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試論古代中醫解剖學史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來源於觀察,中醫學對臟腑的認識自然也不例外。人體解剖學是一切醫學基礎理論的基礎,無論是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都離不開人體解剖學。然而,現今人們一提到解剖,總是將其與西醫學聯繫在一起。現代醫學界關於中醫是否科學的爭論,一部分原因就在於西醫的器官概念有解剖學作為基礎,而中醫的臟腑及功能則缺乏現代解剖學的支持。通讀中醫古代著作,我們不難發現,中醫學最早也是起源於解剖,且它對人體解剖結構的認識和描述,則遙遙領先於其他醫學體系。但由於受中國古代儒家倫理思想的影響,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毀壞人的身體實屬有違天理,加之封建禮教的束縛和科學技術水準的限制,中醫逐漸由臟腑的形態學研究轉向其臟腑功能的研究。

筆者嘗試按照各朝代的歷史發展順序,對中國古代涉及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著作進行整理分析,以更好地了解中醫學的發展歷史以及中醫學在人體解剖學上所取得的成就,進而正確地認識中醫的起源與發展變化的歷史原因。

1

中國古代人體解剖學的起源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更是古代人類種植農業學、天文學及醫學的發源地之一。從遠古時代起,狩獵就是古代中國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那時即會宰殺或解剖動物。而且在封建時期,祭祀是一件十分神聖和必須的事情,這其中動物和奴隸、戰俘的肌肉和內臟則是最重要的祭品,可見,古人對於解剖早就有了一定的認識。

甲骨文:心

1899年在殷墟發現的甲骨文,使許多專家學者認識到:甲骨文的創造,是中國遠古時期對人體進行解剖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中醫解剖學發展的一大特色;對甲骨文的深入研究,能為探索我國人體解剖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於省吾先生的《甲骨文字釋林·釋心》中記載了心字在甲骨文中六種不同的寫法,這六個心字都是當時造字者通過對奴隸和戰俘的屍體進行解剖,將心臟從胸腔中取出仿照描繪而成的,並在其中描繪出心內瓣膜,以及心臟的四條大血管,其形狀與實體心臟的外形十分接近。這幾個心字之所以有不同的形態,那是由於造字者所觀察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根據甲骨文的研究與發現,我們可以將中國古代解剖的起源追溯到殷商時期。

2

中國古代人體解剖學的發展

2.1 春秋戰國時期

早在《靈樞·經水》中就記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本篇提出了「解剖」的概念,這是解剖在中醫經典中最早的出處。

《內經》認為,我們對人體結構的了解有兩種方法,對外是通過度量切循而得知,對內則是通過解剖來觀察。《靈樞·腸胃》記載:「唇至齒,長九分,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二鬥五升;小腸,後附脊,左環回周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尺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這裡描述的消化道各個器官的大小和數字與現代解剖學的描述基本一致,若不是經過解剖觀察,很難做到如此精確。這一條文完美地詮釋了我國古代解剖技術以及對臟腑描述的準確程度。

同時期,除了《內經》外,《難經》同樣對解剖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補充了《內經》的不足,增加了對五臟以及喉嚨、膽、膀胱、肛門的形態和重量的描述。如《難經·四十二難》指出:「肝重二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肺重三斤三兩,凡八葉。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這裡對五臟重量的描述,對心臟四個心腔和主動脈口、肺動脈口、上下腔靜脈口的描繪,以及對腎是成對器官的描述,都與現代解剖學大致相符。

又如《難經·四十四難》中提出:「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沖門也。」將人體消化道的各個門戶分為七沖門,以今天的眼光來考察這些描述依然是比較準確的,而且七沖門的大部分名稱在現代解剖學中依然被沿用著。

由此可見,《難經》時期我國解剖技術的水準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與同時期其他醫學體系相比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2.2 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言:「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鑱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拔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這裡對上古醫人「割皮解肌」的手術過程做了詳細的闡述,即先割皮解肌(剖開皮膚肌肉),然後訣脈結筋(結紮血管和處理韌帶),最後則是揲荒爪幕(拉開胸腔膜和腹膜),與現代外科手術的程式基本吻合,可以推斷出若沒有一定的解剖經驗是無法做出如此詳盡的陳述的,說明在漢代以前中國的解剖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而《漢書·王莽傳》曰:「翟義黨王孫慶捕得,莽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量度五藏,以竹筳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治病。」可見,雖然解剖在中國古代不被律法所支持,卻不曾停止過。

《後漢書》記載:「華佗精於方葯,病結在內,針葯所不及者先與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胃腸,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瘡愈,一月之中平復矣。」這裡對手術指征、術中變通及術後處理都有所交待,並與現代手術過程基本一致,足以說明當時的解剖技術所取得的成就。

南北朝時期的《南史·顧顗之傳》中記載:「沛郡相縣唐賜往比村彭家飲酒還,因得病,吐蠱二十餘物。賜妻張從賜臨終言,死後親劍腹,五臟悉糜碎。郡縣以張忍行剖,賜子副又不禁止,論妻傷夫,五藏刑,子不孝父母,子棄市。並非科例。」此事例雖以賜妻及子獲罪為終結,但可以看出當時解剖的概念已被大多數民眾所知曉。

2.3 隋唐兩宋時期

隋·巢元方在其《諸病源候論》中首載腸吻合術,即「腸兩頭見者,可速續之。先以針縷如法,連續斷腸,便取雞血,塗其際,勿令氣泄,即推內之。腸但出不斷者,當作大麥粥,取其汁持洗腸,以水漬內之。當作研米粥飲之。二十餘日稍強糜食之,百日後乃可進食耳。」這段話對術後處理、預後、併發症的預防與治療都做了具體的交待,這樣科學的處理方法足以顯示出當時我國解剖技術的發展水準。

