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體外碎石手術會增加高血壓風險?2000多人做了手術之後血壓升高

雖然衝擊波碎石術是微創的,早期的研究認為它可能會增加患者的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近日,心血管權威雜誌Hypertension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該研究旨在評估衝擊波碎石術和新發高血壓或糖尿病之間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通過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確定了1999年1月和2011年12月期間年齡在18歲至65歲之間的20219例接受首次結石外科治療(衝擊波碎石術、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的患者。

在中位隨訪74.9個月和82.6個月後,分別有2028例和688例患者接受了衝擊波碎石術與輸尿管鏡碎石術的患者發生了高血壓。在調整協變數後,研究人員發現行體外衝擊波碎石術的患者發生高血壓的可能性要比行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患者要高。衝擊波碎石次數增加,患者高血壓的風險也有所增加。然而,發生糖尿病風險在接受衝擊波碎石術治療與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的患者相似。此外,其風險並不隨著衝擊波碎石次數增加而增加。在長期隨訪中,研究人員發現衝擊波碎石會不斷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

因此,改變尿石症的治療方案(如內鏡手術或藥物排石療法)可以避免高血壓的風險。此外,避免多個療程的衝擊波碎石術也可以規避高血壓風險。

各種碎石取石手術對比

體外衝擊波碎石

適用於1.5cm以下,較軟的結石。

同一部位最多只能接受3至5次的體外碎石,每次碎石間隔不得低於10至14天。過頻接受體外碎石,會使人體組織受損,嚴重時,可引起腎破裂、腎萎縮,誘發急性腎衰竭,導致腎切除。

輸尿管軟鏡鈥雷射碎石取石術

適用於直徑< 2 cm 腎結石,會有結石移位、輸尿管穿孔、尿液外滲、輸尿管斷裂、感染、甚至是腎臟破裂等手術風險。

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

適用於直徑> 2 cm 的腎結石,且這種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容易人為造成腎損傷,所以例如嚴重的出血、感染等,有時甚至危及生命。

手術取石

一般只有在其它取石方式治療失敗,或者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情況下才會考慮手術取石。

怎樣藥物預防腎結石複發

(1)噻嗪類利尿葯:可減少尿鈣排泄,減少含鈣結石複發。(1~3 級證據,A~B 級推薦)

(2)檸檬酸:可有效增加尿枸櫞酸排泄,提高尿 pH 值,減少含鈣結石複發。(1~3 級證據,A~B 級推薦)

(3)草酸降解酶:適用於草酸鈣結石患者,能夠通過有效降低人體草酸含量,清除尿液結晶,矯正尿液來達到預防結石複發,效果非常明顯。 (1~3 級證據,A~B 級推薦)

(4)別嘌醇:適用於尿酸高的患者;對尿液尿酸水準正常的患者,使用別嘌呤醇不能預防腎結石形成。(1~2 級證據,B 級推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