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得了銀屑病,還要小心它!

不想錯過界妹的推送?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銀屑病關節炎的表現與治療

銀屑病關節炎

銀屑病關節炎(psoriaticarthritis,PsA)是一種與銀屑病相關的炎性關節病,具有銀屑病皮疹並導致關節和周圍軟組織疼痛、腫、壓痛、僵硬和運動障礙,部分患者可有骶髂關節炎和(或)脊柱炎,病程遷延、易複發、晚期可關節強直,導致殘疾。

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高峰年齡為30~50歲 ,無性別差異,但脊柱受累以男性較多。

關節表現

關節癥狀多種多樣,除四肢外周關節病變外,部分可累及脊柱。受累關節表現為疼痛、壓痛、腫脹、晨僵和功能障礙。

據臨床特點分為5種類型,60%類型間可相互轉化,合併存在。

1、單關節炎或少關節炎型

  • 佔70%,以手足遠端或近端指 (趾 )間關節為主,膝、踝、髖、腕關節亦受累,分布不對稱,因伴發遠端和近端指(趾 )間關節滑膜炎和腱鞘炎,受損指 (趾 )可呈現典型的臘腸指 (趾 ),常伴有指(趾 )甲病變,此型患者約 1/3~1/2可演變為多關節炎類型。

2、遠端指間關節炎型

  • 佔5%~10%,病變累及遠端指間關節,為典型的PsA,通常與銀屑病指甲病變相關。


3、殘毀性關節炎型

  • 佔5%,是PsA的嚴重類型,好發年齡為20~30歲,受累指,掌,蹠骨可有骨溶解,指節為望遠鏡式的套疊狀,關節可強直、畸形,常伴發熱和骶髂關節炎,皮膚病變嚴重。


4、對稱性多關節炎型

  • 佔15%,病變以近端指 (趾 )間關節為主,可累及遠端指 (趾 )間關節及大關節如腕、肘、膝和踝關節等。


5、脊柱關節病型

  • 約5%,男性,高齡者多見,脊柱和骶髂關節病變為主,常為單側,下背痛或胸壁痛等癥狀缺如或很輕,脊柱炎表現為韌帶骨贅形成,嚴重時可引起脊柱融合,骶髂關節模糊,關節間隙狹窄甚至融合,可影響頸椎導致寰椎和軸下不全脫位。


癥狀和體征

1、皮膚表現:皮膚銀屑病是PsA的重要診斷依據,皮損出現在關節炎後者診斷困難,細緻詢問病史,銀屑病家族史,兒童時代的滴狀銀屑病。

檢查隱蔽部位的銀屑病 (如頭皮 、臍周或肛周)和特徵性放射學表現可提供重要線索,但應除外其他疾病,並應定期隨訪。

2、指(趾)甲表現:頂針樣凹陷(>20個),指甲脫離、變色、增厚、粗糙,橫脊和甲下過度角化等。指 (趾 )甲病變是銀屑病可能發展為PsA的重要臨床表現。

a、指甲的凹陷和變色 b、手指關節腫脹 c d、香腸指/趾 e、跟腱腫脹

3、關節表現:累及1個或多個關節,以指關節、蹠趾關節等手足小關節為主,遠端指間關節最易受累,常不對稱,關節僵硬、腫脹、壓痛和功能障礙。

4、其他表現:全身癥狀、系統性損害、起止點炎。

治療方案

PsA治療目的為緩解疼痛和延緩關節破壞,兼顧治療關節炎和銀屑病皮損。

PsA一般病程良好,少數患者(<5%)有關節破壞和畸形。家族銀屑病史、20歲前發病、HLA-DR3或DR4陽性、侵蝕性或多關節病、廣泛皮膚病變等提示預後較差。

1、一般治療

適當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關節損傷,注意關節功能鍛煉,忌煙、酒和刺激性食物。

2、藥物治療

  • 非甾類抗炎葯(NSAIDs):常見的布洛芬類藥物、 塞來昔布類藥物、雙氯芬酸類藥物等都是屬於這類藥物,比較常用的藥物,對於嚴重的療效一般。

  • 抗風濕葯(DMARDs):即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的縮寫,改變病情的藥物,有傳統的抗風濕葯,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羥氯喹、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等。

    還有近年來新型的生物製劑屬於新一代的DMARDs:英夫利西單抗,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戈利木單抗,以及近期最新上市的蘇金單抗和烏司奴單抗,總體來說療效和安全性都好,就是價格相對其他治療要貴。

  • 糖皮質激素:也就是常說的激素,短期效果好,長期使用要特別謹慎,會有一系列不良反應,值得關注。

  • 植物葯製劑

  • 局部用藥(關節腔注射、外用藥物)。

3、物理治療

4、外科治療

對已出現關節畸形伴功能障礙的患者考慮外科手術治療,如關節成形術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