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人提出向中國收“二維碼”使用費被打臉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絕大部分中國人都在使用的“支付寶”將在2019年全面登陸日本。但隨後即有聲音指出,二維碼功能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方擬重申二維碼的專利收益權,欲向中國人每人收取1分錢。在巨大的市場使用量基礎上,這將意味著不可估量的專利使用費。

日本壟斷二維碼技術長達47年,中國二維碼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二維碼是信息碼演進史的一部分。上世紀80年代,隨著信息碼技術的發展,美國和日本同時出現了二維碼技術。此後,全世界相繼開發出多達幾十種二維碼標準。

1994年,日本Denso Wave公司發明了QR碼,它的名稱來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縮寫。QR碼由於免費開放授權,在應用端得以流行,後來成為二維碼的代名詞。2003年,日本電信公司NTT DoCoMo開始在手機上推廣QR碼應用,日本政府也將QR碼指定為通行的二維碼,到2006年年底,日本的二維碼用戶已經達到6000萬。年輕的王越是這波科技浪潮的見證者。1999年,王越從黑龍江大學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後遠赴日本工作,期間獲得了一個發明成果,創造了光學觸摸屏國際專利。2001年,25歲的王越已經在一家日本軟體公司做到技術總監的位置。

王越在做一個日本民營醫院的看護管理項目時發現,日本醫院在對患者和藥品進行管理時都引入二維碼和PDA的應用。他第一次接觸二維碼就被它的魅力吸引了。二維碼在日本的商業模式也很清晰,王越記得那時一個二維碼技術模塊可以賣到999美元。他由此產生靈感,打算開發用手機識讀二維碼的技術。王越認為,借助手機二維碼,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信息流一下子暢通起來,能被廣泛地應用於各種場景。

王越敏銳地嗅到了二維碼商機,隻經過15天的思考,他就決定回國創業。2002年7月,王越在中關村成立了意銳新創。這是國內第一家成立的二維碼開發應用公司,專注於核心技術二維碼識讀引擎軟體的研發。

2002年時,意銳就有了完整的二維碼功能演示,之後幾乎每年一次升級換代。2004年,王越才搭建起真正的創業團隊,到2005年,團隊人數接近20人。2006年,意銳新創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款漢信碼讀取設備以及手機版漢信碼引擎,並獲得中國自動識別行業2006年度特殊貢獻獎;2007年,漢信碼成為國家標準。

2012年,中國二維碼市場爆發。當年5月,微信正式推出“掃一掃”功能,嘗試以二維碼為入口;10月,騰訊CEO馬化騰說,“未來二維碼也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入口。”另一個巨頭阿里也早已在二維碼市場進行布局。

希望的曙光出現在2013年。這一年,中國移動通信技術也進入了3G、4G時代,一切催化條件都開始具備,王越過去12年的經驗積累和沉澱,也將在商業上得到回報。

2013年12月16日,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辦的“漢信碼應用推廣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上,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發言人表示將正式推廣應用中國自主研發的二維碼識別技術“漢信碼”,該技術也將施行專利免費策略為社會企業以及國家應用部門使用。作為一種完全自主創新的碼製,漢信碼的六項技術專利成果歸編碼中心所有。編碼中心明確了漢信碼標準中涉及到的專利免費授權使用的基本原則,二維碼技術與應用公司以及最終用戶不需要向編碼中心或任何其他部門交納許可費用,從而能夠將二維碼技術與應用面臨的專利風險降到最低。

日本欲竊取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

2015年是王越創業以來的第一波高反彈攻勢。意銳新創重新組建團隊、梳理業務、全力出擊,在電影院市場一舉拿下超過70%的市場份額,並成功開發出移動支付設備“派派小盒”(簡稱“小白盒”),進軍移動支付領域,受到很多二維碼支付服務商的採購。

微信支付、百度錢包等互聯網金融平台都將小白盒作為線下終端支付首選設備。掃碼支付也成為中國新四大發明的基礎之一。

中國現在使用的二維碼技術,不存在侵權行為,二維碼支付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了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就已達5.5兆美元;另據佛瑞斯特研究公司的數據,2016全年美國移動支付規模僅為1120億美元。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中國在新經濟和尖端技術上取得的成功讓中國人有理由感到驕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