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進軍中醫領域「門檻費」5億 現金流吃緊的宜華健康繼續擴張

在此前超30億元的配股融資計劃失敗後,現金流吃緊狀況未得到緩解的宜華健康(000150.SZ)仍未停下擴張收購的步伐。

9月25日晚,宜華健康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達孜賽勒康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以現金近5.14億元收購朱智彪、潘松琴所持有的義烏市三溪堂國葯館連鎖有限公司(下稱國葯館)、義烏三溪堂中醫保健院有限公司(下稱中醫保健院)、義烏市三溪中醫藥研究所(下稱中醫藥研究所)各65%的股權。

宜華健康表示,此次收購的標的資產主要業務模式為「中醫門診﹢藥店零售」,同時具有非常悠久的中醫品牌和中華醫學文化,有利於擴大公司在醫療產業的布局範圍,標誌著公司正式進入中醫產業領域。

收購完成後,這三家公司將納入宜華健康合併報表,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宜華健康還稱,中醫板塊將與公司下屬的綜合性醫院、中高端養老社區形成互補的產業協同效應,形成全面醫養運營模式,打造新型的醫療養老產業平台。但資本市場對公司所說的這些利好似乎並不感冒,9月26日收盤宜華健康僅微漲0.88%。

自2015年宜華健康轉型以來,其通過頻繁收購形成了以醫療和養老為核心的兩大方向。今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控股和託管的醫院達到22家,管理的醫療床位接近10000張、護理床位超過2000張;已開業和在建的養老社區15個,擁有的中高端養老公寓超過3000套。

這意味著宜華健康將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床位破萬的大型醫療集團,但其野心顯然不止於此,如今又伸向中醫產業。宜華健康的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的計劃是將養老和中醫融合起來,在養老社區開展中醫養生治療和服務。

根據公告,此次收購的國葯館主要從事藥品零售,在浙江義烏、金華等多地設有分館;中醫保健院則是一家中醫專科醫院,設有中醫內科、中醫婦科、中醫腫瘤科等重點專科;中醫藥研究所則主要從事中醫藥研究和推廣。

截至2018年4月底,這三家標的公司總資產合計為4.24億元。根據此次收購價格對應的65%的股權,這三家公司整體估值達到7.9億元,但由於公告並未披露凈資產數據,標的公司具體溢價情況尚不可知。

宜華健康工作人員對此回復界面新聞記者稱,此次收購價格是經過雙方協商確定的,但標的公司的凈資產數據目前也不掌握。但是顯然此次收購還是存在一定溢價,三家標的公司整體估值相較於總資產溢價已達86%。

同時,交易對方朱智彪、潘松琴也作出業績承諾,標的資產2018年至2023年合計稅後凈利潤不低於3.99億元,其中2018年稅後凈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隨後的2019年至2023年的同比增速分別不低於15%、12%、10%、10%、0,即2022年和2023年持平,均為稅後凈利潤不低於7792萬元。

但從歷史業績來看,標的公司僅僅要完成今年的業績承諾就存在較大的壓力。由於中醫藥研究所為民辦非營利機構,故業績承諾主要來自於國葯館和中醫保健院。2017年國葯館、中醫保健院凈利潤合計約為3082萬元,意味著今年同比增速至少需達到62%。

今年前四個月,國葯館、中醫保健院的凈利潤合計為1782萬元,其中國葯館凈利潤約為631萬元,而其去年全年的凈利潤僅有457萬元。公告並未披露今年業績暴增的原因,前述工作人員表示主要系去年10月份國葯館的營業面積擴大所致。

那麼,按照今年前四個月的業績情況,標的公司想要完成今年最低5000萬元的業績承諾面臨的壓力不小;若今年無法完成,後續年份又該如何保障?

另外,在持續收購擴張後,宜華健康的現金流也捉襟見肘,而在此前超過30億元的配股融資方案終止的情況下,流動資金無法獲得補充,現金收購對公司來說是一大挑戰。根據公告,此次交易的資金來源於公司自有資金,但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宜華健康的貨幣資金不足3.67億元,僅支付此次收購都還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

不過,此次收購併非一次性支付,宜華健康在公告稱,此次轉讓款將分7期支付。宜華健康的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轉讓款和業績承諾是掛鉤的,會在2023年完成業績承諾後才會付清轉讓款,所以公司目前的現金流還是可控的。

這位工作人員還稱,未來將根據標的品質及公司財務情況進行收購。但在目前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下,宜華健康後續恐怕需要通過借債維持停不下來的收購,而這將增加負債高企和商譽減值的風險。

截至今年6月底,宜華健康以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為核心的有息負債已超過28億元,流動負債更是高達40億元,負債率為68.68%。同時持續收購也將進一步堆高商譽,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商譽達到19.30億元,佔總資產的比重超過24%,伴隨的減值風險將給公司業績增添不確定性因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