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遏製明星刷流量要規範數據變現利益鏈

近期,媒體曝光明星在微博刷數據流量造假。某藝人發布的一條微博獲得了超過1億次的轉發。目前微博總用戶數也不過3.37億,相當於每3名微博用戶中就有1人轉發了,頗為誇張。

在微博,除了轉發,閱讀、評論、粉絲,都可造假,皆是生意。明星在微博刷數據流量造假的手段,一是粉絲主動幫著刷,熱衷選秀節目和狂熱追星的粉絲通過雇傭水軍為支持的偶像刷榜刷量,藝人經紀公司和各新媒體平台也看中了其中的商機,在背後推波助瀾。二是外掛,流量公司先刷一個基礎流量,再引導粉絲和大眾評論轉發,連真帶假,製造虛假繁榮。

其實,明星在微博刷數據流量造假不是個別現象,出現流量數據造假也不限於微博一家。不誇張地說,刷數據流量造假已經成為一個“流量黑色產業”。在電商平台上,刷流量軟體公開叫賣,刷流量公司公開招攬生意。因此,整治流量造假需要分為兩步,一是打擊互聯網流量造假黑色產業鏈,二是規範流量造假得益的明星、大V和內容平台。

目前,互聯網黑產規模龐大。2018年5月,由京東金融研究院和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共同撰寫的《數字金融反欺詐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黑產從業人員超過150萬人,年產值達千億元級別。網絡黑產讓各大平台也頭疼不已,新浪微博也是深受其害,它宣稱已將微博轉發、評論計數顯示上限調整為100萬。針對刷數據現象中可能存在的違法犯罪行為,已多次向警察機關提供證據材料進行報案。拚多多前段時間的被“薅羊毛”,也是黑產所為。讓拚多多後怕的“羊毛黨”,泛指一些想盡辦法佔平台便宜、從中獲利的群體。網友個人搶點優惠券、秒殺商品影響不大,黑產分子卻利用非法手段將“薅羊毛”變成一門“生意”,讓平台頭疼不已。

在流量黑產之外,還有“流量明星”的閉合生產。這個閉環由明星本人、經紀公司、製作機構、粉絲群體、銷售渠道、播出平台以及產業鏈相關環節構成。央視新聞給出了一份名單,從榜單中的數據對比來看,發現這些流量明星的數據造假比例最高居然達到了驚人的80%。

明星流量造假的背後,可能也反映了各大新媒體平台的流量爭奪戰。作為移動互聯網最直接指標,隨著人口紅利結束,活躍用戶數率先達到增長天花板。2018年年末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速同比已經放緩至5%以下,總活躍用戶規模達11.3億,逼近飽和。在流量見頂情況下,今日頭條向微博“開戰”。2018年11月,今日頭條公布了“閃耀計劃”,將拿出一百億流量扶植優質影視項目宣發,同時,拿出一百億流量扶持優質的明星內容合作。

明星流量造假只是冰山一角,流量造假的另一個重災區是視頻。某些網劇的播放量,達到驚人的百億級。影視劇流量造假已經變成娛樂圈一個公開的秘密了。一部劇動輒超百億的播放量、點擊率,很多都是刷出來的流量,背後暗藏一條龐大的利益鏈條。因此,整治明星乃至影視行業流量造假,需要改變唯流量論。現在愛奇藝、優酷等視頻平台先後關閉了前台播放量顯示。但真正治理流量造假,還需要回歸內容為王。拋棄對流量的崇拜與依賴,渠道與平台也要拒絕把流量當成主要衡量標準,如此才能引導粉絲與觀眾走出流量干擾,更多去關注創作者與作品本身。一個可行的辦法,就是內容平台破除對“算法推薦”和機器人推薦機制的過度推崇,將之與人工審核相結合。

“流量明星”造假的背後,是數據變現利益鏈,甚至是內容平台的流量變現爭奪戰,是各路資本在流量、內容變現背後的產業鏈。僅有道德上的譴責和自媒體平台自身的約束是不夠的,遏製明星刷流量和各種數據流量造假,要打擊網絡黑產,規範數據變現利益鏈。明星不應被貪婪和欲望綁架,各類內容平台、直播平台、視頻平台也不應被資本無度裹挾。

朱邦凌(財經評論人)編輯 陳莉 校對 吳興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