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V造假 微博調整數據顯示方式應對,流量謊言怎麽破?

大家在刷微博、刷公號時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人真有這麽紅、有這麽多粉絲?這文章不怎麽樣啊,真有這麽多人看?近日,新浪微博管理員账號發布《關於調整微博轉發評論數據顯示方式的公告》,其中提到“某些大v被刷爆的轉發、評論數字,實際上反映的是唯數據論、唯流量觀的滋長和蔓延。”流量造假這個不算新的話題,由此再次備受關注。

中國之聲記者調查發現,刷數據十分簡單,以公眾號的十萬加閱讀量來說,幾千塊錢就可以刷出來。對於公眾號運營者自己來說,刷漂亮數據,也並不只是自己的期待。“飲鴆止渴”式的運營背後有著一條多方默許的利益鏈條。

數據造假背後的“生意經”:長期存在、已成行業規則

承接“粉絲業務、點讚/評論/轉發業務、閱讀量業務、抖音等直播平台行銷方案”,一個名為新微傳媒的微信,在自己的宣傳頁面上詳細的標注了各項業務,類似提供此類服務的公司,基本都是如此 “身兼多職”,根據這些商家的描述,價格根據平台和要求不同,時有波動。

比如微博“產品”的價碼:1萬個粉絲90元到270元不等;100個點讚3到5塊錢,閱讀量業務是最便宜的,1萬次4到20塊不等;到了微信公眾號,提高一萬閱讀量需要400至600左右。

中國之聲記者在淘寶上聯繫到一個“優化閱讀量”賣家表示:“我們這邊是真人增量,就是人工增量。不是那種機器刷,快單基本上幾千的時速,慢單兩三百的時速。我們這邊給您增加閱讀量的話,在您後台顯示的會話來源,就是這樣的一個來源增量。”

會話來源一般指的是圖文消息群發後,關注該公眾號的粉絲直接在公共號界面點開閱讀的量,這種增量不易被識別。刷會話來源閱讀量的方法實際也不難,刷量公司通過號販子購買大量的微信號,通過程式進行管理、操作。中國之聲記者在qq群中就找到不少微信號販子。

號販子1:“新號40元,實名號75塊錢一個。如果量大的也可以便宜。你先說需要多少,我這邊一天幾十個應該不成問題。”

號販子2:“數據養的號咱不要,只要自己的私人號,咱是做平台和微商的。”

幾十塊就可以買一個微信號,為一篇公眾號文章打造十萬加閱讀量,可以賺幾千塊,這個鏈條的前端,聽起來是個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而在後端,刷數據又是複雜的、心照不宣的默契。娜娜(化名)運營著一個垂直領域的公眾號,因為內容領域專一,閱讀量雖然往往維持在兩三萬,但用戶黏度及品牌方的認可度都不低:“我自己有想過,但沒有實施過。這種要求一般不會由品牌方來提,就算要提一般是公關公司,他們希望對品牌方有所交代,然後面子上好看一些。”

盤點各方觀點:刷出來的流量數據造假鏈

採訪中中國之聲記者發現,很多博主也知道刷數據本質上是“飲鴆止渴”。但當微博或公眾號進入到商業化階段,因為關注“數據”的人太多,公眾號運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壓力。刷一波流量後,博主可以盈利,對公關公司和品牌執行者也好交代。幾方甚至由此編織起一張“互惠互利”的龐大利益網。

經紀人——代表網紅,好數據才能賣上好價錢。

王戈(化名)一直在幫一些網紅當運營經紀人,他形容自己的角色有點像“包工頭”:“kol(關鍵意見領袖、博主)沒有那麽多時間跟公關公司去接觸,所以他會有自己的經紀人。比方說我的一條廣告是多少錢,然後我大概能夠做到什麽樣的內容,我是代表kol。一般發出來以後有一個自然流量,如果是真的跟你平時的內容差特別多的話,作為kol來說,他本人輸出的一個內容,沒有做效果很難看,數據很難看,這種東西其實對作者本身也是一種傷害,我們可能會跟博主說我們要去做一下這個效果。”

