模型,可以利用最先進的倉儲體系,即專業的自然倉體系來慢養一杯熟茶傳奇!

如果說,第一代輕發酵技術模型存在「先天不足,後天來養,後天也未必能養好」之現象。那麼第二代輕發酵技術模型,就是「先天稟賦具足,後天悉心栽培,培養天地一完人(茶)」。

更新版「輕發酵+慢養倉」,十年成就一杯「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

我們看看潤元昌倡導的「熟茶2.0」時代,怎樣用技術創新來製造相對完美的新一代熟茶。

潤元昌首創的國家專利「潤活」發酵技術,是指在熟茶製作的過程中,通過「富氧發酵」、「加壓發酵」等一系列新工藝的應用,提高茶葉內含物質的釋放度,減少鮮爽物質損耗,更大程度保持茶葉活性,最終達到提升熟茶滋潤鮮活口感的目的。

這項技術要理解起來很簡單,就是一切以符合中國茶清飲審美以及身心健康為旨歸,盡量增加有活性與韻味的風味物質,避免不愉悅不健康的物質產生。

服務高端群體,前文講過了「要做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以體現「潤活是基礎,氣韻生動是熟茶的極致之美」。

相信這非一般的熟茶,即便喝慣古樹生茶、武夷岩茶、鳳凰單叢之刁鑽老茶客,也願意去嘗試體驗,去主動傳播「潤活與氣韻生動」之熟茶新主張。

要做出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首先要選好原料——用春茶發酵的熟茶,而且是經過醇化的原料;其次要做精細化、能管控與提升活性風味物質,避免不愉悅、不健康物質產生之新型發酵模型,讓做出來的茶葉充滿活性,喝起來口感愉悅,身心健康;最後是要長時間後期倉儲,用時光的慢養來大幅度提升熟茶的品質。

要保留熟茶的足夠活性太空,就宜採用輕發酵技術,才出堆的熟茶只是半成品,要經過長時間養堆,再壓成餅磚沱。餅磚沱再放置倉柯瑞長期慢養,讓時光成為最好的雕刻師,花十年時間來成就氣韻生動——高端熟茶的極致之美!

這一熟茶開發模型可以總結為:上等原料程式控制精細化輕發酵+專業自然倉慢養十年,用十年時光來養成一杯「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

潤元昌有個計劃,採用輕發酵的熟茶,才做出來的新茶,只賣百分之二十,百分八十的茶品,倉儲十年再銷售。這就是輕發酵的二八原則。

熟茶2.0時代,將是新一代輕發酵與適度發酵茶葉打天下。

輕發酵需要用十年來創造傳奇。如果不想等太長時間,可以採用第二代適度發酵技術模型:上等原料程式控制精細化適度發酵+專業自然倉慢養三四年。潤元昌的「陳香發酵技術」,就是第二代適度發酵熟茶之實踐。

最後小結一下五大技術模型:

第一代輕發酵技術模型:普通原料粗放式輕發酵+港倉慢養十年。

第一代適度發酵技術模型前期(1996—2007):普通原料粗放式適度發酵+三四年濕倉/港倉/乾倉存放。

重發酵技術模型:普通原料粗放式重發酵+出堆三四個月品飲/乾倉醇化三四年。

第一代適度發酵技術模型後期(2008年—2014):普通原料粗放式適度發酵+專業自然倉儲三四年。

第二代輕發酵技術模型:上等原料程式控制精細化輕發酵+專業自然倉慢養十年。

第二代適度發酵技術模型:上等原料程式控制精細化適度發酵+專業自然倉儲三四年。

由此,這五種技術模型的興盛更替與迭代,就構成了現代熟茶技術發展簡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