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徵文88:孩子「懂事」與「不懂事」的背後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川媽),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今天為大家分享圈友投稿。

文|錦言第二季第88篇原創徵文閱讀基數195439

我不是寶媽,但我耳邊時常回蕩「懂事」一詞。有時在街上,有的媽媽沖孩子喊道:「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啊,這都操的什麼心啊」;身邊的例子多是親戚誇讚孩子時說:「喲,你怎麼這麼乖,你父母真好,有你這麼懂事的孩子啦」諸如此類。

懂事」一詞似乎可以解釋孩子一切行為,任何行為不論好壞都可以歸結到它身上。它就是萬能的,如果你表現得好,你就是懂事;如果你表現不好,你就是不懂事。也許大家有共鳴,「懂事」一詞可能是中國父母教育孩子提到頻率最高的,而且代代相傳,魅力絲毫不減。

那「懂事」的魔力是什麼呢?父母「耳提面命」的懂事究竟有什麼教育意義呢?這點上,我有話說。兒時,我會刻意照顧弟弟,表現出懂事的樣子來博取好感,獲得稱讚;少年時,我利用懂事來掩蓋自己的內心活動,懂事成為我方便外出遊玩的最佳借口。高中時,「懂事」成為父母督促我學習的理由,懂事的我「理所當然」明白努力的意義。我只要達到父母要求,我就是懂事的,我一路就是這麼過來的。

1

我家妞妞的不懂事

我不願提起「懂事」一詞,可我現在對它有好一番話講。去年姐姐硬生生地將這個詞拋給我,她一臉崩潰地問我:「怎樣可以讓姐姐聽話點,懂事點?」她口中的姐姐是她的大女兒,叫她妞妞吧,她約5歲半,一雙烏黑髮亮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可愛極了,看著就想親一口的那種,她怎麼就跟不懂事沾親帶故呢?怎麼讓她媽媽崩潰了呢?

緊接著,姐姐吐苦水一樣講述妞妞近來種種的「罪行」。比如說,家裡的妹妹(二胎)事先未經妞妞同意動手玩了她的玩具,她會衝過去使勁拍打妹妹手臂,直到打哭為止;還有,妞妞以前會收拾自己的物品,偶爾還會收拾房間,現在不論媽媽如何催促,楞是一動不動;此外,賴床、吃飯也變得拖拉,幼兒園上課平均遲到20到40分鐘,氣得他爸爸想打她;不僅如此,妞妞學會了頂嘴,關鍵回嘴地有理有據,條理清楚,搞得爸媽很無力。

聽到這時,我就笑得前俯後仰,我能想像出那是怎樣的場景,因為我早就領略過她嘴巴的「火力」。聽完後,我猜妞妞可能到了第一次的叛逆期,不用大驚小怪。但我承諾暑假時會帶帶妞妞,與她玩耍。這裡小得意一下,我是唯一一個妞妞樂意主動親近和信任的人,可能與每次放假都帶她玩的緣故。

2

無助的妞妞和崩潰的媽媽

暑假一回家鄉我就住到他們家。剛開始一個禮拜,妞妞真的像她媽描述的那樣,不問緣由地重重打妹妹、撕掉妹妹的畫、整天看動畫片、睡前不刷牙等等。

每當妞妞不懂事的行為發生時,我都秉承「平等對話」的原則詢問原因,但她媽實在忍不了了,就像炸毛的貓一樣,語氣生硬地數落道:「你怎麼這麼不懂事,都這麼大了,有事不會好好說嘛?你的同學逸翔在家都知道照顧弟弟,知道媽媽辛苦,不搗亂,哪像你啊」,類似的還有「再不乖,小心我把你關在門口」甚至脫口而出「妹妹都沒像你這樣搗亂,爸爸媽媽最喜歡妹妹了」說到這,妞妞從開始的一臉倔強,眼含淚水的抽泣轉瞬放聲大哭,使勁扯著衣角。

事情發展到這,我已然看到的是這場「對錯爭執」中妞妞處於弱勢的一面,儘管爭端由她引起,可她一臉無助地站在牆角大聲哭泣,我實在受不了這幅畫面,衝過去一把抱起她,一邊沖我姐喊道:「就算她有錯,可你也不能如此指責她啊,這樣一點幫助也沒有,還講出隻喜歡妹妹的話,你不知道這是很忌諱的話嗎?只有傷害,沒有用啊」哪想我的提醒觸到了我姐的痛處,她聲線顫抖地反駁到:「好好講有用嗎?你跟她講了這麼多天,有效果嗎?你倒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平時是我一個在家面對這些糟心事好不好?不是一兩天好不好?妹妹本來小,碰了她東西怎麼了,不知道讓讓,天天吵架還有理,就是自私好嘛······」。

我不能接受一個母親用自私的字眼來形容5歲的孩子,那場爭吵以我把妞妞抱出家門結束。我知道沒有一個母親不願意和和氣氣對待孩子,我也沒法對家庭主婦的辛苦做到感同身受,但我恰是一位監視者,我知道妞妞聰明又敏感,她輕易就感受到媽媽話語背後透露的不滿和傷害,無論多小的孩子都是有心理記憶的。

3

妞妞不懂事背後的動機足夠讓人心疼

那天起我把妞妞帶回外婆家長住,晚上我們都會玩遊戲,簡單的「木頭人」都能玩得不亦樂乎。白天裡,妞妞是和小區孩子打成一片的開朗孩子,玩滑梯不搶道,滑下來前會先問我梯尾有沒有人;一臉不捨地遞出手上的排球給新認識的小弟弟,還不忘交代一句:「等會要還我」;看到有小朋友手伸入噴泉水池,妞妞上前哈裡哈氣提醒:「水深危險,小心觸電」,都把我逗樂了,詢問後才知是爸爸告訴她的。奇怪,我看到的明明是乖巧的孩子。

