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製衣的季節,來看看舊時衣裝

今天是農歷的八月二十日,快九月了。

《詩經》裡,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句子。說的是夏末到秋初的日子,人們會在傍晚時,從南邊的天空上,看到大火星開始慢慢地向西邊流逝。於是會知道了,氣象已漸涼,要開始製衣,為秋與冬做準備。

衣食住行,都是人們日常裡,最緊要的事。

在合該製衣的時節,想與你分享一些古人的衣事,它們的樣子,它們的名字。下一次,如果在詩裡,在書裡看見它們,能認出來的一瞬間,也是一次很妙的親近呢。

胸前衣領的開啟交合處

?

對 襟

對襟,是說左右的衣襟相對。對襟衣的源流很早,可以追溯至舊石器時代晚期,那時人們手頭的面料並沒有彈性,穿脫都不容易,把衣服從前部正中對裁開,就方便多了。

《燕寢怡情》局部 清代 佚名

?

大 襟

大襟是衣襟相合處偏在一側的樣式,被蓋住的衣襟稱為裡襟。之所以稱作“大襟”,依《清稗類鈔》所釋: “俗以右手為大手,因名右襟為大襟。”

《八美圖》局部 清代 佚名

?

琵 琶 襟

琵琶襟是清代用於馬褂上的一種襟式,因為右襟上缺了一塊,所以也可稱“缺襟”。這種襟式,主要是便於馬上騎射,清代的袁枚就曾在《隨園隨筆·原始》裡記:“今之武官,多服缺襟袍子。”

湖色緞繡藤蘿花琵琶襟袷馬褂 清(_故宮博物院)

衣服圍繞脖子的部分

?

交 領

交領右衽,也許是漢族上衣樣式裡最久遠典型的一種了。衣領相交,稱“交領”。傳統裡,中原的漢人將衣領相交時,大多會將左前襟掩向右腋,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則為左衽。

《冬日嬰戲圖》局部 宋 佚名

?

直 領

直領實際也是一種“對襟”。對襟直領服實際上一直都有,只是到了唐時,穿的人愈發多了起來,普遍開來後,一直到明清,日常與畫裡,都常有。

《授徒圖》局部 明代 陳洪綬

?

圓 領

圓領是一種很具有少數民族特質的樣式。魏晉南北朝時,戰爭頻繁,各民族遷徙雜居,當時南下的鮮卑族男子穿的圓領衣開始在中原流行,遂而發展起來。到後來,正式的場合裡,日常坐臥時,都有穿圓領衫子的人了。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五代 顧閎中

?

方 領

方領又稱方盤領,流行在先秦及漢, 直到宋代還在士大夫中延續著。上圖為明時的一種方領樣式。

元人窩闊台相

?

豎 領

豎領第一次出現,是在明代。起源大約是元時流行過的一種高交領的樣式,兩襟掩得很高,能蓋覆大半脖子。到明時,慢慢演變成豎領的樣子。再搭配上各式的子母扣,很好看。

清代仕女圖 局部

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

?

大 袖

古時穿衣,自有一套禮服制度。寬袍大袖常常是古時禮服的其中一樣特點,在冠婚、祭祀等正式的場合穿服。

唐時著大袖的仕女

?

窄 袖

與我們想象中不同,古人並非總是終日寬袍大袖的,窄袖也一直都有。少數民族要遊牧,勞作者要耕種,為了方便,多穿窄袖的衣服。到了唐代,胡服流行起來的時候,無論貴族還是普通百姓,都穿上了窄袖的衣服。自此後,窄袖的衣服也成為了尋常日子裡,最不可少的那一樣了。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五代 顧閎中

?

琵琶袖

這種樣式的袖子,大袖小口,腋部較窄,很方便臂肘伸屈,袖口收緊後,也便於日常活動。因為形狀像琵琶,故名。晚明的時候,尤其流行這樣的袖子。

孔府藏的一件明代女襖

?

垂胡袖

黃牛喉下垂著的那塊肉皺,古人稱為“胡”。垂胡與這種袖子的樣子很像,所以給它起名“垂胡袖”。垂胡袖比較長,穿著時會在手臂上形成自然的皺褶,多見於漢代。

戰國楚墓帛畫《龍鳳仕女圖》局部

袴,脛衣也

?

脛 衣

上下通行、“被體深邃”的深衣,一直是漢服的古製。因為深衣能夠包覆身體直至足部,所以在最早的時候,人們穿的“褲子”,無需有腰襠,隻套在兩脛上,稱“脛衣”。

?

秦漢之際,古人穿的"褲子”,從脛衣發展成可遮裹大腿的“絝”,只是襠部仍不加以縫綴,是一種“無襠褲”,所以當時人們往往還是會在絝外罩以裳或深衣,以作遮擋。

?

胡人則是著合襠褲的,因馬上騎射,騎者的褲子自然不能無襠。也許是因著胡服影響,也許是因漢宮流風,至漢時, 合襠長褲已為漢人所接受,貼身穿著,多稱為“褌”。

裙與裳

?