公關公司——平衡品牌與博主,篩選適合的公眾號,數據、調性都得考慮。

李婷(化名)是上海一家著名跨國公司的公關,之前她還有過傳統媒體及頭部公眾號的工作經歷,在她看來,公關公司需要對品牌負責。“我們都是有年度維護的公關公司的。公關公司他也不會說點對點去聯繫這些人,因為這些人他其實也有矩陣,每個人的粉絲量可能就在二三十萬。某一個公司就是一起簽了他們,負責維護我們品牌的這種公關公司就會在這裡去挑符合需求的符合預算的。”

博主究竟能不能達到品牌方的要求,公關公司也得考慮。

經紀人王戈表示:“除非說真的是非常優質的內容,能夠讓粉絲自發的去轉發或者說評論點讚,但是在現實過程當中比較少。因為客戶想要的是你在這裡把我需要去給閱聽人傳達的這些點明確出來,有的甚至要不斷的重複。這些跟優質內容本身其實很多時候就是矛盾。公關公司它要去平衡這兩者,為了達到這樣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效果,在呈現數據的給客戶去交差的過程當中,他就需要去加一些閱讀量,還有點讚評論。”

品牌執行者——對公司高層負責,數據是最有力的說明。

李婷介紹,品牌至少希望得到成倍回報,比如,“花了50萬,當然希望到老闆那裡說,閱讀量500萬。”這一點,王戈深有同感:“去找公關公司下單的品牌執行,他其實是一個執行層面的人,他需要拿這個東西去給他的長官做匯報。如果說我的預算撥出去了,案子做完了,數據很難看,他也沒有辦法交差。”

在李婷看來,一些公眾號的投資方,也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數據造假的現實壓力。“有一些他可能就是當年曾經做得很好。曾經的好是因為真的是自己一筆畫一字一句寫出來的,所以當年曾經很帶貨。但是他因為要養團隊也開始擴充,甚至有A輪B輪這樣進來,他不得不自己抽出來,去建立這些新的聯繫,獲得更多的投資,獲得更大的預算。他就有他的團隊來幫他寫的,但是其實現在這些團隊就是說這是我一份工作,品質是直線下降的,幾層之外的傳播都是下降的。”

“繁華”過後終要面對現實,刷出來的只是“皇帝的新衣”

品質下降,勢必影響流量,就可能需要靠刷數據、提價等各種方法來維持運營。

當然,在經歷最初幾年的風光之後,這個鏈條上的每一個點——公眾號實際所有者、經紀人、公關公司、品牌執行人最終到品牌公司,已經逐漸明白,這些刷出來的漂亮數據,對於誰來說都是“皇帝的新衣”。

以品牌方來說,也摸索出了一些辨別的方法:“一直待在品牌裡的人可能不那麽知道,數據就是十萬二十萬,他們就是相信這個的。我們自己可能會看閱讀量、留言量,然後甚至去看次條和第三條。通常是有個比例的,比如說頭條有十萬加,至少次條會在三四萬左右,第三條可能會在一萬左右,這個是個比較工整的、比較好的閱讀量。刷數據的,它可能就是頭條刷到十萬加,然後次條他可能幾千,那麽你就知道這個當中差距就是差太多了,這樣的號可能就會被踢出去。”

不管品牌李婷,還是經紀人王戈,包括博主娜娜,都認為公眾號或者微博推廣“躺著掙錢”的日子過去了,大浪淘沙,只有那些專注內容的精品才會被留下:“個別的博主會在接案子之前就講,要麽我不接,要接了我也不刷量。廣告主在投放的時候,他現在其實也是多維度去衡量效果,不會說像以前那樣,網紅給我報多少,層層加價。一個品牌維度有沒有提升,搜索指數,或者說我產品的一個訪問的點擊量有沒有上去,這幾年的這種試驗過後,廣告主心中也是有一個比較明確的一個標準,我一定要找到對的廣告牌。”

記者:周益帆

來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