後來我用趣味性的親子故事套路她講出自己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情,從她斷斷續續的講述和情緒起伏中,我大致知曉了妞妞反差行為背後的原因,正如我之前猜測的那樣。她打妹妹是一種抵抗心理引發的吸引父母注意力行為,就是突然不喜歡妹妹,照顧妹妹就是讓妹妹搗亂,打擾她畫畫;會跟爸媽頂嘴是因為爸媽說話不算數,承諾帶她出去玩沒做到。明明說過拿別人東西要事先經人同意的,看,孩子心裡會覺得父母「雙標」。但有一件事是我怎麼也猜不到的,聽完我覺得很心疼妞妞。

其實,孩子的愛不比父母少!如果妞妞沒吐露這件事,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妞妞周末看動畫片是為了不犯困,等爸爸回來與她聊天、玩耍。姐夫夜裡11點左右才到家,妞妞平時上學要早睡,從讀幼兒園開始他們很少有整塊時間待在一起。她父母不知道的是她多次躺床上聽客廳爸媽在逗妹妹,她是等到了爸爸回來,卻不敢出房間,聽到睜不了眼就睡過去了。妞妞是期盼關懷而不得,可爸媽誰知曉了呢?誰能想像隔著一道牆的房間裡妞妞是怎麼睜著大眼睛,強撐著困意偷聽呢?

4

對妞妞不懂事的處理

那天我與妞妞的交談被我錄下來,我只是將錄音發給他爸媽,其餘一句話都不多說。隔天一早,她爸爸就抱她回家了。從爭吵到發送錄音,我跟我姐都沒聯繫,我們不擅長冰釋前嫌而擅長矇混過關,對於那次爭吵一概不提,不過我知道她正確處理了妞妞的「不懂事」。

事實確是如此,他們家對於各自珍視的物品(就是小孩東西)還是強調第一所有權,若要借用或擁有對方東西,姐妹商量,大人不插手。此外,我姐不再硬性要求妞妞照看妹妹,不再強調媽媽對姐妹兩人的愛是有差別的,更沒有無意間灌輸要以妞妞的表現是父母愛她的前提。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妞妞與妹妹關係的轉變就是最好的證明。後來妹妹有次發燒,妞妞給妹妹貼退燒貼,倒開水,還拍視頻給我看。看,一旦妞妞被重視,她對妹妹的敵意就消失了。

5

妞妞不懂事的思考

妞妞的不懂事得到妥善解決,可這件事給我的觸動不小。也許是我太偏愛妞妞,她的事情總能牽動我的思緒,引發思考。

為什麼不少的家長要一再強調懂事呢?我想背後主要有兩大因素:

一、主觀因素——省心,不操心,求片刻安靜。在有孩子的家庭,省心的心理訴求掩蓋在懂事的背後,省心對父母來說是奢望,反覆強調懂事說明父母的經營家庭的心累。

、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能歸結為「不懂事」的客觀因素是父母不懂溝通、思維受限、拒絕學習、拒絕平等對話,甚至是推卸教養責任。教養孩子是最具挑戰和創造力的事,如果當父母要考證的話,學習內容也許會涉及如何正確看待各種性格的孩子、如何發展孩子天性、如何有效溝通、理解孩子某些行為背後的深意、帶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等等。我想,有證上崗會相對輕鬆些,但現在學習也不晚,即使現在還沒有這樣專門的課程,可我們好歹是「21世紀父母」了,相信「懂事」一詞可以由我們來延伸出多樣且美好的定義。

6

我對懂事的定義

懂事不等於省心,更不等於聽話。我個人對懂事的定義是懂得事理,懂得做事的邊界。

孩提時的行為看似在搗亂,實則在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在感知世界的過程中解讀事理,解讀邊界,給他搭建起框架,助他明白規則,至於感知探索的方式方法不應該加以限制。我覺得孩子感知世界的方式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後天學習和培養的,天生的可以簡單分為安靜型和搗亂型的,兩者的優劣之分沒有定論,不過感知探索的方式方法是會影響到孩子日後做事的領域、方式、技巧、創造力、想像力等的。父母不應該隻認可所謂省心、聽話的方式方法,我認為一味強調省心,聽話會阻礙孩子想像力、創造力等的發展,對孩子以後的謀生、與人相處、與社會相處都有不利影響。如果懂事等於省心和聽話,可能會產生兩個極端:沒主見和極端叛逆。此外,懂事不是說要揠苗助長,讓孩子過早成熟和世俗,凡事欲速則不達,最好的就是自然生長,享受過程。

所以,已經是父母或即將成為父母的我們,能不能正確定義「懂事」,它明明是美好的辭彙,能不能不給孩子隨意冠上「不懂事」的高帽,能不能不給增添孩子「懂事點」的心理負擔,能不能直面問題,能不能帶領孩子與世界產生聯結,真正懂事呢?也許孩子的改變從你對「懂事」的思考開始。

有人可能會說,我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有時孩子的搗亂和不懂事能讓父母氣得腦溢血,現在沒住院的還要感謝自家孩子手下留情,這時連一句「你懂點事」都不想扯,更別說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深意。但我還想說,這種情況說明一開始你們父母就沒做好解讀的角色,誰也不是天生會做父母,可就有父母會學習,懂得與孩子實現平等對話。或許吧,我是不腰疼的,本來我就是以監視者的角度做一些思考的。不喜勿噴,謝謝!

--------En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