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猴子到底是從何而來,一篇文章告訴你

對猴群有所了解之後,中科院動物所靈長類研究組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探索這群猴子來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這看起來像一個哲學問題,其實屬於物種的地理格局範疇。簡單說是從分析種群遺傳的角度,分析滇金絲猴是如何形成現在的地理分布格局的。

獲取DNA

時光不可逆轉,如何知曉幾十萬年前,甚至幾百萬年前的情景?

這裡不寫科幻小說,也發明不出時光穿梭機,穿梭到過去。想要知道滇金絲猴的遠古歷史,需要解密基因的密碼。基因突變有一定的規律和參考,如同分子鍾,每百萬年突變多少,有一個大致的參照,這便是遺傳的密碼。

基因就是一串字母構成的密碼,科學家們要做的是從這些雜亂無章的數據組中尋找答案。這些工作主要由中科院動物所靈長類研究組的劉志瑾博士和任寶平博士完成,任寶平博士負責野外采樣,劉志瑾博士負責實驗分析。

如何采樣呢?其實想要提取滇金絲猴的DNA 資訊,有很多種途徑,比如可以從猴子的血液、皮膚中獲得。

金絲猴化石

但是,這些方法都會或多或少傷害滇金絲猴。而滇金絲猴早已今非昔比,它們現今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不再是那群任人宰割的“猴子”了。身子如此金貴,可碰不得。得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能提取到DNA 資訊,又不能傷害到它們。思來想去,滇金絲猴的糞便和毛發成了提取DNA 的最終來源

接下來研究人員有了一項光榮而又艱巨的使命——采糞粒。

首先要確認目標猴群活動範圍,然後尋找滇金絲猴的糞便。有了前輩過去的調查,找尋猴群不再變得困難,采集糞便也不再是大海撈針。即便如此,依舊有難題。

按照提取猴子糞便中DNA 的要求,糞便要盡可能的新鮮,如果撿到十天半個月之前的糞便,就很難有效提取DNA,因為DNA 已經降解了。

再者,滇金絲猴以群體為部門活動,活動太空大,行蹤隱秘。在野外跟蹤猴子難,采集符合要求的猴糞更不容易:

要把個體分開了采集,猴子一般在樹上排便,等糞便落到地面上早就散開了,而且多個個體的糞便混合在一起是常有的事。

從事科學研究哪有退路,歷經千辛,排除萬難,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終於順利采集到了11 個滇金絲猴野生種群的207 個樣品:

其中 203 個糞便樣品、2 個肌肉樣品和 2 個血癍樣品。這裡的肌肉和血液樣本來自於一隻死去的猴子。隨後,劉志瑾博士提取DNA,利用線粒體 DNA 控制區序列和微衛星作為分子標記,鑒定了 157個個體,並對滇金絲猴的遺傳多樣性、種群遺傳結構和種群歷史進行解碼。

采集滇金絲猴糞便 夏萬才 / 攝

滇金絲猴原來是這樣進化而來的

這裡有必要講述下遺傳的密碼。DNA 可以理解為一個密碼,這個密碼是由四個字母“ACGT”組成的。你可不要小看這四個字母,整個生命的奧妙就隱藏在其中,構成我們大千世界芸芸眾生。

DNA 可以進行自我複製,每次細胞分裂都伴隨著遺傳物質的複製。我們提取的DNA 就是看看“ACGT”的規律,看看猴子的DNA 這四個字母是如何構架在一起的。

通過分析這些字母組合,就可以尋找生命的進化來源,此處省略煩瑣的數據分析,直接看劉志瑾博士的分析結果。所謂“天下猴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00 萬—70 萬年前,由於青藏高原劇烈抬升導致滇金絲猴祖先種群彼此隔離。

種群隔離之後,猴群之間無法通婚,也就不能再進行基因交流。因此它們各自獨立進化,整個滇金絲猴祖先群被分化為南北兩支。

此後,16 萬—5 萬年前,地球處於間冰期,優越的氣候條件給了滇金絲猴廣闊的生存舞台。這個時期北部種群爆發,開始向著南部擴張,和南部種群匯合。於是南北兩支猴子再次相遇,那個時候它們還沒有形成生殖隔離,相遇的猴子通過交合繁育後代,將彼此攜帶的基因再次融合,於是形成了現在的遺傳格局。

5 種金絲猴的分化歷史 趙序茅 / 繪

根據彼此的遺傳差異,把所有滇金絲猴種群劃分為3 個地理單元:即北部猴群、中部和西南部猴群、東南部猴群。

當人類慢慢成為自然界的主宰,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對於動物世界的影響之大已經超過滄海桑田的演變力量。人類通過開墾土地、修建路線、砍伐森林等一系列活動把整個滇金絲猴猴群又分隔成彼此不能聯繫的孤群。

比如214 國道將西藏境內的小昌都和米拉卡兩個猴群分開。雲南省蘭坪縣境內修建的省道也是從猴群中金絲猴化石穿過,將猴群分為南北兩部分,互相隔離。

此外,維西境內康普群,開礦現象比較嚴重。種種人為活動如同一道道封鎖線,將猴群分隔包圍,使其彼此無法“通婚”。這些造成的後果就是整個滇金絲猴猴群無法進行基因交流,遺傳多樣性降低,而猴群還會面臨現實的近交衰退的危險……

文:趙序茅 李 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源:網絡

編輯:武曉稷

作者:趙序茅 李 明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