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魏國的一員大將:重創楚國,卻被白起斬殺!

魏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戰國250余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公元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但在以後的戰爭中,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裡,南辱於楚”,開始衰落。對於魏國來說,之所以能在戰國前中期保持強盛,離不開眾多名將的支持,比如吳起、龐涓、樂羊等人,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魏國將領。當然,就筆者今天要說的公孫喜,也是魏國的一員名將。就公孫喜來說,曾參與針對楚國的垂沙之戰,卻在伊闕之戰中被白起所斬殺。

首先,根據《戰國策》、《左傳》等史料的記載,公孫喜又名犀武(?~公元前293年),姬姓,公孫氏,名喜,陰晉(今陝西華陰市)人。從姓氏和名字上來看,公孫喜應該是魏國王室的後人。在此基礎上,公孫喜受到了魏國君主的重用和信任。對於公孫喜的一生來說,主要參與了垂沙之戰和伊闕之戰這兩大戰役。一方面,就垂沙之戰來說,發生於公元前301年。彼時,齊國、魏國、韓國這三國聯合派出大軍進攻楚國。齊國派出的主將是匡章,韓國是暴鳶,而魏國則是公孫喜。與此相對應的是,楚國君主楚懷王王令唐昧率軍迎擊三國大軍。

在垂沙之戰中,雙方在垂沙隔水列陣(即重丘,今河南唐河縣),相持6個多月。對此,齊國君主可謂失去了耐心,所以催促齊將匡章盡快和楚軍決戰。對此,匡章從樵夫口中得知楚重兵把守處水淺可渡,於是選精兵乘夜涉渡奔襲楚軍。而就公孫喜和暴鳶,也率領魏國和韓國大軍一起進攻楚國。與此相對應的是,唐昧因聯軍6月余沒有動靜,放鬆戒備。在聯軍上岸後,倉促調兵應戰。由此,在垂沙之戰中,楚軍大敗,唐眜被殺。在此基礎上,公孫喜率領的魏國大軍和齊國、韓國的大軍乘勝攻佔垂丘(今河南沁陽市)、宛(今河南南陽市)、葉(今河南葉縣)以北的大片土地。

對此,在筆者看來,通過垂沙之戰,齊國、魏國、韓國重創了楚國,就楚國來說,不得不向齊國表示屈服,被迫以太子橫為質,向齊求和。在垂沙之戰中,公孫喜率領的魏軍不是主力所在,也即是以齊軍為主的。不過,到了伊闕之戰中,公孫喜被賦予了主力的重任。公元前295年,秦國左庶長白起統率秦軍進攻韓國,一舉攻佔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一年後,魏國大將公孫喜率領大軍救援韓國,加上韓國的軍隊,聯軍的兵力達到了24萬左右,明顯超過了白起率領的秦軍。

最後,魏國和韓國的聯軍在伊闕據險扼守,和白起相持到了公元前293年,雖然白起率領的秦軍只有10多萬人,但是,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先設疑兵牽製聯軍主力韓軍,然後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猛攻魏軍,一舉將其殲滅。也即通過各個擊破的策略,白起先是擊敗了公孫喜率領的魏國大軍,並斬殺了公孫喜這位主將,緊接著,白起立即轉用兵力攻打韓軍,從而取得了伊闕之戰的勝利。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伊闕之戰中,魏國名將公孫喜因為被白起斬殺,所以成為了白起的背景板。對於白起來說,在斬殺公孫喜這位名將後,逐漸受到了秦國的重用,開啟了自己的名將之路。而魏國在失去公孫喜後,則日益衰落下去了。對此,你怎麽看呢?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