五代時期煙蘿子所作的《內鏡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人體解剖圖,是現代解剖圖譜的藍本,其內容包括《首部圖》《朝真圖》《內鏡左側之圖》《內鏡右側之圖》《內鏡正面之圖》《內鏡背面之圖》六部分。其內容是根據《內經》的臟腑學說及道家的「內景學說」來繪製的,其所繪器官大多與現代解剖學內容相吻合,是第一個嘗試將人體內臟解剖知識用圖畫形式表達出來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實屬難能可貴,開創了後世繪製解剖圖的先河。

宋代慶曆年間成書的《歐希范五臟圖》,是當時宜州推官吳簡組織畫工宋景對被朝廷處死的歐希范等56具屍體進行解剖,並根據其所觀察到的臟腑位置繪製成圖的。它所記載的「肺之下則有心、肝、膽,脾胃之下有小腸,小腸下有大腸,小腸皆瑩潔無物,大腸則為滓穢。大腸之旁有膀胱……腎則有二,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則在心之左。」各臟器的解剖位置和形態與現代解剖知識基本一致。

崇寧年間,楊介根據泗州死囚的屍體解剖所整理的《存真圖》,在中國古代解剖學史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他的心氣圖描繪了右側胸、胸腔的主要血管關係等,無不顯示出我國古代解剖的成就,可惜其與《歐希范五臟圖》皆已亡佚。宋慈的《洗冤錄》中亦有不少關於人體解剖方面的記載。

2.4 元明清時期

元代·滑壽的《十四經發揮》指出:「肝之為臟……其臟在右脅右腎之前,並胃著脊之第九椎。心形如未敷蓮花,居肺下膈上,附著於脊之第五椎。脾……掩乎太倉,附著於脊之第十一椎……」更加形象、細緻地描述了五髒的形態和位置。

明代《赤水玄珠》引用何一陽傳說:「余先年精力強盛,時以醫從師征南,歷剖賊腹,考驗臟腑。」表明到明代各醫家通過解剖驗證臟腑的事情已成平常。

明·李中梓的《醫宗必讀·行方智圓心小膽大論》涵蓋了《新改正內景臟腑圖》和其他的臟腑解剖圖,指出:「肝居膈下,上著脊之九椎下。心象尖圓,形如蓮蕊。心外有赤黃裹脂,是為心包絡。」這裡對肝的位置、心的外形及心外組織的描述,比《內經》、《難經》的描述更加精確,說明對人體解剖結構的認識在不斷進步。

明·趙獻可的《醫貫·玄元膚論·內經十二官論》記載:「咽喉二竅,同出一脘……喉在前主出,咽在後主吞。喉系堅空,連接肺本,為氣息之路……咽系柔空,下接胃本……言語呼吸則會厭開張,當食言語,則水谷乘氣,送入喉脘,遂嗆而咳矣。」不僅描述了咽喉、會厭、食道、呼吸道的位置以及結構,還強調了咽喉與食管、呼吸道相通,食管與呼吸道二道並列而不相通,是對前人理論成果的進一步補充。

明·張景嶽的《周身骨部名目》詳細計量了人體全身的骨度分寸,為我國中醫理論及針灸推拿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度量資料。

清代對解剖學的研究首推王清任,其歷時40年,通過觀察死於瘟疫、戰亂以及死囚的屍體而成的《醫林改錯》,對人體解剖進行了更加深入細緻的研究,並發現了一些新的解剖結構,如通過觀察證明肺為兩葉,否定了《內經》的肺為「六葉兩耳」的說法。其描述的「肺管下分兩杈,入肺兩葉,每杈分九中杈,每中杈分九小杈,每小杈長數小枝,枝之盡頭處並無孔竅,其形彷彿麒麟菜。」將肺泡稱為麒麟菜,並對肺臟、氣管進行深入的解剖,進而發現了肺內支氣管的解剖形態及走行,修正了前人認識的一些錯誤,是中國古代解剖學發展的又一裡程碑。

此外,吳謙等人編撰的《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也記載了大量的解剖學史實,並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注釋及補充。如根據《內經》中「膀胱當十九椎,居腎下,大腸之前,有下口,無上口。」將其對膀胱的描述注釋為「下聯前陰,溺之所出」,進一步完善了對膀胱解剖形態、位置及功能的認識。

3

中國古代人體解剖學的衰落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時代,受儒家思想、封建倫理道德以及封建制度的製約,是中國解剖學發展受阻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則與中醫理論遵循的「樸素系統論的方法論」有關,這是古代醫家在漫長的探索中發現的另外一條有利於中醫理論發展的途徑,即《內經》所奠定的「取類比象」和「由表知裡」的方法論。中醫學整體觀念和陰陽五行學說的提出,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基礎理論,使中醫對解剖學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

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供求關係決定了市場,既然中醫對解剖學的需要減少了,那麼解剖學的發展就顯得無足輕重,自然而然地逐漸衰落了。且不得不承認,古代醫家具有較強的保守意識,奉行「述而不作」的理念,他們的解剖活動大多是為了驗證前人的理論成果,一達目的即終止研究。此外,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大多重「道」輕「器」,認為技術活動是一般匠人的工作,往往忽視甚至輕視實際操作,這使得古代醫家對解剖產生了迴避的心理。此外,各醫家之間的門戶之見也是古代解剖學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滿和保守思想也是影響古代人體解剖學發展的因素。當然,中國古代解剖學衰落的原因是很複雜的,不可能一言以概之,但總的來說不外乎兩個原因,即社會發展的限制和自身需求不足。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編輯/山柰。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