“上衣下裳”是漢服體系最早形成的形製之一,古詩裡說“涕淚滿衣裳”,就是說眼淚流得很多,以致流到了下裳。“裳”是用七幅布帛,以“前三後四”的比例縫製的,穿著時,圍腰系帶就可以了。因為裳的左右兩側是貫通上下的,為了遮體,著裳者的上衣下方兩側會綴“祍”,用來遮蔽裳際的上部。

?

裙是到東漢末年才出現的,實際上,就是將裳的多幅布帛聯綴,不再把布帛裂開來。裙也是系帶的,所以古人說著裙子,總說的是“系裙”。

缺袖

?

背心

背心無袖,在漢服的體系裡不屬於等級十分高的式樣。所以在《紅樓夢》裡,常見丫鬟們穿背心,腰束汗巾——“回頭見鴛鴦穿著水紅綾子襖兒,青緞子背心,束著白縐綢汗巾兒”。這樣背心加汗巾的組合,是清前期出現頻率相當高的搭配。

《燕寢怡情圖》局部 清代 佚名

?

比甲

明人所說的比甲,即清時小說裡常見的坎肩,袖長較之背心,會更長一些,在男裝裡稱為“罩甲”。比甲都是對襟,明早期多為方領,晚明多為直領,明末清初時還出現了圓領的比甲。

明末清初的圓領比甲

?

半袖

半袖其實在歷史上一直都有,袖長大多至肘,常見唐時女子在衣服裡襯上一件半袖,及至後來宋元明清,也常有罩在衫襖外頭穿的。男裝裡同樣袖長至肘的,則稱半臂。

《雪豔圖》局部 清代 冷枚

【三者之間,最大區別在於袖長。馬甲無袖,甚至還會往裡再挖空一部分;袖長在稍出肩到如今我們穿的短袖之間的,稱比甲。半袖的袖長基本至肘。這三樣的名字,在清後已常常混淆著用了。】

“外套”

?

褙子

褙子尤其流行於宋時,一般女子會將褙子作為常禮服。這是一種對襟直領的窄袖長衣,兩側開衩至腋下,腋下的側縫還會縫綴有帶子,垂而不結,也是當時的一種複古式樣,是宋人的“好古存舊”。

《歌樂圖》局部 女子皆穿猩紅褙子 南宋 佚名

?

披風

披風是明代時興的一種形製,據說來源於褙子,樣子與現在我們說的“披風”和“鬥篷”不同。最大的特點是對襟,領下有玉扣花,或者用小帶系起,兩邊開衩。至清時,仍有穿披風,《紅樓夢》裡寫到鳳姐的裝束,就說她“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

清代仕女圖局部

?

氅衣

《世說新語》裡有記,說“嘗見王恭乘高輿,被鶴氅裘。……歎曰:此真神仙中人。”這是最早的關於氅的記載。氅衣常常在明清小說裡看見,不同朝代的樣子卻區別很大。氅最早是一種用鳥羽製成的儀仗工具,而像東晉的鶴氅,也是一種用鳥羽製成的小披肩。宋唐時,才慢慢成為了袍服的一種,與道家的袍服慢慢重疊。明時,氅衣的樣式與披風已經很相像了,上圖就是明時氅衣的樣式。兩者之間的區別主要在衣禒,氅衣的領口,袖口,衣襟側邊和袖口,都是有禒邊的。

《聽琴圖》局部 穿氅衣的趙佶 宋代 趙佶繪

一點點,想說在最後的

其實,兩千多年裡,人們穿衣也如我們的現在,更迭的每一朝,每一代,自有潮流與風尚。

每一種衣服的樣子,其實都是應著人們日常行止中很具體又細微的需求,依著很實在的功能,在人們生活裡慢慢落成的。也隨著周遭的戰爭時事、文化與科技,一直在變化。

想要活動松快些,有了琵琶襟的馬甲;與少數民族往來得多了,會開始喜歡穿袖子小些的衣服,騎射打獵,都方便。

都說,潮流易逝,風格永存。雖然舊時衣裳的樣子不再了,但就好像邵雍說的那一句,“時世不一,勿需固守傳統製式,某為今人,當服今時之衣。”

我們是在當下啊,不在舊時候,有著屬於當下的審美與趣味,需求與喜好,無法照著古人的樣子來過今時的生活。

所以我們穿著當下喜歡的衣服,也回過頭去,看古人如何穿衣、製衣,能體會他們放諸其中的智慧與體貼心思,也在我們衣的著中取用、賦予,是很得益的事。

比如要舒服。衣服總會留一點點松量,模糊界限,不去強調身體的比例。選擇柔軟的、有溫度的、不硬挺的材質。

比如要惜物。他們很少剪布,沒有省道,惜縫如金,因為如此是最不浪費布料的了。

比如要順遂。衣服是完全依附於人的。用很經典的“十”字型的平面裁剪,平放掛起,都是平面的結構,只有經人穿著後,才會隨人體曲線起伏和運動趨於立體,有流暢的線條。

我們穿著今時的衣裳,也從傳統的精神裡曉得,要順遂,要鄭重,對自己,很善待,便已是最最受益了

- e n d -

文章、影片等內容為 Lstudio 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